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旅融合為酒店行業注入新活力,同時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文章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新變化,探討多元化功能需求、游客個性化服務升級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研究從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和注重綜合素質培養三方面入手,提出構建文旅融合課程、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力等創新路徑。研究表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酒店行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支持。
關鍵詞:文旅融合;酒店管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酒店行業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文旅融合為酒店行業注入豐富的文化元素,同時延伸旅游服務的價值鏈條。高職院校作為培養行業人才的主陣地,其教育模式需要緊跟行業發展需求。特別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酒店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功能多元化、文化素養提升及復合型技能要求的特點。然而,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之間仍存在一定的脫節。因此,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接文旅融合發展的行業需求,已成為高職酒店管理教育的重要課題。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酒店行業的發展趨勢正呈現出多元化與融合化的特點。酒店的角色正逐步超越單純提供住宿的界限,日益演變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傳播與體驗樞紐。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育過程中,除傳統服務技能,對文化傳播方式與策略的掌握亦不可或缺。
隨著“智慧旅游”的快速發展,酒店行業開始向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服務成為提升游客體驗的重要手段。綠色旅游觀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深植人心,在酒店業的運營管理過程中,亟須嵌入環保思維。新興趨勢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設定了新的目標與嚴格要求[1]。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當前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尚無法完全滿足行業發展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現有酒店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多集中于傳統的服務技能培訓,缺乏對文化內涵和旅游管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在信息化與數字化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不少學生對于智慧酒店的運營模式、智能化設備操作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應用缺乏足夠的掌握。此外,由于課程體系滯后和實踐教學環節上的不足,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洞察力仍顯薄弱。尤其是在個性化服務和文化創意設計領域,學生尚未形成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技能。
(一)酒店功能多元化與文化內涵提升
隨著文旅融合的推進,酒店的職能正經歷由單一住宿向多元服務方向的歷史性變革。文旅酒店依托地方文化精髓與非遺傳承,將酒店與文化巧妙融合,打造獨特的文旅住宿體驗。面對行業變革,酒店管理領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升級,要求學生們不僅要精通基礎運營與管理技巧,更需深諳地方文化資源,并能應用在創新中。品牌競爭力的提升,需要酒店重視文化體驗設計,未來從業者需在此領域融入文化創意。
(二)游客消費需求升級與個性化服務要求
消費升級趨勢下,游客需求逐漸從基礎住宿向多樣化、個性化等方面的深度體驗轉變。隨著家庭旅游及定制化行程等新型需求的涌現,酒店服務領域呈現出精細化及多元化的顯著特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面對新挑戰,學生需具備分析游客需求、構建個性化服務的技能。隨著數字化工具的廣泛運用,學生需掌握智能設備操作與數據分析技巧,以提高客戶服務的準確性與效率。
(三)旅游新業態涌現與復合型人才需求
新業態如“共享經濟”與“夜間經濟”的涌現,使得酒店業與其他領域的界限變得模糊,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緊迫。民宿管理者在掌握酒店服務技巧的同時,亦需諳熟社交媒體推廣策略及旅游市場營銷之道。在酒店管理領域,強化跨學科教育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尤其是跨行業合作與創新實踐方面的技能[2]。
(一)優化課程體系,構建文旅融合課程內容1.融入文化素養與旅游管理課程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對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而言,文化素養的提升是首要之務,迫切需要實現質的飛躍。文旅行業的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對學生而言,擁有文化素養成為不可或缺的素質要求。學校應開設以文旅融合為主題的專業課程,著重闡釋地域文化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傳統節日等元素。創新多樣化教學形式如案例分析、實地考察、文化展示等,從而以文化為核心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認同。對某一地區的傳統手工藝進行專題課程設計,使學生洞悉其深層文化底蘊,進而探討將此類文化元素巧妙融入酒店服務的可能性。
在酒店管理教學中巧妙融合旅游管理相關知識,此舉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在旅游管理課程中,學生能夠深入學習并掌握行業運作的內在邏輯,諸如對旅游產品的精心設計、對游客接待流程的精細管理等。在整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得以精通酒店運營的核心理念,亦能學會如何運用文化傳播策略增強酒店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在酒店運營管理課程中,通過模塊化設計巧妙融入文旅融合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們在研學過程中深刻領悟文旅融合對于行業發展的重要性。運用案例教學與情景模擬等手段,將文化要素與酒店管理實際問題相融合。對成功的文旅酒店案例進行剖析,有助于揭示文化元素在提升品牌價值方面的作用,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在文旅領域,該方法能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能,為步入該行業打下堅實基礎。
2.推動跨學科教學與復合型課程建設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有必要推動跨學科教學的實施,并著力構建復合型課程體系,這一舉措是課程改革的關鍵途徑之一。面對酒店行業文化與服務結合日益緊密的發展態勢,傳統課程已難以滿足對復合型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故而有必要進行相應的課程革新。在高職院校教育中,融合市場營銷、文化創意、公共關系等學科內容,構建綜合、實用的酒店管理課程體系,以全面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引入品牌營銷課程至酒店管理教學體系,有助于學生領會市場推廣的核心法則,并學習將文化創意巧妙融入酒店服務的辦法,從而吸引更多游客。這在培育營銷技能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們深刻領悟文旅市場品牌塑造之要義[3]。
課程設計應將文化傳播與活動策劃納入其中,特別是在旅游旺季,酒店通過舉辦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能夠增強游客的滿意度和體驗。以實踐為引導的課程編制,使學生得以在學習過程中融合服務管理與文化傳播的技能,進而更有效地適應職場中各式各樣的挑戰。在策劃與執行地方文化節及旅游推廣等項目時,學校應組織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于實際場景中鍛煉其跨學科知識運用技能。在籌劃地域性文化慶典之際,參與者需融合酒店服務領域的操作能力與文化創意的傳播手法,構思迎合市場需求的策劃方案。實施以項目為導向的學習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把握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深層意蘊,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及實踐操作技能。
(二)強化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崗位適應能力
1.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模擬真實酒店場景
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亦是將理論知識有效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的核心途徑。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學校應優化校內實訓基地的構建,通過還原酒店實際工作場景,為學生打造貼近實戰的學習機會。在實訓基地中,通過設置前臺接待、客房服務、餐飲管理等多元模塊,使學生全面體驗酒店運作的完整流程。在酒店設計中增設文化展示區與游客互動區,創設模擬環境,讓學生習得文化元素與酒店服務相融合的技巧。
虛擬現實技術(VR)能夠提升實訓的現實感。在虛擬現實技術(VR)輔助下,模擬游客接待高峰期繁雜場景,促使學生掌握資源合理分配與流程優化的方法。在酒店運營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智能化管理系統,使學生深刻體驗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實際應用。在文旅產業中,融入諸如地域風情裝飾、藝術作品等典型文化因子,有助于學生深刻體驗文旅與酒店運營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這些實踐教學設計,學生畢業后能迅速對接崗位需求,有效縮短從校園學生到職場人士的角色轉變期。
2.與酒店、旅游企業深度合作,拓展實習平臺
學校與文旅酒店、主題公園、旅游景區等企業攜手,為學生搭建長期合作的橋梁,從而提供實訓實習平臺。在酒店的文化活動部門,安排學生進行實習,讓學生親歷地方特色文化節的策劃與實施,從而累積寶貴的實踐經驗。
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到校園舉辦以行業脈動與職業方向為主題的講座,與師生共同探討未來職業發展的新趨勢;學生可通過企業提供的真實數據與案例,于課堂上開展深入的分析與研究。這種獨特的合作模式,不僅拓展了學生們的知識領域,而且促進學校課程體系的改進,有利于教育目標與行業要求的精準契合[4]。
(三)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塑造復合型人才
1.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力與創新思維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將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目標。在酒店服務領域,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基礎技能,同時更需強化對文化的深刻洞察和創新思維的應用能力。在地方文化體驗活動中,引導學生參與設計,學習如何將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旅游資源之中。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意設計元素,旨在喚醒學生的創新潛能。對參與活動的學生而言,參與策劃文旅融合性質的主題活動,諸如“地方文化周”或“非遺體驗營”,進行活動內容、呈現方式及市場宣傳手段的全面構思,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亦能鍛造學生對文化資源深度洞察的能力。該教學模式使學生直觀洞察文化與旅游的交匯之處,助力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有效地運用相關資源[5]。
2.加強跨行業協作與市場洞察能力的培養
文旅融合趨勢下,提升跨行業協作能力對塑造復合型人才至關重要。在酒店行業多元化發展趨勢下,學生需在跨領域工作環境中協作,以應對繁復的工作挑戰。在跨學科團隊項目的規劃與實施過程中,學生得以有效提升其跨行業協作技能。圍繞“智慧酒店”這一主題,組織涉及酒店管理、信息技術、市場營銷等多個領域的學生,構建協作團隊,合力推進從需求搜集至方案執行的全過程。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們需熟練掌握各專業間的職責劃分,以及將多領域知識技能融入具體項目操作中的關鍵技巧。
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學生群體需要鍛煉出對市場變化的洞察力和對數據精準剖析的技能。探索文化主題酒店的商業模式,剖析其成功要素,并針對現有市場需要,制訂改良方案。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學生得以準確捕捉市場動態,進而增強其基于數據的決策技巧。組織行業調研活動,為學生創造直接感知市場的機遇。學生實地走訪主題酒店,參與地方特色文化活動,以感悟文化與酒店服務的交融之處。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既需要在課程體系中融入文旅融合的理念,也需強化實踐教學與綜合素質培養。通過優化課程內容、建設實訓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文化理解力,為酒店行業輸送符合時代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在未來的發展中,高職院校應緊跟行業變化,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文旅融合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1]張彩霞.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18):236-238.
[2]薛曉芳.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8):85-87.
[3]張鵬.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11):76-78.
[4]孫亞芳.文旅融合趨勢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20(1):80-83.
[5]陳夢宇,申倩.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