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闡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內涵。如何深刻理解、躬身踐行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位人民教師必須答好的時代課題。為此,我刊特在卷首推出“教育家精神筆談”,呈現我區廣大教師扎根八桂大地、立足本職崗位,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感悟、決心與信念。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每每思考教育家精神,心中便涌動著一股由衷的敬意與責任感。教育家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的神圣而可敬,是那樣的偉大而崇高。教育家精神,蘊含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蘊含著對學生的無私奉獻,以及對教育事業美好未來的憧憬和矢志追求。
教育家精神意味著堅守初心。只有堅守初心,才能在投身教育事業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前行。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時刻銘記自己選擇這份職業的初衷,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心懷對學生的愛、對知識的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忱。
教育家精神意味著追求卓越。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努力做到“學高為師”。只有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教育家精神意味著愛與責任。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用心呵護他們的成長,讓他們在教師的陪伴下茁壯成長。作為一線教師、學校管理者,我始終把關注點放在培養學生和促進教師成長兩個層面,并持之以恒為之努力,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踐行教育家精神。
作為學校負責人,我的心里時刻裝著學生。我和全體教師一道,努力提供適合少年兒童成長的教育,通過打造“六園”(和光園、博雅園、樹人園、滴翠園、拾趣園、桃李園)學校,實施“六藝”(禮藝、樂藝、射藝、御藝、書藝、數藝)課程,營造“六韻”(書韻、墨韻、武韻、綠韻、樂韻、趣韻)校園,培養“六品”(仁品、義品、禮品、知品、信品、樂品)師生,構建多姿多彩、充滿活力的求學樂園,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在學校“拾趣園”科普勞作實踐基地里,我和老師們帶領學生種植稻谷、蔬菜、中草藥等,邀請農技專家進校講解,教授學生勞動知識與技能,從翻土、播種、施肥到除草、采摘,學生們全程參與,體會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從中培養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等傳統美德。學校構建以“智創生活,永續發展”為理念的特色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讓勞動教育落到實處。當花香遇上書香,校園便成為學生求學的樂園。學校以獨特的辦學文化,為學生的成長植入亮麗的底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實現“人人有特長,個個有自信”的育人目標。
作為學校負責人,我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引導本校教師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鼓勵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至少開設一門專業課,如書法、繪畫、朗誦等,由學生根據興趣自選,讓教師的特長與學生的興趣無縫對接。在我的提倡下,學校創設了勞模創新工作室,以“打造卓越教師隊伍,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為目標,以課題為抓手,以活動為載體,圍繞學校工作重點、難點開展技術培訓、業務交流,通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方式培養教師,積極引導廣大教師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扎實工作、創先爭優。勞模工作室下設多個工作室:“悅讀”工作室以閱讀點亮師生;蘭亭書法工作室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數學趣味工作室促進師生數學思維發展;“心語芳菲”工作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我們堅持每周星期五舉辦一次文化主題活動,每次由不同教師分享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久而久之,全校教師積極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藝,培養了詩歌、茶藝、插花、服飾搭配、養生技巧等興趣愛好。活動也架起了老師們交流溝通的橋梁,通過這座橋梁,教師的工作壓力得到疏解,教學氛圍得到改善,全校形成了樂教愛生的良好氛圍。
教育家精神,是教師使命的傳承與實踐。邁入新時代,人民教師要繼承和弘揚教育家精神,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卓越的業績,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為教育強國、教育強區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簡介:陳冬寒,正高級教師,廣西特級教師,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先進工作者,第九批自治區優秀專家,廣西基礎教育“百名名師”培養對象,廣西首批特級教師工作坊主持人。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