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教育體系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與技能的培養,同時學生閱讀量的提升也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議題。作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快樂讀書吧”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言素養有著顯著作用。如何有效優化“快樂讀書吧”板塊教學,使學生在完整的閱讀體驗中習得良好的閱讀技巧,是當前教師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為此,結合教學案例,探討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許筠娟(1987—),女,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瓜州鎮中心小學。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特別設置了“快樂讀書吧”欄目,精心挑選了眾多國內外經典文學作品,旨在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應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小學高年級學生整本書閱讀的具體需求,并通過價值觀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深化對作品的理解[1]。
一、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的定位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一大亮點,在于其強調課內外閱讀的銜接,以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從一年級起,教科書中增設了“快樂讀書吧”欄目。該欄目緊密圍繞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構建了一個集精讀、略讀、自主閱讀于一體的閱讀體系,旨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使學生在課堂閱讀中學習、踐行并內化閱讀策略,實現閱讀能力的穩步提升。在新時代背景下,這一欄目的設置顯得尤為重要,它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同時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在教學“快樂讀書吧”欄目時,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閱讀感知與情感體驗,引導他們圍繞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開展自主閱讀和深度思考。整本書的閱讀經歷,不僅能讓學生深刻體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理念滯后
提高對“快樂讀書吧”欄目的重視,并不斷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然而,當前部分教師未能充分認識到“快樂讀書吧”欄目在語文教學體系中的獨特價值,未能明確教學目標,甚至錯誤地將其視為教學負擔,忽視了這一欄目對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
(二)教學方法有待創新
在“快樂讀書吧”欄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個性特征及閱讀基礎,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然而,當前部分教師缺乏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難以充分發揮“快樂讀書吧”的教學潛力,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度不高,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2]。
三、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趣味化導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的整體架構中,導讀環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傳授閱讀技巧與方法的窗口,更是提高閱讀質量與效率的關鍵所在。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作為連接課堂內外閱讀的紐帶,其內容設計緊密貼合單元教學文本。因此,教師在導讀過程中,應巧妙融入趣味性元素,將學生的課內學習成果與課外閱讀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整本書的閱讀脈絡,進而提高整本書閱讀的品質與效率。本文以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欄目中的經典作品教學為例,進行深入探討。
第一,通過回顧《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等課文,構建起一個連貫且系統的閱讀教學框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將《猴王出世》與《西游記》中的“大鬧天宮”等精彩情節相結合,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深入探索。同時,補充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文學地位等信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涵養學生的文化底蘊[3]。
第二,在導讀實踐中,教師應著重教授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對于“烏鳳”“狻猊”等生僻字詞,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猜測,以此鍛煉其閱讀理解能力。針對《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長篇巨著可能帶來的閱讀挑戰,教師可傳授快速閱讀、跳讀與精讀等閱讀策略。首先,引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書內容,通過目錄初步了解小說的整體結構和發展脈絡,提取關鍵信息和主題。其次,建議學生在遇到情節復雜、理解難度較大的章節時,先跳過該部分,繼續閱讀后續內容,待整體閱讀結束后,再返回該部分進行深入研讀。最后,鼓勵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部分章節進行精讀,細致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從而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
這些策略的實施,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整本書閱讀的樂趣,還能讓他們在享受閱讀帶來的精神滋養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和綜合能力[4]。
(二)采用多種閱讀策略,增強學生閱讀動力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需著重培育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他們掌握多種閱讀技巧,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并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重視情感體驗,發展學生的感知與理解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合理選擇閱讀策略對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五年級上冊“中國民間故事”的教學實踐,進一步探討如何通過不同閱讀策略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開展快速泛讀活動,獲取初步信息。在教授《田螺姑娘》時,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書名、目錄及前言,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初始階段,鼓勵學生概覽全書,利用預測策略提高其閱讀興趣。接著,讓學生細致觀察封面,分析封面信息可能透露的故事線索。之后,指導學生邊讀邊標記關鍵信息。這種方法既加快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又有助于教師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理解深度。
第二,設置品味細讀環節,促進文本理解。在“你讀過嗎”這一環節,精選《田螺姑娘》中的經典片段,讓學生通過深入閱讀與思考,初步掌握故事內容及特色。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經典片段,指導學生采用精讀方法,詳細閱讀所選片段,理解其結構布局,并標注關鍵詞語。同時,鼓勵學生在初次閱讀時記錄個人感受與見解。教師還要通過設計分層次的問題,如概述故事大意、補充缺失情節、探討故事寓意等,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本,拓展思維。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四讀法”:一讀材料,把握主旨;二讀情境,尋找亮點;三讀角色,領悟性格;四讀感悟,深化理解。這種教學方式與“快樂讀書吧”欄目的設計初衷相契合,旨在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恰當的閱讀方式深入閱讀[5]。
第三,運用探究型快速閱讀,提高閱讀效率。在學生完成具體閱讀任務,如尋找答案、梳理文章結構時,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探究型快速閱讀策略。在“中國民間故事”的教學中,可通過小組合作、自由選擇題目等方式,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快速閱讀大量民間故事。課前,教師需科學分組,明確各組任務;課上,各組抽取地圖卡片,每張卡片背后隱藏一個與地域相關的民間故事,這種自由選擇方式為閱讀增添了新奇感,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提高默讀速度”,教師可布置相關閱讀任務,并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以此提升閱讀技巧與效果。
(三)借助恰當的閱讀工具,輔助學生深度閱讀
閱讀輔助媒介是指教師根據學生認知發展階段及心理特征,精心設計的輔助教學工具,旨在輔助學生掌握閱讀策略,精進閱讀技能,并逐步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針對“開心看書”模塊內豐富多樣的文本資源,教師可開發一系列閱讀輔助媒介,以提升教學效能,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堅實支撐。這些閱讀輔助媒介緊密圍繞“快樂讀書吧”欄目中的閱讀任務或活動而構建,雖應用時機與方式各異,但均遵循引導性原則,以對學生進行有效啟迪。
第一,構建問題序列。通過構建一系列邏輯清晰的問題序列,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文本內核,實現深度閱讀。此方法在品味式細讀中尤為重要,對于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具有顯著作用。在“快樂讀書吧:從前有座山”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巧妙運用問題序列,激發學生對民間傳說獨特魅力的探索。如“該故事的核心價值何在?”“你能否識別出故事中的重復元素及其作用?”“這些重復元素如何影響故事的整體效果?”“故事以何種方式收尾?”“你從中學到了哪些人生哲理?”通過這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學生逐漸領悟民間傳說的深層意蘊,即反復出現的情節往往承載著特定時代的樸素愿望與智慧[6]。
第二,運用思維導圖。鑒于“快樂讀書吧”欄目文本內容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對于部分閱讀能力尚待提升、閱讀量有限的學生而言,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工具,能夠有效梳理文本的關鍵信息、人物關系及情節發展,從而通過直觀的方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記憶。思維導圖能以其簡潔明了的結構,幫助學生把握文本的整體框架與核心要點。同時,針對部分學生閱讀時缺乏耐心的問題,教師可結合“快樂讀書吧”欄目,設計一系列具有連貫性和計劃性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制訂個人閱讀計劃,逐步培養閱讀的習慣。這些閱讀活動應兼具目標導向性和趣味性,確保學生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不斷提升閱讀素養。
(四)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自我審視
新課標著重指出評價的導向性作用,強調將“教—學—評”融合的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借助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有效引導并激發學生的學習進程。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快樂讀書吧”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推進。這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精心挑選并合理運用評價手段,以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的推動作用。
第一,引入量表評價,拓寬評價視角。新時代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及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在此背景下,傳統的以分數為主導、教師為主體的評價方式已難以滿足要求。教師應積極構建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充分凸顯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實施“快樂讀書吧”欄目的教學時,教師應考慮核心素養培育要點,構建多元化、多維度的量表。例如,在“快樂讀書吧:從前有座山”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向學生發放一份評價問卷。在問卷中,根據課程內容為每個核心素養設定具體目標。如對于文化自信,可關注學生對中國民俗文化的掌握程度,了解他們是否能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國際視野,則可評估學生是否具備國際文化認知等。該問卷可設置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形式,從而豐富評價內容,實現“以評促學”的目標。
第二,革新作業形式,優化成果展現。新時代教育倡導整合學習資源、學習方法等因素,主動構建學習任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作業完成的質量已成為衡量學生綜合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相較于以往,當前教學成果呈現多元化趨勢,單純的分數呈現與評價方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教師應結合所設置的任務,采用恰當的成果展現方式,更好地引導學生對成果進行反思,讓他們獲得充分的成就感,從而真正提升“快樂讀書吧”欄目的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快樂讀書吧:從前有座山”的教學時,當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了解各種故事后,教師可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故事會,由學生自由組成小組,上臺講述所學故事,并進行最佳團隊評選。在繪制漫畫環節,教師可指導學生將漫畫作品展示在教室特定的墻面上,供其他同學觀看、評價。多樣化的成果展現方式,不僅能引導學生對成果進行深入思考,還能讓他們獲得滿足感,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已成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在“快樂讀書吧”欄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多種手段相結合,對教育模式進行有效改進,緊跟時代步伐,在課堂上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麗如,賴美連.以跨學科作業驅動整本書閱讀教學: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作業設計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4,25(8):11-14.
朱燕萍.支架策略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部編教材小學語文中高段“快樂讀書吧”板塊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2024,13(14):53-56.
周麗芳.依托“快樂讀書吧”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4,25(3):69-71.
葛義瓊.基于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觀察,2024,13(8):64-66.
李研.基于“讀思達”教學法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以統編版高段教材“快樂讀書吧”欄目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3,24(11):84-86.
顧夢燕.學用語文:5G支撐下的整本書閱讀項目化學習研究:以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教學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11):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