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杰
摘 要:數字時代,數據量呈爆發式增長,高校財務數據庫日益龐大。作為高校的核心部門,財務部必須通過數字賦能,加快信息化建設。文章從數字賦能對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出發,分析了當前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立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和統一支付平臺、實施智能化的財務報銷審核流程、培養復合型的財務人員、加強信息化網絡安全管理等建議。
關鍵詞:高校 財務管理 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6-069-02
2022年7月,山西省財政廳印發《山西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晉財會〔2022〕22號),規劃指出,要堅持轉型發展,推動會計管理數字賦能,將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推廣到行政事業單位,實現會計信息化對單位會計核算流程和管理的全面覆蓋。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在高校全面實施,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雙體系的核算模式標志著嶄新的高校財務管理時代的到來,全面深化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探索信息化建設的合理路徑,通過業財融合打造智能財務數據平臺,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
一、數字賦能視域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提升高校財務工作效率
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實施,高校采用雙分錄平行記賬,雙報告披露信息,相較于傳統的會計核算而言,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都進一步加大,對于財務管理系統和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數字賦能,使得數據采集工作更加高效,通過升級財務管理軟件,根據科目勾稽關系,一鍵生成雙分錄和雙報告,實行網上預約報銷,讓師生少跑腿,化解了師生與財務部的矛盾,節約了財務人員的時間,財務人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用于財務預測與分析、財務報表與報告的編制,提升了高校財務工作效率。
(二)實現財務信息共享
高校作為一個整體,內部各信息系統卻彼此獨立,財務信息化可以將財務信息系統與其他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對接起來,財務人員可以直接對資產、人事、科研等數據進行獲取,再利用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生成的數據也可以通過信息系統反饋給其他系統,彼此之間實現了信息共享,信息披露變得更透明。
(三)提升高校財務服務水平
傳統的報銷方式下,報銷單需要師生履行逐級審批手續,再通過線下報銷方式交到財務部制單,整個流程效率低下,而且存在退單、修改、重簽、再審等情況,往往一個業務單據需要多次往返財務部,激化師生與財務部的矛盾。數字賦能后,師生只需在電腦端或手機端發起線上報銷流程即可精準識別財務票據信息,也降低了報銷的出錯率,提升了高校財務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在疫情時期,開展線上報銷能減少接觸風險,保證支出進度。
(四)提高高校內部控制水平
高度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系統能夠對高校的業務進行全面監督,將財務管理嵌入學校整體的業務活動中,提前對數據進行預測和分析并反饋給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可以做出更精準的決策,提升財務信息的利用率,同時財務部也能更加關注高校的整體發展戰略,提高高校內部控制水平。
二、數字賦能視域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信息未全面共享
目前,由于內部控制建設的滯后性,高校內部相關業務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作、信息共享。從高校整體來看,未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平臺,學校的資產部、人事部等數據與財務部相分離,有些高校甚至并未在關鍵內部控制領域使用信息化軟件,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不同部門之間傳輸數據可能因為人為原因出錯而影響財務工作效率,降低了財務報表的參考性,為管理者決策提供了不可靠的依據。此外,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并未與高校自行采購的財務管理軟件對接,出納人員需對支付項目進行二次錄入,增加了錄入錯誤的風險,影響后續報表披露。
(二)財務信息化水平低
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很多高校逐步深化財務信息化改革,其中網上預約報銷制單基本已經全部實現,但是部分高校對于在線填制好的報銷單仍需線下執行審批簽字流程,再將簽批完的單據送至財務部審核報銷,由出納進行支付。實際中經常會因為調整預算,預約報銷單填制不規范、審批簽字流程不暢等原因難以一次性完成報銷,從而影響報銷效率。
從宏觀方面來講,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常態化,高校作為人員聚集性場所,防控壓力巨大,高校財務報銷應從“線下”迅速轉為“線上”,減少人員流動并保證按時完成報銷。這對于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財務人員信息化意識淡薄,缺乏復合型財務人員
隨著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原有的會計模式、會計思維已經不能適應“雙一流”建設中的高校。有些高校將財務管理信息化簡單化,局限于現有的“網上預約報銷”,缺乏長遠考慮,對于信息化建設僅僅依靠軟件公司,未將自己的想法嵌入軟件中。此外事業單位人員流動性相對來說較少,有些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會計并不愿意再去花費時間學新知識,對于信息化的掌握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新引進的會計人員雖然是會計本專業出身,但是在校學習也以理論居多,對于互聯網技術更是缺乏了解,無法將二者相結合。有的財務人員長期在同一個崗位工作,對于自身工作以外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勝任財務部的其他崗位。
(四)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近年來,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財政部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每年按期報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表,對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進行自評自查。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能夠規避高校的運行風險,及時發現管理漏洞,提升治理水平。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建立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對高校運行關鍵點包括財務審核報銷進行全面的監督與控制,未能有效識別風險點,給高校運行帶來風險。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雙軌核算模式更加復雜,給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傊?,會計核算要求變得更加細化,信息披露的難度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對財務全流程進行監督,進一步提升報表的準確性。
(五)互聯網中信息安全存在漏洞
利用數字賦能實現財務信息化能夠為財務人員減輕工作負擔,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及時、準確提供財務信息。但是互聯網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如果高校信息安全保障不夠,很容易引發信息泄露,一旦信息外溢,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時,財務人員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識淡薄,有時隨意使用U盤傳輸數據,造成電腦被病毒感染,在內外網切換時也很容易被黑客攻擊,為高校財務系統的運行帶來了風險,而普通高校的信息技術水平并不能保障龐大的數據安全,為財務信息化建設帶來難題。
三、數字賦能視域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一)建立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和統一支付平臺
1.建立信息數據共享平臺。為解決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高校應加強頂層設計,整合現有的全部數據資源,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教職工可使用工號登錄。財務部應跳出財務看財務,主動牽頭與資產、人事、基建、合同、科研、學工等部門進行數據對接,如資產部錄入關于資產采購、入賬、折舊、報廢等信息將直接推送到財務部平臺,財務部根據信息入賬后再次反饋給資產部,確保了財務部與資產部數據的一致性;人事變動信息在人事端修改后,將直接彈窗在資產部,資產部根據人員變動實時掌握變動人員名下資產情況。此外,人事部將審核后的工資表上傳后,財務部可及時根據工資表發放工資。
2.建立統一支付平臺。財務信息系統與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對接后,師生在網上預約報銷系統填制預約報銷單,審核報銷財務人員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后生成會計憑證,出納人員在支付時無需再次錄入報銷信息,提高了財務報銷的效率。財務信息系統與銀行對接,建立統一支付平臺,系統可自動發起付款,實現財務管理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提高財務信息共享程度和工作透明度。
(二)實施智能化的財務報銷審核流程
常態化的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為高校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也成為了各高校加快實現財務報銷信息化的助推器。應盡量減少與師生的面對面接觸,這就要求高校具備線上報銷的條件。
1.采用無接觸投遞式財務報銷。依托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逐步進行升級優化,嵌入個性化需求,探索開發新的模塊。報銷人在填寫預約報銷單后,上傳掃描后的原始憑證,各級負責人在線審批,報銷人將報銷單據自助投遞在指定的投遞機,投遞機自動對報銷單進行消毒,財務部定期取走報銷單并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報銷單將生成會計憑證并盡快支付,如審核未通過則退回投遞柜,并通過短信的方式提醒報銷人取走報銷單。
2.開發手機智能報銷系統。2022年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人,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3.0%,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手機仍是上網的最主要設備。開發手機智能報銷系統后,師生可實時通過手機APP將發票拍照上傳,智能OCR識別發票并對發票自動進行驗真、查重,根據驗證后的發票生成審批流程,相關審批負責人對單據進行審批,其中電子簽章采用短信驗證加水印,系統根據審核通過的單據自動生成憑證,自動稽核并網銀發放,通知報銷人。最后將智能識別票據進行影像化存儲,供其他系統借閱。
(三)培養復合型的財務人員
高校財務人員是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引領者、推動者,一支高素質的財務工作隊伍能夠帶領學校走在信息化的前列,率先發展,因此,高校應注重培養復合型、綜合素質高的財務人員。
1.培養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高校財務人員不應僅僅局限于完成學校的業務,而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參加相關的培訓和交流,深入其他兄弟院校調研學習,掌握最新的財經法規、會計準則、政策理論等,這樣才能在政策執行時不滯后,提高財務數據核算、統計、分析能力,為管理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同時,財務人員也要懂互聯網信息技術,而不應完全依賴于財務軟件供應商,在工作中獨立對軟件進行維護和更新,識別信息系統風險,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此外,作為一名業務人員,也應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作,確保財務工作順利開展。
2.實行財務人員輪崗制度。部分高校財務人員的輪崗制度形同虛設,大家長期在固定崗位導致思維固化,對其他崗位工作不了解。高校定期實行輪崗制度能夠讓財務人員轉變工作思維,涉獵不同崗位,增強財務人員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做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財務人員。
(四)加強信息化網絡安全管理
首先,高校需堅持“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把信息化網絡安全的責任落到實處,根據不同崗位設置數據訪問權限,未經授權嚴禁進入系統查閱復制數據,尤其是財務數據,如其他部門因工作需要訪問財務數據,必須經過財務部門的授權,在授權范圍內對相關數據進行查閱,嚴禁將財務信息系統的核心服務器直接對接其他服務器,避免發生信息泄露。其次,財務人員要樹立網絡安全的意識,定期參加網絡安全培訓,提升網絡危機的應對技能。不使用U盤在電腦上傳輸數據,以防電腦被病毒攻擊;定時修改電腦開機密碼以及財務管理系統的登錄密碼;不在工作電腦上隨意安裝軟件,定期對電腦進行殺毒;財務數據要做到按時備份、異地備份、多級備份,以防止發生財務系統癱瘓時數據丟失。最后,財務數據安全還需要從外到內設立防火墻,防止病毒入侵,聘請高端信息技術專業人才,通過定期檢查系統運行情況,全面保障數據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艷.“十四五”規劃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研究[J].時代經貿,2022(02):126-128.
[2] 謝秋玲,崔斌,張珊,等.基于“大智移云物”技術的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研究:以Q大學為例[J].教育財會研究,2022(03):49-57.
[3] 李妙娟.論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路徑[J].財會學習,2022(15):8-10.
[4] 劉燕萍.新冠疫情阻擊戰下的財務管理反思[J].現代經濟信息,2021(05):104-105.
[5] 王東.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路徑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19):35-36.
(責編: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