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時代學校體育有著新的歷史擔當,學校體育能助力推動“健康中國”“全民健身”“體育強國”三大國家體育戰略的落實,學校體育的發展必然對體育教師的需求在不斷的變化,同時也對體育教師提出新要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是培養體育教師隊伍的重要途徑,目前民辦體育教育專業課程不能顯性支撐諸多培養目標,而 OBE 理念作為一種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改革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果。文章針對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將OBE 教育理念融入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優化與創新培養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方面,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革新,教學體系的完善,明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所需的核心能力,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體育教師隊伍。
關鍵詞:課程體系;OBE理念;體育教育;優化
隨著教學改革熱潮的掀起,OBE 教育理念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專業課程的改革中。OBE理念的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旨在提升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民辦高校在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不僅僅要適應國家發展、體育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需要,而且更要能適應當前社會形態可預見的發展需要。因此,需要明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產出所需的核心能力后,來反向完成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從而培養出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
到目前為止,我國先后多次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中“體育教育專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人才培養模式呈多樣化趨勢,人才培養的要求更加趨于專業化和科學化。而新時代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如何優化與創新,如何在建設中體現體育學科特性,成為一個亟待加強探討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本研究從 OBE 理念出發,為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優化提供新思路,創新體育教育專業教學的新模式,真正承擔學生未來就業的重擔,培養專業技能扎實,核心能力過硬的學生,為社會培養優秀的體育教師。
1 OBE理念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內涵及價值定位
1.1 OBE 教育理念內涵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 OBE,是以“所有學生均能成功”為假設前提的課程發展理念,強調成果的“實質性”。所謂“成果”是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所獲得的學業成就和為適應未來就業的核心能力;所謂“導向”,是指根據學生所需的核心能力,來反向設計目標。OBE教育理念,強調根據學生畢業后所需達到的要求,來設定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然后根據目標來建立課程體系,并通過課程評價來評估培養目標是否達成,并從中總結經驗,持續改進。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是OBE理念的核心內容。OBE理念作為一種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其從北美到英聯邦國家已有20多年的實踐經驗,目前這一教育理念己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
1.2 OBE 理念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內涵
OBE教育理念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是基于成果導向課程發展理論,以學生均能獲得成功的思路為前提,規劃課程結構。第一步,根據國家、社會及體育教育發展、體育教師行業發展、學生發展等的需求,確定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而確定各課程目標;第二步,根據該專業畢業生所應備的綜合能力來確定課程的內容;第三步,根據該專業畢業生需達到的畢業要求,來確定課程評價指標。
2 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民辦高校在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與困境。通過調查研究,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培養目標浮于表層,達成性不足;二是課程內容缺乏完善,未凸顯學生中心地位程;三是課程評價標準片面,評價機制尚待完善。
2.1 培養目標浮于表層,達成性不足
我國高等院校現行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主要是要求學生除了能夠勝任體育教學工作外,還應該能夠承擔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及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多方面的工作。由于民辦高校的生源質量、辦學定位和培養規格與體育類院校和師范類院校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調研多所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了解其培養目標基本與教育部發布的體育教育本科培養方案中指出的培養目標完全一致,并沒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同時了解到當前民辦高校體育教育生源質量一般,其中部分學生只是為了考個大學臨時進行體育訓練,學生的運動能力薄弱,跟師范院、體育專業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的生源質量相差較大。特別是在技術課程學時減少,生源質量一般的情況下,學生不能夠很好的達到一定的運動技能水平,導致其培養目標浮于表面,達成性不足,因此人才培養質量受到沖擊。
2.2 課程內容缺乏完善,未凸顯學生中心地位程
通過對武漢地區的多所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調研分析可知,民辦高校中開設特色課程院校較少,即使有個別民辦高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設了特色課程,出現了沒有學生選擇或者沒有開設改課程的情況。例如武昌工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本專業設置幼兒體育與健康、中小學體育師資、社區健身指導等培養方向。以專業培養目標為根本,構建三個方向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三種備選專業方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彈性發展。畢業生可在學前機構、中小學、社區健身機構等領域從事相關體育工作,也可考取體育學相關碩士研究生。但在實際教學中,社區健身指導員方向沒有學生選擇,因此該方向相關的特色課程沒有開設。
同時,通過調查研究可知,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出現了因人設課、因條件設課的現象,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并沒有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忽視了學生的能力需求。且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出現了同教材全完照搬和完全偏離兩種極端,例如在專業技術課程上,出現了課程內容與教材幾乎不一致的現象,在專業理論課程上,又出現了課程內容完全照搬教材內容的現象。
2.3 課程評價標準片面,評價機制尚待完善
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主要包含兩大類課程及理論課和實踐課,其評價比例在素質、理論、技能等方面有所不同。由表1可知,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評價的現實表現與理想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就目前體育教育專業理論課程評價而言,大多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且試卷占期末總成績的比例較大,而過程性考核的占比較小,且過程性考核中,學生的課后作業,課堂表現的占比較小,從而導致重視知識考核,而忽視學生的其他素質能力的考核,不能夠較全面地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準確的評價。就實踐課程評價而言,主要以技能為主,過程性評價為輔,忽視了學生的素質能力培養。因此不難看出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不管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程,評價標準都存在評價內容單一,課程評價標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 基于OBE理念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創新
體育教育專業“產出導向”的理念強調三個核心問題,“學生學到什么”“學生具備什么能力”“學生畢業后要做什么”。結合OBE理念及目前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來優化創新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需要明確以下三點,及培養目標要與學生畢業后要做什么相結合,課程內容要與學生學到什么精密聯系,課程評價要能夠檢驗學生具備什么能力。因此以“成果導向、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為基本理念,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從培養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三大方面進行優化與創新。
3.1 遵循“OBE”理念,確立精準的培養目標
隨著教育的發展和社會需求不斷地變化,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不是一層不變的。從上文分析可知,當前民辦高校對體育專業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學生未來就業定位不具體,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太普遍,目標的指向性不精準。針對當前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目標達成不足的問題,需要重點思考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如何構建一個可達成的具體目標,這無疑是重要議題,因此基于“OBE”理念,構建一個可達成的課程目標體系十分必要的。
遵循OBE理念,需要明確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要具備的專業核心能力目標是什么,學校的特色是什么以及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設置合理可行的課程體系,確定具體可行的課程目標,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與課程目標的達成,即“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相互支撐。因此,首先,確定具有概括性的總目標,在構建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目標時,應重點參照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認證相關指標要求、中小學教師職業標準及相關崗位要求等。其次,還要結合民辦高校的辦學特色,確定與學校辦學定相符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如武昌工學院結合本校辦學特色以及當地經濟發展需要,體育教育專業開設了幼兒體適能方向,主要培養并能勝任幼兒體育教學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所以,基于OBE理念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發展的基礎上,根據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際需要確立精準的培養目標,優化創新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培養新時代的體育人才。
3.2 秉承“學生中心”理念,優化與精選課程內容
如前所述,“學生中心”理念被忽視是導致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目標浮于表面,課程內容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以學生中心理念的第一要素,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與需求,來精細打磨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內容;第二要素是,在本校特色的基礎上,結合地方體育事業發展情況,開設特色課程,滿足學生和地方的需要。
由于缺乏課程質量“出口”要求,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基本上都由開課單位自定的內容和標準。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秉承以學生中心的理念,課程內容的選擇首先要明確學習成果產出標準,明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畢業所需的核心能力。第一,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內容與目標的關聯性,同時也要注重課程內容的可行性,以確保課程目標能夠達成。第二,教材也是課程內容的一個重要的媒介,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一方面要讓教材內容“教學化”,使教材具“可教性”;另一方面,要讓課程內容“教材化”,即確保課程內容獲得可靠的中介。例如《學校體育學》課程中,有多個版本的教材,如何選擇適合本校學生,貼合本課程目標的教材,需要體育教育者認真專研,從而選擇最適宜本校學生的教材,讓教材與課程內容相互貫通。
基于OBE理念公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既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核心能力的培養;也要在課程內容和教材的制定中加快步伐,不斷優化與創新課程內容,增大學校的自主權,體現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和亮點,從而擴大學校的發展,為社會培養的特色人才。
3.3 倡導“持續改進”理念,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評價能夠較直觀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它是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如何有效檢驗學生是否具備該專業所需的核心能力,則提倡“持續改進”的理念,“持續改進”理念不僅關注課程教學評價的過程性,還提出根據評價結果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評辦法等要求。強調通過不斷完善課評價體系,來檢驗學生受否具備該專業所需的核心能力,從而實現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而課程建設水平的高低,則取決于對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結果的持續改進,欲破解前述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評價標準片面等問題,則須不斷完善課程評價體系,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有效檢驗體育教育專業取得實效。
4 結語
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通過調查分析,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人才培養需求,也符合各類文件精神的要求,但在實踐環節中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針對這些薄弱環節,在分析過程中提出了改進的建議,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有待通過確立精準的培養目標、精選課程內容、完善課程評價體系,來持續推進課程體系的完善。體育教育專業應根據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來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體育人才。基于此,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創新,
應基于OBE教育理念,以產出導向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持續改進,充分體現體現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藺曉雨,孫思哲.“產出導向”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研究[J].武術研究,2022,7(9):144-149.
[2]程奕.基于成果導向的體育教育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1.
[3]王紅霞,徐興林,湯冬冬.OBE理念視角下民辦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J].教育與職業,2021(4):69-73.
[4]胡慶山,向彪,王維.專業認證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理論邏輯、現實審視與策略因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11):45-53.
[5]李明銳.OBE理念下休閑體育一流專業的課程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21.
[6]鞠秀奎,李成梁.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5):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