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英


讓每個孩子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桿,是南明區集團化辦學的奮斗目標?!赌厦鲄^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2023年—2028年)試行》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總體部署和行動方案,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在集團化辦學中,南明小學作為南明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優質教育資源龍頭學校,重點抓住“融入”“引領”“共享”三個關鍵詞,進行了實踐探索。
“融入化”管理,統一辦學目標
集團化辦學的初衷是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現實中,集團校在學校文化、制度管理、課程設置、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實行集團化管理之后,教育集團就要重視學校差異,并將差異作為融合點,以優質均衡為目標找到集團化的突破口。南明小學教育集團的主要做法是把優質教育資源校的辦學經驗和學校文化、師資課程等恰到好處地融入各成員學校,逐步打破校際的物理邊界,進而共享集團化辦學理念,讓優質教育資源真正起到輻射作用。
例如,在2011年9月,南明小學教育集團的龍頭學校南明小學和成員學校環東小學實行統一校名、統一法人、統一管理、統一教學、統一風格的“五統一”。環東小學一年級學生由南明小學派出的教師執教直到小學畢業,環東小學的教師則到南明小學各年級任教。經過6年的教育教學融合,由于師資穩定、管理到位,環東小學的教學發展已跟上集團腳步。2022年秋季開始,兩所學校全面融合,既解決了南明小學“入學難”的問題,也帶動了環東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2023年,環東小學通過市級“品質?!钡脑u估,成為貴陽市公辦強?!捌焚|?!薄?/p>
“融合化”管理在集團校的另外兩所學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南明小學于2012年幫扶華麟小學部、2013年幫扶花果園第二小學。這兩所新建學校在學校管理、師資培訓、課程設計、教育教學活動等方面,與南明小學基本保持同步,在師生調配上統一規劃,從觀念上打破了校際界限,兩所學校的辦學質量一年比一年高。
“融合化”管理的關鍵是以政策推行作為保障。集團化辦學的實施,必須要有政府以及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政策支持,教育主管部門要及時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把集團化辦學工作作為專項工作,讓各集團校在集團化管理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引領式”發展,助推師資均衡
集團化辦學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關注集團內教師教育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斷提升,針對不同學校的教師組建教師專業發展團隊,破解小規模學校教師培養中學科素養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南明小學教育集團的經驗主要是通過引領成員學校學科教師團隊建設。
一是引領教研團隊開展教研活動。教育集團各成員學校普遍存在規模小、教師少等問題,學科教師開展教研活動存在一定困難,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有較大的需求。針對這一情況,教育集團按課程設置分別成立了學科組,將成員學校的所有教師都以任教學科為單位整合到所在學科教研團隊,組建教育集團教師專家團隊。以專題為引領、以課例為載體、以研修培訓為基礎、以實踐反思為過程,開展“教學目標的制定與達成策略”“可視化教學”“小學生學習力培養”“小學生心理韌性素質培養”等多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二是引領教師深入交流。校際的教師交流切磋是教師專業提升的重要舉措,短期交流會帶給對方不同的信息,而深入持久的交流會影響彼此的行為。自2013年起,南明小學和花果園第二小學開始實施教師交流輪崗,南明小學派出骨干教師到花果園第二小學進行為期三年的交流,被派出交流的教師堅持一線教學并擔任教學組長,盡心盡力地展現了他們在教育教學乃至教研上的經驗和心得。從實際情況看,派出教師在班級管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等方面的做法更加具體且直觀有效,帶動引領了成員學校教師學習和探索的熱情,從而也提升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引領教師自我成長。新教師培養和培訓是學校的重要工作。面對新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特點,沉浸式培養成為快速幫助新教師成長的方法。2012年,華麟小學部作為新建學校投入使用,師資都是新招聘的教師,為了化解新教師自我成長慢的問題,南明小學與華麟小學實行兩校教師頂崗置換。華麟小學的新教師需要到南明小學跟崗培養2—3年,培養結束后回到華麟小學任教。這樣的培養方式解決了華麟小學的師資問題,為該校的優秀教師團隊建設奠定了基礎。
集團化辦學的目的是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集團化辦學不但在硬件設施的配置上要均衡,在師資配置上也要逐漸改變各成員學校師資短缺的問題,從而減少內耗,真正實現全面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
“共享型”優勢,實現融合發展
集團內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都有凝聚人心、聚集人氣的校園文化,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競合”氛圍。集團化辦學不是把所有學校辦成完全相同的學校,而是發揮各學校的資源優勢,實施“學校發展共同體”,進而構建起“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運行機制,使各成員學校的優質資源得到有效發揮,實現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發展。南明小學教育集團通過“共享型”集團化辦學模式,及時制定學校發展方案并實行“一校一案”,根據各成員學校的教師狀況,集團內開展師徒結對、跨校授課、開放課堂等活動,從而促進師資更加均衡發展;科學制定教師交流方案,積極推進課題研究和深化教育改革試點工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共享型”集團化辦學模式的關鍵是注重實際。集團化辦學中,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所學校都可以成為不同的資源,每所學校的問題都值得探索和研究。2023年11月,南明小學作為龍頭學校與環東小學、黃家井小學、水口寺小學、太慈橋小學、南郊小學、南明實驗小學、前進小學、花果園第二小學八所公辦小學成立新的南明小學教育集團。作為集團化辦學的龍頭學校,南明小學打造“陽光教育”,提出“讓每一個兒童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花果園第二小學則是通過“慕道如花,傾愛育果”的辦學措施,展現了“讓生命開出最美的花,讓生命結出最好的果”的育人理念。
集團化辦學是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的一種辦學模式,對推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南明小學教育集團在推進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有一些短板需要補足,我們將繼續探尋更有成效的做法和方案,推進集團化辦學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