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了解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改善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健康行為、促進健康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對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3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中的偏食、缺乏鍛煉、長時間玩電子游戲、電子游戲成癮、≤13歲吸煙、嘗試飲酒、≤13歲飲酒等行為發生率較高,且存在性別、年級、專業差異(P<0.05)。【結論】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普遍存在,且少數行為發生率處于較高狀態,應當引起重視,并制定有效干預措施。
關鍵詞:吉首市;幼兒師范;學生;健康危險行為
健康危險行為:世界衛生組織(簡稱 WTO) 指出,各種威脅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為,如吸煙飲酒、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缺乏鍛煉、易導致傷害等都被稱為健康危險行為[1]。國內學者季成葉[2]也對健康危險行為進行了梳理,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非故意傷害行為、故意傷害行為、物質成癮行為、精神成癮行為、不良飲食行為、缺乏體力活動行為。
在一個人整個人生的時間跨度上,青少年時期患病和死亡水平在整個人生中處于最低水平,然而相比死亡率患病率等而言,不健康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更容易對青少年產生傷害和影響,直接或者間接的危害其身心健康[3]。2022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實施表明普職分流政策將繼續實行[4]。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地處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所中等職業院校。因此,關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問題,并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極其重要[5]。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不同年級、專業、性別350名學生。
1.2 方法
1.2.1 抽樣方法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按年級、專業進行分層抽樣,在每個年級選中的專業中抽取學生,共調查350名學生,回收有效問卷319份,問卷有效率為92.19%。
1.2.2 調查方法
采用《中國青少年健康危險相關行為調查問卷》[6],與專家教授探討,結合該校實際情況制定《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性別、年級、所學專業、家庭類型等)、健康危險行為的六個方面。
1.2.3 健康危險行為的判定標準[7]
①不良飲食行為:經常不吃早餐指過去的1周內不吃早餐的天數≥1d、經常喝飲料指過去的1周內每天喝飲料的次數≥3次、經常吃快餐指過去的1周內吃快餐的次數≥3次、偏食指討厭吃某類食物;②缺乏體育鍛煉和靜態生活行為:缺乏鍛煉指過去的1周每天運動時間在60min及以上的天數≤3天、長時間看電視指過去1周每天看電視的時間≥4h、長時間玩電子游戲指過去1周每天玩電子游戲的時間≥2h;③非故意傷害行為:違規步行指過去1個月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到沒有安全措施的場所游泳指在過去1年里到沒有安全措施的場所游泳的次數≥1次;④故意傷害行為:打架指過去1年與他人動手打架的次數≥1次、學習壓力大指過去1年因學習壓力或成績問題感到心情不愉快、自殺意念指過去1年想過自殺、自殺未遂指過去1年試圖自殺;⑤物質濫用行為:嘗試吸煙到目前為止吸過煙、經常吸煙指過去1個月每天吸一支煙的天數≥20天、嘗試飲酒指到目前為止喝過一杯酒、目前飲酒指過去1個月喝酒的天數≥1天、醉酒指過去1年因喝酒感到頭暈的次數≥1次;⑥精神成癮行為:經常玩游戲指過去1周每天玩游戲的時間≥4h、網絡成癮指過去1周每天上網時間≥4h。
1.2.4 統計分析
采用 SPSS 26.0軟件錄入、篩選、清洗、加工和分析數據。不同性別、年級、專業之間的百分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人口學特征
本次研究共納入319名調查對象,其中男生53人(16.61%)、女生266人(83.39%);幼兒師范專業251人(78.68%),非幼兒師范專業68人(21.32%);一、二、三年級分別為110人、109人、100人,占34.48%、34.17%、31.35%;核心家庭、單親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再婚家庭、其它五種家庭類型分別為210人、46人、36人、13人、14人,占65.83%、14.42%、11.29%、4.08%、4.39%。
2.2 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
2.2.1 整體報告率
該校學生在不良飲食行為中,偏食行為檢出報告率最高,為40.7%;其次是經常不早餐,為4.7%。在缺乏體育鍛煉和靜態生活行為中,缺乏鍛煉檢出報告率最高,為63.3%;其次是長時間玩電子游戲,為46.7%。在非故意傷害行為中,到非安全地方游泳行為檢出報告率最高,為14.1%;其次是追逐打鬧,為3.4%。在故意傷害行為中,自殺意念行為檢出報告率最高,為19.1%;其次是打架,為10.0%。在物質濫用行為中,嘗試飲酒行為的檢出報告率最高,為36.9%;其次是嘗試吸煙,為23.8%。在精神成癮中,電子游戲成癮和網絡成癮檢出報告率都比較高,分別為46.7%、20.4%。
2.2.2 不同性別比較
男生在經常喝飲料(5.9%)、長時間玩電子游戲(66.6%)、到非安全地方游泳(37.3%)、打架(25.5%)、電子游戲成癮(66.8%)、嘗試吸煙(39.2%)、經常吸煙(13.7%)、目前飲酒(37.3%)、電子游戲成癮(66.8%)等行為的發生率均高于女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3 不同年級比較
三年級學生在經常不吃早餐(6.0%)、學習壓力大(18.0%)等行為的發生率高于一、二年級學生;嘗試自殺(8.1%)、經常吸煙(7.2%)等行為的報告發生率一年級學生高于其它兩個年級學生;二年級缺乏鍛煉(75.0%)行為報告發生率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4 不同專業比較
非幼兒師范專業學生在經常喝飲料(4.4%)、經常吃快餐(4.4%)、長時間玩電子游戲(60.4%)、違規步行(2.9%)、到非安全地方游泳(30.1%)、嘗試自殺(10.3%)、嘗試吸煙(33.8%)、經常吸煙(11.8%)、目前飲酒(32.4%)、電子游戲成癮(60.4%)等行為高于幼兒師范專業學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5 家庭類型因素與健康危險行為比較
單親家庭的學生在偏食(45.65%)、打架(13.04%)、自殺意念(26.09%)等行為的發生率高于其它類型的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Plt;0.05)。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缺乏鍛煉行為發生率較高,為63.3%,但發生率低于江西省[8]。且存在年級和專業的差異,這可能由于吉首市經濟落后,體育場地設施不完善;同時二年級學生處于學業上升的關鍵時期,幼師專業可能是課程安排較多,從而導致發生率較高和該種差異的出現。長時間玩電子游戲和電子游戲成癮發生率較高,高于吉首市中職生[9],且存在性別和專業的差異,這可能由于該校對于學生手機的管理比較自由以及男生的天性更喜歡冒險所造成的。偏食行為發生為40.7%,高于鄭州市[10],且存在性別和專業的差異,這可能由于女生更加注重身材,而討厭或低處某種食物。嘗試飲酒行為發生率為36.9%,該行為發生率超過1/3,應當引起重視,避免發展成為經常飲酒。嘗試吸煙行為發生率為23.8%,高于北京市豐臺區[11],且男生遠高于女生,非幼師專業學生遠高于幼師專業學生,這可能由于吉首市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對于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不夠以及男生在性格方面更加喜歡追求刺激有關。目前飲酒行為發生率為15.7%,遠高于鄭州市[12],且存在性別和專業差異,這可能與湘西地區以及男生豪邁的性格有關。到非安全地方游泳行為的報告發生率為14.1%,其存在性別、年級、專業的差異。嘗試自殺行為直接危害學生健康,該行為的發生率為3.8%,且存在年級和專業的差異。
4 結論
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普遍存在,且少數行為發生率處于較高狀態。吉首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存在性別、年級、專業的差異。因此應該按照性別、年級、專業進行準確防控,男生因側重打架、吸煙、飲酒、網絡成癮、電子游戲成癮的教育與預防,使其逐漸意識到該行為的危害。女生應側重飲食、偏食方面的教育與引導,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一、三年級應幫助學生減少學習壓力,教授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導向。同時,家庭因素、學校健全的管理制度對學生良好行為的形成其重要作用。因此,應當建立家庭、學校、社會多級管理機制,全方位的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WHO. The health of young people [N] A challenge and a promise.WHO Geneva,1993.
[2]季成葉.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J].中國學校衛生,2007,
28(4):289-291.
[3]章榮華,陳衛平,李娜,等.浙江省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1):20-23.
[4]郝聰.普職協調發展不等于取消普職分流[J].職教通訊,
2022(5):18-19.
[5]張志友,李靈軻.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學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比較[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9):1124-1125.
[6]季成葉.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危險行為調查綜合報告 2005[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32-34.
[7]曾慶勇,許樂為,萬德芝,等.江西省中小學生健康危險行為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22,38(3)
:203-207.
[8]曾直,張天成,李可,等.吉首市中職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9,30(6):418-422.
[9]丁麗,石斌,萇群策,等.鄭州某高職院校學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分析[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33(5):
580-584.
[10]江海冰,吳淑霞,張彥,等.北京市豐臺區青少年吸煙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22,28(3):
242-246.
[11]楊楊.鄭州市中學生健康危險行為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9):1595-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