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在新的偉大事業的偉大實踐中,深入思考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堅持“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對解決“大黨獨有難題”進行深入思考,用“十三個堅持”系統闡述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推向一個全新的階段。這是第一次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根本性建設擺在首位,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首次完整系統闡述“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成功找到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初心使命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24-0012-04
加強黨的建設,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新形勢下更加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同時,持續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帶領中華民族團結奮斗,共享發展成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新征程上的新使命新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應對“四大考驗”、化解“四種危險”,準確判斷當前的世情、國情、黨情,用“十三個堅持”系統闡述了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科學回應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創造性地闡述了一系列黨的建設的重要原則、本質特征、價值追求,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一、第一次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根本性建設擺在首位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1]這是第一次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擺在首位。把黨的政治建設在所有黨建工作中的排序進行重新定位,擺在了最突出、最重要位置。黨的建設各方面、全過程都要突出強調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引領黨的其他建設,全面提升黨的建設總體質量水平,完善了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2]全黨都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核心工作抓緊抓實抓好,開展其他黨建工作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才能保證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行穩致遠。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黨的優良傳統和突出優勢。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從黨誕生一百多年的奮斗歷史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貫穿于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從中共一大黨綱提出黨的四個方面的政治綱領,到古田會議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從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提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3],到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4],都表明了重視政治建黨是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新的更大勝利的根本保證。如果黨的政治建設不夠堅強有力,黨的其他建設就會失去根基、迷失方向。
“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5]我們共產黨人所堅持的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2]自鴉片戰爭以來,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過程中,都不能帶領中國人民擺脫中華民族遭受屈辱和壓迫的命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篤行。一百多年的不懈奮斗史表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應對各種艱難險阻、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最可靠的“定海神針”。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思想上、意志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聽從指揮,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二、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6]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思想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和創新做法,為全黨永葆先進和純潔,有新作為新擔當,永不變色、永不忘本指明了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重視用先進理論武裝全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正如《共產黨宣言》指出,“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7]堅守初心使命是我們黨一百多年風雨兼程、勇往前行,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之源,也是我們黨歷經百余年依然風華正茂的基因所在。“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但這些目標和任務總體上都服從服務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8]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黨面臨的國內外嚴峻復雜形勢和巨大風險考驗前所未有,只有牢記初心使命,永遠保持昂揚的斗志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自覺,我們黨才能贏得民心,才能不驕傲自滿,才能永不懈怠、不腐化變質,才能時時刻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銘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9],為新征程上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變成現實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把全黨五百多萬基層黨組織、九千九百多萬名黨員鍛造成一塊整鋼,最根本的是全體黨員同志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忠誠于黨和國家、人民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上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10]“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10]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強調要“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1]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活水: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展現出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獨有的精神特質。理想信念堅定,中國共產黨人就會對黨忠誠、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民造福,就會有強大的向心力、執行力、保障力,經受住“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理想信念弱化或動搖,就會導致黨員個人只顧眼前私利,沒有大局觀,斤斤計較,甚至違反黨紀國法,損害黨的形象,危及黨的執政根基。因此,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中國語言表達方式,是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永恒力量之源。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落腳點在站穩人民立場、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人民至上”觀點,一再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1]我們黨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依靠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決定性勝利,贏得人民的信任和衷心擁護。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理想結合起來,將個人前途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相融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和政績觀,以經受住歷史的考驗、贏得人民的滿意為目標,交出新的趕考之路的新答卷。首創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建設的重大創新。
三、首次完整系統闡述“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上下貫通、各司其職的組織體系,匯聚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堅硬鋼鐵。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關鍵在組織,重點在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際國內面臨重大風險考驗面前,我們黨面臨嚴峻、復雜、長期的考驗和危險,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各級黨組織要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各領域廣大群眾組織凝聚好。”[12]雖然黨的二大提出組織體系問題,但在黨章里一直沒有完整系統的表述。黨的二十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中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提供了科學指南。
抓住領導干部“關鍵少數”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推動“上行下效”,具有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思想充分吸收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人民日用而不覺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是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率先垂范的黨的優良傳統的深刻總結,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和重要抓手。
立足新時代,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黨要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培養并造就一大批有能力、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接班人。讓全體中華民族兒女堅定理想信念緊緊團結在一起,通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滋養人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人才,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來激活內生動力。為了加強黨的組織體系,我們需要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11]。讓制度“長牙”,黨紀國法不再是“稻草人”“橡皮泥”,而是絕對不能觸及的“高壓電”,持續推進依規治黨、制度治黨的長期方針和根本之策,讓全面從嚴治黨走上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的軌道。
四、成功找到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從弱到強,從局部執政到全國執政。奪取政權不容易,鞏固政權更不容易,長期執政尤其不容易。1945年,針對民主人士黃炎培在“窯洞對”里提出的“歷史周期率”之問,毛澤東給出了“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的第一個答案。[1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表明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高度重視黨的自身建設,從內因角度自覺清除各種不健康的毒素。中國共產黨經過百余年鍛造變得更加堅強有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偉大實踐探索,中國共產黨成功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即“自我革命”。兩個答案揭示了我們黨從內因、外因的角度對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最新成果。
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歷經百余年滄桑依然本色不改并不斷煥新,保持蓬勃生機的奧秘。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總是能夠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變得越來越堅強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12]“我們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沒有什么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14]打鐵必須自身硬,實行自我革命,充分表明了我們黨是沒有任何個人私利的,不代表任何特定利益集團或權勢團體,心中只有黨和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從不掩飾矛盾,回避問題,始終以刀刃向內、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向黨內一切歪風邪氣開刀,不斷提升自身免疫力。必須時刻對黨的自我革命有非常清醒的頭腦,才能始終得到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經受住來自各領域各方面的風險考驗,為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把全面從嚴治黨這個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15]全面從嚴治黨強調“全面”,就是管全黨、治全黨,是面向全國九千九百多萬黨員、五百多萬基層黨組織,覆蓋黨和國家各階層各領域各部門,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從嚴治黨的新的時代內涵和歷史任務,以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使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堅強領導核心。
新時代我們黨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提出一系列黨的建設的原創性理論,為百年大黨依然風華正茂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當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重要思想的原創性貢獻還有很多,如用偉大建黨精神固本培元,不斷提高政治三力,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方略等。總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論述是體系完整、內涵豐富,且在實踐中持續豐富和發展的開放理論,新征程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實踐,原創性的理論觀點也會日益拓展自身的豐富內涵。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50.
[2] 習近平. 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J]. 求是,2019(14):4-9.
[3] 毛澤東. 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4]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33:166.
[5] 習近平. 習近平著作選讀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2.
[6] 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N]. 人民日報,2020-01-09(02).
[7] 莊忠正. 中國式現代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N]. 光明日報,2023-06-16(11).
[8] 習近平.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J]. 求是,2022(01):4-15.
[9]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2.
[1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2021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29-161.
[11]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1-07-16(01).
[12] 習近平. 習近平著作選讀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5-576.
[13] 黃炎培. 八十年來[M].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2:149.
[14] 習近平. 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 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N]. 光明日報,2022-01-19(01).
[15] 習近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
(責任編輯:牛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