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也是學校現階段教師重點關注話題之一。緊跟新課標和“雙減”政策步伐,減負增質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有效的作業分層設計是實現減負增質的基礎和重要保障。下面,我對本校英語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在新課標和“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必要性,對新課標下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進行策略分析,以促進英語作業質量提高。
一、分層作業設計的基礎要求
分層作業設計前,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思維習慣、學生學習興趣和教育背景等因素,來進行作業分層布置。根據學生的自評和老師評價將學生化分為不同三個層次,不同層次學生對應不同層次作業。A類作業主要針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學習興趣弱,容易分心的學生,需要教師指導、家長監督才能完成作業。包括認讀、抄寫單詞,簡單語法知識學習,保證課上不睡覺不講話,能保持英語的點滴興趣;B類作業主要針對基礎知識較好,思維不夠活躍,學習興趣一般,能堅持學習及背誦課文的學生。這類學生需要重點關注語法知識的學習及運用,例如造句填空,理解文章意思,角色扮演等解決問題能力;C類作業主要針對的是基礎知識已經掌握,思維能力強,學有余力,能夠拓展課文知識學習的學生,這類學生掌握的教材知識比較好。我們可以引導這類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練習口語,運用句型寫作等能力的提高。
二、分層作業設計的內容要有趣、難度要適中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好動愛玩,我們應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發展特點,創設真實的學習情景,建立課堂所學和學生生活關聯,設計復習鞏固類、拓展延伸類和綜合實踐類等多種類型的作業,如朗讀、角色扮演、復述、書面表達、故事創編、調研采訪、海報制作、戲劇表演、課外閱讀等。
1.打卡視頻作業。在打卡每個單元的課文時,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編排不同的打卡視頻任務。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2《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時,需要設計三個不同層次誦讀作業。其中,A類學生跟讀課文內容錄音三次,試著自己誦讀課文一遍;B類學生的作業是有感謝誦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并回答課后設計的關于What(什么),How(怎么樣),Why(為什么)的問題,重要是理解課文大意。C類學生要流利背誦出課文,并根據課文進行仿寫文章。由于,都是“最近發展區”,容易體驗“成功效應”,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掌握相應的知識要點,激勵學生學習持續性發展。
2.進行口語配音。學生通過觀看動畫片或動漫片段,給人物配音,讓學生真實的語境中沉浸式學習,好玩又有效。這類活動可以推薦給A、B類學生,從開始的幾個配音到后面的熟練上手,從量變到質變,學生的語音語調將更標準。
3.開展課本劇表演。只讀課文,枯燥無味。教師講解課文后,學生理解課文后,進行記憶,再進行角色扮演,或課本劇表演,也可以支持學生把課文進行改編,添加臺詞,課上進行表演,在班級家長群里分享,肯定學生的創造成果,激發學生學習效能。此類作業適合B類和C類學生。
三、分層作業設計的評價貴有效
在設計和實施評價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個性特點以及發展潛力,根據不同因素的動態變化,以及不同學段的教學特點和評價目的,選擇合理的評價方式,適時調整評價的主體、內容和形式,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認知過程和成長過程,在原有的基礎上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發展。因此,可以運用科學制定的獎懲機制,根據分層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評價應該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以樹立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對于不能很好完成作業的學生,要及時找出存在問題,是分層作業設計的要求太高,無法達成;還是要求太低,沒有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學生表現,不斷及時調整作業分層設計策略,明確“及時反饋”的重要性,以表揚肯定為主,包括學生學習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助能力等。對于A類學生來說,讀單詞課文較為簡單,但是很需要她們的毅力恒心,要看到她們背后付出的努力,多用正面表揚的激勵語言,幫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樹立信心。對于B類學生,要采取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辦法,促使她們在多元的評價中知不足而改進,向更高層次邁進。C類學生,意志力學習力思維力都是拔尖的,要采取形成性和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用更高的標準激勵學生向更高層次培養,靈活運用英語思維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