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發展校園足球對推動素質教育改革,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足球教師作為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和健康教育能力,才能順應校園足球發展的需求。運用文獻資料法,對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培育的現實困境、構成要素和培育路徑進行研究,以期為新時代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校園足球;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路徑研究
足球教師作為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他們的健康教育能力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塑造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強調,“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培養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1]。因此,足球教師要不斷地提升健康教育能力,依托足球運動獨特的育人功能,形成具有足球運動特色的健康教育教學體系,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
一、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存在的問題
1.關注專業能力提升,忽視健康教育素養
隨著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課內、課外足球活動形式增多,校內、校外足球競賽活動豐富多樣,使校園足球教師較多關注于足球理論知識、技戰術知識、指導比賽能力等專業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學、訓練及比賽對學生健康知識的傳授和身心發展的關心。因此,足球教師專業能力發展與健康教育融合意識的缺失是影響其健康教育素養提升的困境之一。
2.知識體系單一,缺乏多學科整合與創新能力
2020年,教育部教材局發布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內容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生物、科學等學科將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傳染病預防與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等5個領域30個核心要點轉化融入教材。[2]基于《指南》的要求及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多學科交叉融合成為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校園足球教師比較重視掌握專業技戰術知識,卻難以將多學科知識和足球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創新,形成獨特的健康教育體系,這也是影響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提升的因素之一。
3.外部推動力量薄弱,缺乏內外聯動機制
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的培育,依靠單純的自身意識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還需要借助政策支持、環境氛圍、社區等外部因素的推動和配合[3]。目前,社區、企業等外部力量對于校園足球的參與比較少,沒有形成真正、穩固的聯系。外部動力的缺乏和聯動不暢,使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的培養步伐比較緩慢。
二、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的組成要素分析
健康教育素養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由多個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健康教育素養的整體框架。通過明晰健康教育素養的組成要素,將足球教學與訓練的內容、理念、方法等與健康教育素養的各個要素有機融合,形成足球健康教育素養的要素體系,使足球教師理解提升自身健康教育素養的著力點,使各相關外部驅動因素明確素養培育的干預點,內外結合,全面提升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足球健康知識與理解要素
健康教育素養的基礎是對健康知識和理解的掌握,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它們與個人健康、社會健康的關系。足球教師應以掌握足球健康知識作為自身健康教育素養提升的基礎,將身體活動貫穿于足球教學與訓練的始終,不斷積累和掌握足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與防治、身體機能和形態的合理改善等健康知識,并將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心理健康作為相對隱性的特性,容易在足球訓練和比賽中外顯出來。因此,需要足球教師具有心理健康知識的儲備,能在教學或比賽中發現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情緒反應、思維方式、情感特征等心理特性,同時具備改善和引導消極心理的方法,使學生具有積極和穩定的心理素質[4]。
2.教學策略與方法
足球教師需要具備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便能有效地傳遞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包括選用適當的教學資源、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運用啟發式教學等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足球教師在具備健康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還需將這些知識與足球專業理論、實踐知識相融合,轉化為教學實踐。而轉化方法的合理性、手段的多樣性,決定了足球健康教育傳遞的深度和廣度,這個轉化的過程就是中小學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提升的過程。
3.關懷與指導學生
健康教育素養包括對學生的關懷和指導能力。足球教師應具備傾聽、理解和關心學生的能力,能提供積極的反饋和支持,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健康觀念和行為習慣。足球教師在課堂中要養成與學生交流的習慣,關注學生紀律的培養,在不同季節教學和訓練時,提醒學生保暖或增添衣物;技術和戰術教學時要善于傾聽學生對于某項技戰術學習的反饋;在賽前準備或賽后總結中,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傾聽學生對于比賽的理解和看法,及時解答學生在比賽中遇到的技術、戰術和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學生的關懷和指導體現在多個方面,需要教師養成習慣并逐步內化,從而提升自身健康教育素養。
4.持續學習與專業發展
健康教育素養還包括持續學習和專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足球教師應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和研討會[5],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通過職前、職后培訓,體育教學、足球專業的相關學術會議和培訓,完善自身理論知識結構,提升專業教學能力,拓展健康教育教學思路,在持續學習的進程中,探尋健康教育與足球專業能力提升的契合點,深入挖掘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廣度,提升自身健康教育素養。
三、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精準化培育的路徑
1.明確培育思路和目標
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培育應遵循“由內而外”的思路。首先,足球教師自身應注重足球相關健康知識和理論素養的學習,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飲食營養、疾病預防等方面的知識,為能準確、合理地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做準備。其次,足球教師需要具備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造積極、互動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最后,足球教師需要在技戰術、比賽等實踐學習中關注學生的健康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支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行為。
2.建立內外聯動機制
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通過內外聯動,建立公共健康政策,指導足球教師在開展足球活動中提升健康教育素養。同時,通過政策引導與政府行政部門、學校、商業機構合作聯動,創造支持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提升的環境[3]。
3.加強合作與交流
加強合作與交流是足球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培育的重要支持方式。可通過建立校際、區域間或跨學科的合作機制,組織研討會、研究論壇、專題講座等活動,為足球教師提供互動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促進足球教師之間交流分享心得體會、教學訓練方法和能力提升途徑。此外,還可鼓勵足球教師參與學術會議和專業組織,拓寬他們的視野。
參考文獻:
[1]金善花,齊艷.健康素養與健康結局關系評價體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教育,2019,35(3):243-246.
[2]王飛,趙揚,趙淑華.學校健康教育發展瓶頸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20(22):19-21.
[3]王曉宇,劉丹琦.美國學校健康教育的體系建構及經驗啟示——基于WSCC模式的解析透視[J].上海教育科研,2020(7):66-70.
[4]游松輝,鄒尚均,王志遠.從“1.0時代”到“2.0時代”:我國校園足球政策演進特征與文本計量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9):123-134.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1508/t20150811_199309.html.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江蘇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精準化培育的路徑研究”(課題編號:T-b/2021/3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