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師道文化,歷經時代洗禮和一代代教育者的傳承賡續,孕育升華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時首次提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強調希望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將弘揚教育家精神作為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錨定航標,更為新時代培養造就強國之師指明了方向。
弘揚教育家精神是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造就強國之師的內在需求。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是教育強國的第一人力資源,是科技強國的第一保障,是人才強國的第一支撐,造就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不僅直接關系能否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而且直接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當前,我國這支具有1891.8萬人的教師隊伍要建設成為高質量的教育強國之師,亟須教育家精神的引領,這是保障我國教育事業常青的基石,更是實現教育強國建設的不竭動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迫切需求。當下,我國正處于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系統性躍升的關鍵期,而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扎根中國教育實踐,不僅積累扎實的專業素養,還要涵養高尚的師德師風,不斷追尋教育家精神、厚植教育情懷,積極回應時代發展對教育變革的新需求。
教育強國是整體生成的,局部的、偶發的、個別的教育家不足以支撐教育強國的宏大體系,只有培養造就大批的、數以萬計的強國之師,并建立一種前后相繼的耦合性的教育家型教師成長體系,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實而充足的智力與人才支撐。培養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型教師,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我國目前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教育家的成長除了適宜的外部條件,其自身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是決定因素。教育家型教師的培育首先需要激發教師主體自覺,通過教師主體的自我賦能實現。同時,培養造就強國之師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單靠個體自覺,也不可能“急于速成”,而是要系統發揮國家、社會、學校等多方面的合力,建構內外聯動、持續優化的教育家型教師成長生態,具體為: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多元化、前瞻性的教育政策和層級化、一體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凝聚社會力量,營造理解、包容、協同的社會支持環境;強化教育家精神引領,涵育教育家型教師共同成長的精神共同體、專業共同體和生態共同體,讓所有教師都行走在成為教育家型教師的路上,這也是培養造就強國之師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