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能實驗學教學改革在目前的醫學教育中倍受重視,其改革成效在一定意義上直接影響著高校醫學生的職業素質和醫學教育發展。課程思政是醫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針對機能實驗學課程的目的和教學特色,將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課教學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教學方式。文章總結了課程思政與機能實驗學教學整合的重要性,思考并探索了將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學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以實現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培養卓越的綜合性醫學人才。
關鍵詞:機能實驗學;教學改革;課程思政;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18-0108-04
課程思政是當今國家對高校大學生全方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成長十分重要。學校思政工作一直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其中心環節是立德樹人。醫學院校不斷培養醫學人才,其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需要與中國醫學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相適應。[1]醫學人才不但需要醫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高超的醫療技術,而且需要學生具有高尚的醫德和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醫學生在未來承擔救死扶傷和國家安全的責任。所以,在醫學院校中加強對醫學生思政素質、人文素養、職業道德等的訓練,將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學課程,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機能實驗學是一門綜合性實驗課程,強調學科交叉融合及學生自主創新,注重培養醫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提升學生科研思維和總結分析能力。實驗課通過確立問題導向性,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帶著疑問尋求答案,充分發揮了機能實驗教學的重要平臺功能。在教學中注重于將自然科學向基礎醫學滲透,并將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滲透,加強對學生的科研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針對機能實驗學課程及醫學生的特點,通過對機能實驗教學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誠信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及團隊協作精神等思政元素的思考,積極探索機能實驗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及實施方法,以期更好地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和價值觀塑造有機融合在一起。[2]
一、課程思政與機能實驗學融合的必要性
(一)引領正確的思想觀念
時代賦予醫學生治病救人和維護人類健康的神圣使命,不僅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更要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課程思政是落實黨對高校政治工作、引領育人、培養時代新人的有效途徑,通過融入思政元素、引申思政含義、營造思政氛圍等手段,潤物無聲地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各環節。[3-4]醫學生正處于知識累積階段,社會經驗缺乏,善于利用網絡表達自己的觀點,高校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學生理性認知及客觀分析的能力,各醫學高校應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5]
教師在機能實驗學的授課過程中加入思政內容有助于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讓其在發揮專業本領的同時,思考自己在未來職業規劃中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從業者,發揮更大的自我價值,實現更好地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二)有助于開展機能實驗課教學
傳統大學將思政設置為一門單獨的課程,與專業知識無法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習時會感覺比較枯燥。思政課老師多為非醫學專業背景,容易將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割裂開來,缺乏合適的切入點,醫學生學習過程中目的不明確,學習效果不佳,無法將時間和精力放在這些對其職業非常有意義的課程中。因此,將專業教學與課程思政相融合是高校開展思政工作的有效方式。
機能實驗學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包含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方面的實驗內容,是醫學生早期接觸的醫學基礎實踐課程,課程思政元素的實施、挖掘及融入方式對于課程思政的開展有著重要作用。[5]在機能實驗學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有利于深入挖掘醫學生看事物的本質,辯證地看待問題,更好地理解實驗的目的和原理,掌握和理解教學內容包含的知識點。在機能實驗學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核心地位,將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推出針對性舉措,讓學生深度參與、快樂學習,師生共同答疑解惑,加快人才隊伍全方位建設的步伐。
(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近年來,醫患矛盾與醫療糾紛等一些影響惡劣的事件屢見于各類新聞報道,醫德作風成為一個敏感話題,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在此情況下,部分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醫務工作者金錢觀念較重,救死扶傷的意識逐漸淡漠,給廣大青年醫生和醫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必須不斷提升醫務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從根本上防止各類問題的發生。
如今高校醫德醫風的教學建設往往重理論而輕實際,課堂思政知識的教學結構還不夠完善,課堂教學作為醫學教育的基礎,不僅僅擔負著治病救人的使命,還必須具有授業育人的能力,為醫學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醫學生作為醫藥衛生事業未來成長的中堅力量,其思想道德建設也應是教學的重點教育內容。
二、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學教學的內容
(一)尊重生命,增強責任意識
實驗動物在醫學發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機能實驗課主要以小鼠、大鼠、牛蛙和家兔等作為實驗對象,在實驗過程中應心懷感恩,善待實驗動物,科學、規范地使用實驗動物,嚴格遵循“3R”原則。[6]實驗前熟悉動物的麻醉方式、給藥劑量、解剖操作等,既可以提高實驗成功率,還可保障動物福利。此外,醫學生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道德感,秉承對自己和對患者負責的工作態度。在機能實驗課也是如此,例如在對家兔麻醉過程中,除了用藥量要嚴格按照給藥標準,給藥速度也應先快后慢,并且邊給藥邊觀察,以確保麻醉成功。尤其在實驗操作細節上,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認真的態度。
實驗動物平臺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改善實驗動物的飼養環境,定期對籠具進行清理和消毒,墊料也要及時更換,保證清潔的動物生活環境。實驗動物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操作人員實驗結束后對實驗動物進行安樂處死,盡最大可能地減輕動物的痛苦。高校也應提高師生對實驗動物的了解,科學人道地開展動物實驗,用實際行動愛護實驗動物。
(二)規范使用實驗物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高校實驗室是從事實驗教學、技能培訓和科學研究的教學實體,厲行節約、優化實驗室環境,有助于開展實驗室各項活動。機能實驗學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實驗物品種類繁多,包括實驗藥品、實驗耗材、實驗器械、實驗儀器等。實驗藥品及耗材應節約使用,給實驗動物用藥時,根據計算好的用藥進行抽取,如實驗操作前給動物麻醉時取合適劑量的麻醉藥等進行實驗;在使用紗布、手套、試紙等實驗耗材時按需用?。荒苤貜褪褂玫乃幤?、材料要及時回收、處理再利用,避免浪費。在使用手術器械時,嚴格按照使用要求,如眼科剪只剪血管和神經,禁止用來剪線團和皮毛等,否則會使眼科剪變鈍甚至損壞,縮短器械的使用時間。同時學生在做實驗時要愛護實驗儀器,如張力換能器、刺激器等注意規范操作,避免人為損壞,用后注意擦拭干凈,做好維護;量筒、燒杯、玻璃分針等易碎的玻璃儀器輕拿輕放。此外,實驗室要注意節約用水、用電,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
(三)培養團隊合作理念
目前部分醫學生的集體觀念不強,需引導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相互尊重友愛,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亦是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7]在機能實驗學操作過程中要完成一個實驗項目,通常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必須彼此合作才能完成。機能實驗課教師可以此為契機,將如何培養醫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家兔的手術操作中固定與麻醉、氣管插管、頸總動脈插管、頸外靜脈插管等,根據實驗內容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共同協調完成好實驗。每次實驗課調整人員分工,學生每次可承擔不同的實驗操作,以便在實驗結束后所有成員都能完整地操作整個實驗流程。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記錄學生的表現并打分,記入學生總成績,從而避免有的學生在操作,有的學生則在旁邊觀察,發生問題彼此互相抱怨,互相推卸責任,最終引起實驗失敗。在整個合作的過程中,要學會交流溝通、相幫互助、默契合作、同心協力,更快更好地完成整個實驗操作,從而取得理想的實驗效果。
(四)加強學術誠信教育
誠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許多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如剽竊抄襲學術論文、篡改偽造實驗數據等頻頻曝光,科研誠信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課程思政為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了窗口。在機能實驗學課程中包含實驗數據的記錄、分析以及實驗報告的書寫。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如實、完整地記錄實驗數據,不管實驗結果成功與否、是否符合預期,在原始數據真實的前提下,對實驗結果進行認真、詳細、合理的分析。教師不能僅對實驗結果進行打分,更要充分考慮學生對實驗原理及機制的理解,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和不弄虛作假的態度和嚴謹、科學、縝密的思維習慣。
隨著國家不斷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科研環境,醫學生更要明白“人無信而不立”,應時刻謹記科研誠信才是科技創新的根本基礎,從而為建設科技強國而貢獻力量。
三、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學教學的方法
(一)轉變觀念,突出課程思政重要性
在高校里醫學生們相對比較重視的是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但由于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繁重的專業知識,人文素質知識的掌握比例相對較小,而作為醫務人員通常還是和公共衛生事務有關的從業者,更直接地服務于人類健康事業,所以醫學生對健康思想觀念的培養有更高的要求。[8-9]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材,突顯其在價值導向上的核心地位,有助于培養愛崗敬業的醫學生,以尊重愛護之心、公平公正之心幫助患者。只有突出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杰出人才,培養出的醫學人才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不斷提升。
(二)豐富課程思政的內容,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授課是以老師、書本和課堂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近年來,隨著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現在高校教學出現了各種新的形式,帶來了很多便利的研究工具與平臺,例如微課、慕課、微信公眾號等。[10]將新媒體引入機能實驗學教學中,增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給予實驗教學領域巨大的幫助,可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教師通過情景設置、教學視頻及動畫演示等,通過外部刺激督促學生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在機能學實驗課前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預習,使得學生在現場能夠熟練操作,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條理地完成相關實驗項目。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庫、學習公眾號等,內容除了知識點梳理,還涵蓋思政教育,例如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跡等,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并利用資源庫進行小組合作活動,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三)加強思政元素的應用考核
以往的機能實驗學課程的考試僅涉及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缺乏對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評價。可將教學實驗中所特有的實驗素質如操作規范、規章制度、團結協作等列入成績考核評價體系。為確保學校課程思政教育的高質量完成,可組織臨床醫學生開展無記名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涉及與思政相關的團隊合作、疾病防治、研究創新及敬畏生命等。在期末考試卷中亦可設置與思政元素相關的試題,如“在小鼠、家兔等手術實驗完成后,為減輕實驗動物痛苦,應實施哪些操作”等,把敬畏生命、動物倫理的思政元素也納入試題中。通過實驗課的思政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育德育才同向發展。
四、結語
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學教學體系和進程中,既要樹立科學的思政理念和系統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也需要穩健的理論學習機制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便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為其提供自主學習、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在育人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思政課程改革,重點在于在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圍繞高校體制、教師選聘、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識教育體系,強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領,突顯思政素養課程的價值使命。二是要加強思政課程教師團隊培養。三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進而將課程思政有效融入機能實驗學,培養出專業技術過硬,素質優秀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袁圓陽,聶紅. 課程思政融入本科免疫學教學的思考和探索[J]. 中國免疫學雜志,2021,37(01):98-100.
[2] 徐志華,徐茜,蔡瑞平,等. 課程思政融入《機能實驗學》的探討[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3,15(01):190-193.
[3] 孫曉,許麗,許家志,等. 中醫藥類專業課程思政路徑及民族文化特色研究[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22,30(20):22-23.
[4] 譚術魁. 瞄準育人目標靶向挖掘資源——對一流大學公共管理本科學生課程思政的思考[J]. 高教學刊,2020(10):21-24.
[5] 周旭峰,樸金花,金秀琳,等. 醫學院校本科生對課程思政教育認知現狀調查研究[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22(06):8-9.
[6] 李笑,張亞楠,陳倩,等. 中醫院校病理學課程思政的實踐——以緒論為例[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3(08):19-21.
[7] 黃林,余煉,黃巧玲,等. 中醫藥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發展研究——以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J]. 教育觀察,2023,12(07):98-100.
[8] 馬興銘,張李峰,王競秋,等. 醫學免疫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06):1013-1015.
[9] 李秀巖,楊志欣,管慶霞,等. 基于茶道載體的大思政教育在《藥劑學》教學改革探究[J]. 福建茶葉,2023,45(01):164-166.
[10] 李麗靜,張亞杰,劉佳,等. 中藥藥理教學改革與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徑探討[J]. 教育現代化,2020(38):42-45.
(薦稿人:何新龍,揚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牛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