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基于果樹修剪基本理論,從理念和方法兩個方面對傳統蘋果紡錘樹形的整形技術進行了優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改變”“三項保障”和“四個好處”。經常年反復實踐驗證,改進后的技術適合絕大多數蘋果品種幼樹期修剪整形,具備高效、省工、節本特點,能夠用最短時間、最快速度完成樹形培養。
關鍵詞" "紡錘樹形改進;簡易;高效; 快速成形
蘋果紡錘樹形極速省力成形法是在果樹修剪基本理論指導下,從理念、方法兩方面對傳統整形技術的優化提升。經反復實踐,改進后的技術可總結為“三個改變”“三項保障”“四個好處”,適用于絕大多數蘋果品種幼樹期樹形培養。
1" "三個改變
1.1" "變傳統中央干短截定干為中央干免短截不定干" "使以“減法”為核心的傳統果樹修剪理念逐步向以“加法”為核心,強調最大化順應自然規律的簡易高效的新型整形修剪理念轉化。
1)傳統修剪方法。在幼樹剛定植和其后的整個幼樹期,每年都在中央領導干飽滿芽處短截,導致剪口下2~5個芽發枝過于粗壯強旺,影響到中央領導干的生長優勢,不利于紡錘樹形培養,最終還需在冬季通過留秕芽疏除,以拉開主枝同中央領導干之間的長勢差距;第6~20芽本可自然萌發,均衡生長,但短截后受傷口刺激影響,營養輸送方向發生改變,出現生長衰弱甚至不能萌發的問題。傳統修剪方法造成時間、精力及果樹營養的浪費,極大地延緩了果樹成形速度。
2)改進后的修剪方法。對中央領導干免于短截,苗干上所有飽滿芽、次飽滿芽均不受外界刺激影響,可以按照植物自身規律均衡萌發,自然抽枝,自動開張角度、自動成形。
1.2" "變過去定量留枝為僅去除影響中央領導干優勢和樹體平衡的個別枝條
1)傳統修剪方法。培養紡錘樹形往往通過連續" " "3年左右的“扶干”修剪(即:在幼樹栽植的前3年,每個冬季都剪掉中央領導干上所有枝條,簡稱“一個不留”,促使其來年春季重新萌發,冬季再留3芽或秕芽疏除中央領導干上全部枝條,以此類推。連續處理3年,逐步拉開小主枝與中央領導干之間的生長差距,以維持相對標準的紡錘結構),使樹體營養產生極大浪費,掛果期大大延后,且極易在幼樹期就誘發腐爛病。
2)改進后的修剪方法。基本不會產生影響中央領導干優勢的枝條,僅疏除影響樹體平衡的個別枝條,最大化實行“一個不去”。大大降低修剪工作量和果樹傷口,使影響果樹成形速度的最大短板——枝葉數量得以最大保留。
1.3" "變過去枝條長度達到20 cm逐步開張角度為等待枝條生長至30 cm左右,將附近枝條或3~5個或5~8個枝條統一下拉,綁縛到中央領導干,3~5個晴天后去除綁縛的簡易省力拉枝法
1)傳統修剪方法。枝條生長至20 cm時,用牙簽開基角,后枝條腰角、梢角再次上翹,需要二次補充拉枝。加之紡錘樹形小主枝配備數量較多,拉枝工作量大,極其耗費人力。
2)改進后的修剪方法。待新梢生長至30 cm左右,具備綁縛條件時,將附近枝條一次性采取簡單軟化下拉方法綁縛至中央領導干,一繩一次解決5個左右枝條的拉枝工作,解除綁縛后枝條回彈角度理想,3~5個晴天后解除綁縛,十分簡便易行。連同解除綁縛在內,比傳統拉枝節約至少70%的用工。綁縛、拉枝示意圖見圖1、圖2。
2" "三項保障
2.1" "施肥保障" "栽植時,株施腐熟羊糞10~20 kg、生物菌肥1 kg。栽植前3年每年保持此施肥量,使幼樹期的果樹保持相對理想的營養狀態。
2.2" "水分管理" "除定植當年樹盤覆蓋白色透明薄膜外,使用黑色薄膜持續覆蓋樹盤2年。黑膜覆蓋結束后,第1場雨水過后,在膜上所有積水部位最深處用牙簽或細木棍扎孔,讓雨水及時下滲,后續雨水皆從此孔及時下滲入土,使黑膜在發揮保墑作用基礎上具備雨水接蓄功能,無需人為補水,僅靠黑膜就可完全滿足幼樹甚至掛果期樹體水分需求。對于未安裝節水灌溉設施的果園,這算是一項十分經濟高效的節水灌溉措施。經多年實踐,應用效果良好。
2.3" "病蟲防治" "對于掛果前的幼苗期,保葉是重中之重,具體辦法是將波爾多液噴施時間提前1個月,間隔30 d噴1次,連噴3次,避免因為落葉而影響幼樹成形速度。
2.4" "注意事項
1)施肥。指正常施肥情況下的追加措施,若重復,則取一;若缺失,則補足。
2)水分管理。2年期內,每次雨水過后,及時檢查膜上積水情況。對積水處用牙簽或細木棍及時扎孔,最大化發揮黑膜對降水的保蓄功能。黑膜覆蓋2年后及時清除,如果繼續留在田間,不但難以清理,而且容易造成樹盤土壤板結。清理黑膜后,連續實施兩年行間割草和樹盤覆草,兩年后在樹盤干草上繼續覆蓋黑膜,保墑的同時促進膜下干草加速分解。
3)病蟲防治。波爾多液噴灑,指隨用隨配的200倍倍量式波爾多液。第1次噴波爾多液之前仍按當地病蟲防治流程正常防治。
3" "四個好處
1)拉枝方法經濟、簡便、省力,同等條件下可節約70%左右的用工以及物料成本(以定植兩年苗木平均每株10個左右分生枝條為例,新舊修剪方法每畝省工省料對比,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同等條件下,改進后的方法較傳統方法平均每畝節約成本682元。
2)在不影響中央領導干生長優勢的前提下, 將影響幼苗生長速度的最大短板——葉面積予以最大化保留,為果樹加速成形奠定良好的營養基礎。
3)避免傳統幼樹整形技術存在的修剪過重、 留枝過少、傷口過多、成形過慢、時間及果樹營養無效消耗等弊端,還省去了短截、刻芽、牙簽開角、三芽疏枝剪等一系列費時費力、浪費營養、浪費投資的“造傷”流程,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可極大地降低腐爛病發生率。
4)同等條件下,幼樹成形時間縮短60%,可以最大化順應植物自身生長發育規律,使節本與增效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