鄭麗敏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結合語文課程及學生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想象、聯想及激發學生的情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形象思維的培養,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部編教材;閱讀教學;形象思維;培養
2022年版語文新課標特別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其中,形象思維不僅是重要的思維類型,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對人物或者事物鮮活的畫面,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受更加深刻。對學生來說,形象思維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培養可以使其不斷得到發展。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呢?教師可以想象、聯想、情感作為對學生進行形象思維培養的立足點,把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一、引導想象,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一般有著具體的形象或者圖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拓展學生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可以把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1.鼓勵想象積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想象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好辦法。注重積累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中的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語言,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中描寫的事物特點都具有鮮活的形象,引導學生感受這些鮮活的形象對于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一課時,課文中的“圓圓的、綠綠的、亮晶晶的眼睛、透明的翅膀”等詞句形象鮮明地描寫出了事物的特征。教學時,教師不光要注重對學生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積累,在仿寫訓練的時候,還要能夠調動學生原有經驗中對其他小動物在荷葉上休息時的情景,讓學生想象一下蝴蝶、瓢蟲等形象的特點再仿照著課文的樣子寫一寫,這樣引導學生想象,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經驗,形成對類似事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形象的感悟體驗,從而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極大的發展與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學生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2.引導多樣想象,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想象作為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不能局限于一種形式,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學習的時候要能夠結合課文特點從多樣化視角進行想象,從不同角度展開想象,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從而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如教學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一課,課文中主要描寫了黃山奇石的不同姿態,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描寫,引導學生想象黃山其他奇石的姿態,并用自己的話想一想、寫一寫,可以讓學生從石頭的形狀、顏色、大小等多個方面展開想象,這樣引導學生想象,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方向,避免了學生思維局限性現象的產生,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二、啟發聯想,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聯想是由某人或者某個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者事物的一種思維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聯想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依據課文特點,采取多種措施來啟發學生聯想,以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1.提供抓手,引發聯想
聯想主要是由一種事物引向另一種事物開始的,聯想需要找準事物之間的關聯點,事物之間缺乏關聯,學生的聯想也很難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學生提供可以促進聯想想象的抓手,以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提升。如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字詞句運用”中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誰想得妙,說得多。教材中為學生提供的詞語有“柳條、云朵、楓葉、鞋、椅子、路燈、胡子”,在這些詞語旁邊還為學生配備了鞋的圖片以及“……像……”的例句,這就為學生由一種事物展開聯想提供了條件,于是,學生仿照著課文的例子,說出了“柳條像小姑娘的長辮子”“天上的云朵像棉花”“楓葉像手掌”等句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聯想的例子,讓學生能夠順著教師的指引展開想象,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學習內容特點,為學生提供促進聯想的學習抓手,這樣學生就能很快找到描寫事物與聯想事物之間的關聯點,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2.利用留白,展開聯想
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之間都有著一定的留白,這種留白是作者藝術創作的有意為之,可以給學生留下無盡的思考空間,讓文本顯得更具魅力。教師引領學生就文本留白處展開聯想可以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如教學四年級下冊《“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時,文中有一部分描寫哈爾威船長與機械師和大副的對話,這部分內容只有對話描寫,沒有關于人物的神情、動作、形象等相關描寫,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想象的空間。教學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就文本空白處,結合課文故事情節發展的情況,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這些人物的表情、動作等展開聯想,并把這部分內容補充完整,有學生說機械師看到這種情況出現,滿臉焦急又無從入手,在原地轉著圈,嘴里不停地說著什么。有學生說大副聽了哈爾威船長的話以后,臉上的慌亂消失了,仿佛一下找到了主心骨似的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這樣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補白,不僅可以豐富對話的內容,還可以讓人物形象顯得更加鮮活,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中都會有一些留白,教師以這些留白點為突破點,啟發學生聯想,并把自己聯想中事物的特點描繪出來,可以豐富文本內容,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三、激發情感,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是思想情感的產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課文特點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事物或者人物形象的特點認知顯得更加逼真、形象、鮮活,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1.情境渲染,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依據學習內容特點為學生設計出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渲染作用下去描述、去表達,可以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如教學三年級下冊《我變成了一棵樹》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說:“同學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許多人都想像孫悟空一樣能夠七十二變,如果你會變的話,你想變成什么?把你想變成的形象描述給大家聽。”教師充滿情感的話語很容易激發學生轉入到教師描繪的情境中,有學生說我想變成一只鳥,這只鳥有著寬大的翅膀,上面還可以放許多東西,可以在天空中飛行。有學生說我想變成一座高山,這座山高多少,上面有著清脆的樹木,樹木上結著鮮美的果子……在學生對所描述事物的形象過程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自然得到了發展。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可以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條件,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真正提升思維能力。
2.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多媒體情境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由于受時空隔閡等方面的局限,在對文本理解或者人物形象的感悟上會存在一定偏差,教學時,教師基于文本內容特點為學生創設出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借助情境來感悟人物形象,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如教學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同名影片播放給學生看,影片中五位壯士的語言、動作、表情等可以把文本語言轉換成為現實的畫面,然后教師再讓學生把五位壯士的形象說一說,有學生說班長馬寶玉的樣子,有學生述說著胡德林、胡福才兩人的形象,并說著自己對他們的敬佩之情,教師學習情境的創設可以拉進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文本中的人物顯得更加鮮活,這樣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在情境,情感的關照下,思想得到升華,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設直觀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浮現出所描述事物的鮮活形象,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發展與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圍繞想象、聯想、情感三大要素,結合課文特點對學生進行形象思維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思維發展的路徑更為清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馬娟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途徑探究[J].教師,2023(19).
[2]林小文.小學語文閱讀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家長,2023(26).
[3]徐承蕓.基于思維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考[J].小學語文教學,20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