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家禽,特別是雞。該病有多種類型,并呈現出多種臨床癥狀,包括急性敗血癥狀、關節炎、雛雞臍炎和骨膜炎等。各年齡段的雞群均可感染,雛雞和青年雞更易感,不僅影響雞只的生長和健康,嚴重時還可導致雞群大量死亡。本文深入研究了雞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特點、癥狀表現以及防治措施,旨在幫助養殖者和獸醫更準確地識別該病,提高疾病的診療水平。
關鍵詞:雞葡萄球菌病;癥狀表現;診斷;預防;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2-0089-03
雞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種雞的傳染病,以急性敗血癥和慢性組織器官局部壞死為特征。該病可感染各種日齡的雞,尤其是雛雞和青年雞更易感。金黃色葡萄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雞的體表、黏膜及腸道中,當雞受到不良因素刺激以及皮膚或黏膜受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引起發病。雞葡萄球菌病的臨床癥狀多樣,包括皮膚感染、關節炎、肺炎、敗血癥等,這些病癥不僅影響雞只的生長和發育,還可導致雞只的死亡。此外,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較強的耐藥性和變異能力,這使該病的防治更為復雜和困難。深入研究該病的防治方法,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雞只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狀況,從而提升養雞業的經濟效益。
1" 流行病學
1.1" 致病菌種及特性
雞葡萄球菌病的致病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這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球菌,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生命力。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可存在于土壤、水、空氣等環境中及動物體表。該菌對多種消毒劑和抗生素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性,使得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1.2nbsp; 感染宿主及范圍
雞葡萄球菌病主要感染雞類,包括肉用雞、蛋用雞及觀賞雞等。不同品種、年齡和性別的雞均可受到感染,由于雛雞、青年雞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更易發病。此外,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可感染其他家禽和哺乳動物,但雞是主要宿主。
1.3" 傳播方式與途徑
雞葡萄球菌病的傳播方式多樣,主要包括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水平傳播是指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帶菌雞只、污染物或傳播媒介而感染。間接接觸傳播通常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器具、空氣等媒介進行[1]。垂直傳播則是通過帶菌母雞的種蛋傳播給下一代。
1.4" 發病季節與周期
雞葡萄球菌病的發病季節和周期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氣候條件、飼養管理水平和環境衛生狀況等。一般來說,高溫高濕季節雞的皮膚黏膜容易受損、免疫力降低,更容易發生雞葡萄球菌病。此外,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衛生條件差等因素也會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
2" 臨床癥狀
2.1" 敗血型
患病雞精神萎靡,呆立不動,呈蹲伏姿勢,兩翅無力下垂,頭部縮起,呈嗜睡狀。胸腹部、大腿內側明顯浮腫,存留數量不等的紫褐色血樣滲出液,觸摸時有波動感。局部羽毛輕觸即可脫掉,嚴重的滲出部位自然破潰,流出紫紅色液體。體表可見大小不等的出血點和炎性壞死,局部皮膚干燥結痂,呈現暗紫色,無毛。
2.2" 關節炎型
關節炎性腫脹,特別是在趾、跖關節處,呈紫紅或紫黑色,破潰后形成污黑色結痂。個別腳底腫大,出現趾瘤,趾尖壞死,呈黑紫色。由于關節炎的影響,病雞不愿走動,喜臥,采食困難,逐漸消瘦,最終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2.3" 臍炎型
雛雞在出殼不久后出現臍部炎癥。臍孔發炎、腫大、外翻,并伴有黃色或暗紅色液體流出,逐漸形成膿性干固樣壞死物。腹部膨大,同時伴隨體弱、手握松軟無彈性等癥狀。
2.4" 眼疾型
病雞上下眼瞼腫脹、閉眼,有膿性分泌物粘連眼瞼。眼結膜紅腫,有時可見肉芽腫。病程較長的,眼球可能會內陷,眼眶下竇腫脹突出,最終可能失明。這些病雞多因饑餓、衰竭或踩踏而死亡。眼型葡萄球菌病約占總病雞30%左右,而因眼疾導致的死亡占總體死亡病例20%左右[2]。
2.5" 呼吸型
病雞呼吸困難,由于受肺部炎癥的影響,其呼吸功能受損。隨著病情的加重,雞的呼吸頻率可能會增加,甚至出現氣喘、咳嗽等表現。
2.6" 腦骨髓型
病雞表現共濟失調、震顫和頭頸歪斜等神經癥狀。通常是由于葡萄球菌感染腦部、骨髓,引發了炎癥和損傷。隨著病情的加重,可能會出現癱瘓,甚至最終死亡。
3" 診斷方法
3.1" 鏡檢觀察
無菌條件下,取病死雞的皮下病變組織、肝臟、脾臟等病料。制作成涂片后經革蘭氏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到革蘭氏陽性球菌,呈葡萄串狀排列,無鞭毛、莢膜和芽孢,且排列不規則。根據菌落形態特征,判斷是葡萄球菌。
3.2" 細菌培養
選擇病死雞或病重雞,無菌采集病變部位的組織或分泌物,如皮下浮腫液、關節液、心血等。根據葡萄球菌的生長特性,選擇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放入37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 h。觀察細菌菌落,表面光滑,顏色為金黃色,直徑1~1.5 mm左右,符合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的特征[3]。
4" 治療措施
病死雞體內帶有大量的病原菌,為了防止疾病的擴散和傳染,需采取無害化處理,例如通過焚燒、深埋等方式,以徹底消除病原菌,防止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患病雞只可使用抗生素治療,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葡萄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率有所上升。通過藥敏試驗,選擇對葡萄球菌敏感的藥物,提高治療效果,避免無效用藥和藥物浪費。若無條件做藥敏試驗,建議選擇平時較少使用的抗生素治療。病情較重的,肌肉注射慶大霉素,劑量3 000萬IU/kg體重,每天1次,連用3~5 d。同時配合飼喂麥迪霉素,每10 kg飼料加入1 kg藥物,用藥1 d,停藥1 d,連續用藥3次[4]。同時,還應注意改善飼養管理,保持雞舍的清潔衛生,提供充足的營養和適宜的環境條件,以增強雞只的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5" 預防措施
5.1" 加強飼養管理
良好的飼養管理是預防雞葡萄球菌病的基礎。首先,要確保雞群有穩定的生活環境,減少應激因素;其次,根據雞舍的大小和雞只的品種、年齡等因素,合理安排飼養密度,避免雞只爭斗,過度擁擠或饑餓搶食,確保每只雞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減少感染葡萄球菌的風險。
5.2" 供給全價飼料
保證飼料營養均衡,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必需營養,提高雞的免疫力。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的飼料,以免引入病原菌或毒素[5]。
5.3" 雞舍通風干燥
雞舍內應合理通風,保持干燥,以降低葡萄球菌的滋生和繁殖條件。合理設置通風設施,確保雞舍內空氣流通,降低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改善雞只生活環境。同時,要及時清理雞糞和積水,保持雞舍的干燥清潔。定期對雞舍、飼養用具、飲水設施等消毒,以殺滅潛在的葡萄球菌。
5.4" 避免發生外傷
加強雞只的日常觀察,及時發現并處理皮膚外傷,防止葡萄球菌通過傷口侵入體內。在飼養過程中,避免使用尖銳的器具或設備,減少雞只受傷的可能。定期修剪雞的尖銳部位,防止相互啄傷;在捕捉和運輸過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造成機械性損傷。
5.5" 注意種蛋孵化消毒
嚴格消毒種蛋,確保種蛋表面無病原菌污染。孵化過程中,保持孵化箱內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避免病原菌的傳播。同時,要對孵化器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溫度穩定。
5.6" 及時處理病雞
一旦發現雞只發生葡萄球菌病,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隔離治療患病雞,防止病菌擴散。同時,要對飼養環境徹底消毒,消除潛在的傳染源。病死雞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無害化處理,防止病菌傳播。
6" 總結
雞葡萄球菌病是一種危害養雞業的重要傳染病,需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來預防和控制。通過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雞舍通風干燥、避免雞群發生外傷和藥物治療等措施的實施,可有效減少雞葡萄球菌病的發生和傳播,保障養雞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海艷.養雞場葡萄球菌感染的診治[J].吉林畜牧獸醫,2023(9):57-58.
[2]" 黃秀琴.雞葡萄球菌病的臨床特征、鑒別診斷和防控措施[J].畜禽業,2023(12):80-82.
[3]" 梁文娟.雞葡萄球菌病的防治[J].畜禽業,2023(12):86-88.
[4]" 張宏強.雞葡萄球菌感染的癥狀表現及防治措施[J].甘肅畜牧獸醫,2023(11):43-46.
[5]" 王威,高艷.雞葡萄球菌病的預防與治療[J].中國畜禽種業,2022(9):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