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的建設引領高校招生就業工作發展進入新階段。文章以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動車組”黨建工作法為案例,深入分析其在招生和就業工作中的創新實踐和影響。研究發現,“動車組”黨建工作法通過優化組織結構和決策機制,實現了黨建與招生就業工作的深度融合,從而提升服務效率和政策透明度。文章闡釋了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在促進招生和就業工作中的創新策略與實踐啟示,提出了針對未來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議,對提升高校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樣板黨支部;招生就業;黨建工作法
中圖分類號:D267;G6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24-0189-04
一、研究背景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黨建作為黨的建設關鍵環節,對構建高品質教育體系具有重大意義。這不僅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核心,也是確保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核心作用的關鍵。[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至關重要。[2]因此,高校黨建工作與高等教育事業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自2018年教育部啟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雙創”)工作起,高校黨建在推動學校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邁入新階段。2021年《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頒布,進一步強調了高校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性。[3]
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建設是推進高校內部管理創新和業務發展的關鍵措施,通過黨建活動的示范和引領,提高了高校核心業務的質量和效率。[4]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作為第三批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通過其“動車組”黨建工作法,在招生就業領域表現出創新、高效和示范的特點。該工作法以高效和協同為靈感,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招生就業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服務效率及政策透明度,有效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本研究通過深入分析“動車組”黨建工作法,旨在揭示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在促進高校招生就業工作中的創新策略和實踐經驗,為其他高校提供實踐啟示。
二、文獻綜述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在促進學校綜合發展及提升教育品質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伊連云的研究表明,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第一教師黨支部在“三環三色三育”黨建品牌的指導下,成功展示了黨建工作在促進教育創新和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關鍵作用。[5]陳曉曦進一步指出,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的建設應深度融入學校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黨建工作在學校核心業務發展中的引領作用。[6]壽霜霜的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加強高校黨建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尤其是“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創建對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和影響力的作用。[7]胡秋兒的研究討論了新時期高校黨建“雙創”培育下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必要性。[8]李潔的研究聚焦新時代高校學生樣板黨支部的組織建設,以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本科生黨支部為例,展示了樣板黨支部在促進學生黨員成長和學生事務管理中的作用。[9]陳濤等的研究進一步探討了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在具體學科和專業中的應用,以哈爾濱理工大學機械動力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系黨支部為例,展示了樣板黨支部在促進專業教學和科研創新中的作用。[10]朱春花的研究則關注新時代高校“三維”黨建共建模式,以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了黨建共建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中的作用。[11]
這些研究不僅凸顯了黨建工作在高校管理和教育領域的核心地位,同時展示了黨建與高校主要業務之間融合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在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建設的背景下,黨建工作已超越傳統政治教育的范疇,成為推動學校全面發展的關鍵動力。這些研究為本研究探討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實施的“動車組”黨建工作法在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建設中的角色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現有文獻揭示了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在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顯著作用。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的實踐,作為理論研究的具體實例,不僅體現了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在促進招生和就業方面的創新與效果,也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價值的實踐經驗和啟示。
三、案例分析
在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的建設過程中,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展現出其在創新和實踐方面的卓越能力。該黨支部積極應對教育改革帶來的挑戰,探索有效結合黨建工作與高校的關鍵職能——招生與就業。借鑒高速列車“動車組”的高效運行機制,黨支部創新性地融合了這一模式至黨建工作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動車組”黨建工作法(如圖1所示)。該工作法不僅被江蘇省委教育工作評為黨建的優秀案例,而且在高校招生就業方面實現了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為黨建和業務工作帶來了新的“加速度”。
(一)“火車頭”引領方向
“火車跑得快,要靠頭來帶”。在“動車組”黨建工作法中,“火車頭”即黨支部,其領導作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作用體現在兩個主要方面。首先,通過實行“黨政一肩挑”機制,確保了黨支部領導與行政領導的有效融合。在此機制下,支部書記由處長擔任,其他行政班子成員分別擔任支部副書記和紀檢委員,以及招生和就業兩個關鍵科室的負責人擔任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進而加強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其次,構建了“工作一盤棋”的模式,確保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全面協調與一體化發展。在此模式下,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共同規劃、部署、實施和評估,確立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招生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支部工作的重心在于服務大局,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并以此推動招生和就業工作的整體提升。
(二)“上軌道”行穩致遠
嚴格有序的組織生活是支撐黨支部穩定運行的關鍵,猶如無縫的鐵軌確保動車組平穩行駛。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堅持通過活動強化黨建,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積極學習并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支部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和富有動力。一方面,黨支部不斷探索共建機制,與學院本科生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成員在道德教育、就業指導和社會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學生的陪伴導師。以黨建工作為推動力,支部建立了與機關、企業、高中的共建機制,形成了“就有道”黨建聯盟。這一聯盟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渠道,同時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另一方面,黨支部還建立了黨建引領團建機制,深化“黨建+社團”模式,打造了“蘇小招”和“蘇小就”等志愿服務社團品牌。這一舉措增強了黨員與學生間的互動,提升了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
(三)“動車組”保障提速
“動車組”工作法的成功在于確保黨員隊伍高效運行和黨建文化的深入人心。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高度重視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黨員們快速響應,積極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展現了強大的組織力和黨員的責任感。無論是在隔離點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還是參與緊急物資的籌措,黨員們都勇挑重擔,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執行。此外,黨支部著重于打造黨建文化墻和“為國選才 織就未來”黨建品牌,加強對黨的理論和精神的宣傳教育。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支部顯著提升了招生就業工作的服務質量。同時,黨支部積極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建立了長效機制,以確保學生就業工作的質量和持續性。在人才培養方面,黨支部主導實施了蘇州大學未來精英計劃,探索建立了具有蘇大特色的卓越拔尖人才培養體系,進而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這些措施綜合體現了“動車組”黨建工作法在保障和提速招生就業工作方面的有效性和創新性。
通過實施“動車組”黨建工作法,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在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增強業務執行能力以及提高服務水平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第一,提升了黨建工作質量。黨支部被評為“江蘇高校特色黨支部”、蘇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全國樣板黨支部,連續多年獲得省市級表彰,成為黨建工作的典型。第二,提升了業務工作水平。在業務層面,黨支部主導的招生就業工作理念“為國選才,織就未來”不僅激勵了員工的工作熱情,還保障了工作的持續性和效率。在多年的綜合考核中,招生就業處屢獲優異成績,并在學校綜合考核中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單位。第三,提高了服務水平評價。招生工作努力做到為國選才促公平,秉承“一切為了考生,為了考生的一切”理念,確保公平公正。就業工作連續三年榮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量化考核“A”等次。這些成就獲得了社會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廣泛認可,也顯著提高了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服務的滿意度。
四、實踐啟示
通過“動車組”黨建工作法的實踐,可以提煉出三點啟示,為其他高校機關黨支部建設提供參考。
(一)融合融通是基礎
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的實踐證明了將黨建工作與招生及就業等核心業務深度融合的重要性。這種融合不僅體現在戰略層面,更貫穿于日常操作和決策中。例如,黨建理念融入招生政策制訂和學生就業指導中,不僅提高了政策執行的成效,也加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通過多樣化的黨員活動,如主題黨課、志愿服務等,進一步加強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相互促進,展現了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活力。
(二)共建共享促發展
通過跨部門和跨界的共建活動,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彰顯了共建共享在現代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與電子信息學院本科生黨支部的共建不僅提升了教育質量,還促進了資源共享和信息流通。此外,“就有道”黨建聯盟的建立與外部企業和政府的合作為學生開拓了豐富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的互動。這些舉措提高了校內合作與溝通的效率,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新視角和平臺。
(三)帶頭帶動樹標桿
領導干部的示范作用在黨支部工作中至關重要。通過選拔優秀的黨支部書記,可發揮“頭雁效應”,使黨支部成為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步提升的關鍵力量。支部內部形成了爭做表率、爭當示范的良好氛圍,使黨支部成為學校發展的引擎。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顯著,他們在一線工作中展現了強大的組織力和執行力,確保了學校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體而言,“動車組”黨建工作法為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強調了黨建工作與學校核心業務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以及領導干部在黨建工作中的關鍵作用。這些啟示對于推動其他高校黨支部建設和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五、結語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實施的“動車組”黨建工作法,提出了針對高校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實踐啟示和建議。這一案例展現了黨建工作的創新及其在提升業務效率和質量中的作用,同時為未來高校黨建提出具體建議。
首先,“動車組”黨建工作法作為高校管理中的新模式,突破傳統界限,將黨建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提高了實際影響力;其次,案例證明黨建是推動業務發展的關鍵動力,尤其在招生和就業工作中,黨建的指導和支持對提升服務水平至關重要;最后,建議高校在黨建活動中加入創新元素,加強與業務工作的互動,特別是在就業指導和招生政策制訂等關鍵領域,強調黨建的引領作用。同時,應加強對黨建工作成效的評估,確保與學校發展目標一致,共同推動學校全面發展。“動車組”黨建工作法在蘇州大學取得的顯著成效,為其他高校提供了寶貴經驗,對推動高校黨建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面對教育環境的變化,高校黨建工作需不斷創新,以適應并服務于教育和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占久,丁亮. 一流學科建設視角下高校基層學院黨建與業務融合探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7):58-60.
[2] 習近平. 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J]. 求是,2023(18):4-9.
[3]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N]. 人民日報,2021-04-23(03).
[4] 彭乾剛. 多維發力推進高校機關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J]. 北京教育:高教,2023(11):75-76.
[5] 伊連云,賈春曉. “三環三色三育”黨建品牌引領推動樣板支部建設:以德州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第一教師黨支部為例[J]. 德州學院學報,2023,39(05):1-3.
[6] 陳曉曦,楊艷. 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建設引領事業發展的實踐邏輯與融合機制:基于南京審計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辦公室黨支部的思考[J]. 南京開放大學學報,2022(03):19-27.
[7] 壽霜霜. 新時期加強高校黨建品牌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為例[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 21(12):260-261.
[8] 胡秋兒. 新時期高校黨建“雙創”培育下的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3,25(03):90-93.
[9] 李潔. 新時代高校學生樣板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模式實踐探索:以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能源本科生黨支部為例[J]. 大學,2023(10):34-38.
[10] 陳濤,高炳微,戴野,等. 新時代高校樣板黨支部建設實踐與思考:以哈爾濱理工大學機械動力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系黨支部為例[J]. 高教學刊,2023,9(09):175-178.
[11] 朱春花. 新時代高校“三維”黨建共建發揮組織育人功能的探索與實踐:以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現代職業教育,2023(28):25-28.
(責任編輯:邵秋露)
基金項目:第三批全國高校黨建“雙創”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單位“蘇州大學機關與直屬單位黨工委招生就業處黨支部”(項目編號:教思政廳函〔2022〕4號);蘇州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課題“樣板黨支部建設引領下高校招生就業育人工作實踐探索”(課題編號:YS24-2001085)。
作者簡介:常賽(1985—),男,碩士,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宣傳委員、招生科科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招生考試管理、高校黨建;靳葛(1983—),男,碩士,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黨支部書記、處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招生就業管理、高校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