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政黨。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要堅持學習,并圍繞誰來學習、為何學習、如何保障、學習什么、向誰學習、怎樣學習、如何體現、學得怎樣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闡釋。明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開展學習教育的框架思路,對增強本領、做好工作、走向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學習教育;框架思路;學習型政黨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開展學習教育在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中堅持守正創新,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應然邏輯的統一,以學習主體、學習目的、學習組織、學習內容、學習對象、學習方法、學習轉化、學習評價為框架思路,具有創新性、整體性、人民性、實踐性、示范性的基本特征,是馬克思主義學習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的學習發展史的新開拓,是提升治國理政能力的強大支撐。
一、誰來學習——學習主體論
學習的主體至關重要,中央政治局帶頭堅持集體學習制度,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不斷完善集體學習制度,形成較為完備的干部學習教育培訓體系。黨員干部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善于學習、主動學習,養成每天學習的好習慣,扎實系統地掌握知識,將學習作為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才能以全局化視角認清紛繁復雜的形勢,在新時代有新作為,在新時代煥發新氣象。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帶頭學習
進入新時代,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目標引領下,黨內的學習教育開辟了全新局面,中央政治局舉行的集體學習活動更加制度化,學習內容也更加豐富。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在黨的十八大結束后第三天,就以學習開局,帶頭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總的看,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43次,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41次,截至2024年5月,二十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13次。學習制度運行機制具體包括確定主題、遴選主講人、準備講稿、三輪試講、正式講解、討論和后期宣傳。學習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黨建、國防等多個領域,黨中央對治國理政能力建設的重視度由此可見一斑。黨中央從思想和理論上謀劃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關乎黨和國家存亡的大問題的政治韜略和戰略眼光。中央政治局帶頭堅持集體學習制度,持之以恒、率先垂范,帶動了黨的各級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不斷加強和改善學習,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二)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堅持學習
作為全黨學習的“排頭兵”和“風向標”,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是提升執政能力和領導能力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學習不容一絲懈怠。過往的政黨建設實踐、人民事業發展實踐證明,學習才能讓中國共產黨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才能以科學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實踐。未來,中國共產黨仍將與時俱進地優化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持續創新黨員干部學習方式、規劃黨員干部學習管理、豐富黨員干部學習內容,以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著力優化完善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2017年1月,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要求中心組成員應當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規則》的出臺推動學習由“軟任務”變成“硬約束”,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的學習實現了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成為領導干部集體學習的重要模式,是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龍頭工程”和“示范工程”,也是發揮領導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帶動廣大黨員學習的重要載體。
(三)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斷學習
廣大基層黨組織借助“三會一課”平臺,積極組織廣大黨員進行學習,并注意發揮廣大黨員的主體作用,為廣大黨員干部推薦書目、發放書籍,進行理論宣講,設立學習超市、讀書周、讀書日,不斷改進形勢報告會、專家講壇、讀書會、演講比賽等學習形式和載體,提高覆蓋面和參與度,進行實地考察、課題調研、實行教學互動等,積極引導廣大干部通過學習提升本領、拓寬視野。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組織開展多次集中性學習教育,在全黨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興起了良好的學習之風,對于提高黨員干部素質、錘煉黨性修養、改進工作作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推動建設學習型大國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二、為何學習——學習目的論
學習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引領時代的保證。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而風華正茂,歷經百年磨難而涅槃重生,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始終保持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一)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獨特的精神氣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學習、善于學習,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創造性學習的歷史。”[1]黨從誕生之日起,就以學習立黨、興黨、強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黨總是堅定不移地號召堅持學習、加強學習,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伴隨著每一次學習熱潮,黨和人民事業實現了大發展大進步。從延安整風運動時改造我們的學習,到新中國成立之初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從改革開放后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到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黨始終把加強學習作為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在學習中,不斷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振奮精神、凝聚人心,攻堅克難、推進發展。
(二)學習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加快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和黨執政地位的鞏固。習近平總書記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現代人才學中有個蓄電池理論,認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成為一塊高效蓄電池,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的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2]。個人如此、政黨如此,國家亦是如此。黨員干部要通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助力。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黨中央深刻認識時代趨勢、精準認識歷史使命、綜合各方因素、權衡各方利弊的基礎上提出的戰略任務。
(三)學習是提升思想境界、錘煉道德品行的重要方式
學習能加深黨員同志的理念信念和人生信仰,增強黨員同志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敢戰勝各種重大困難和嚴峻挑戰。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是重視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若要修煉道德操守、提升道德境界,那么學習無疑是最好的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建設,在全黨營造了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風氣。
(四)學習是克服本領恐慌、提高能力水平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執政考驗,知識和能力也隨時會出現落后和不足的情況。學習對于黨的建設,對于國家事業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中國共產黨要堅持學習,以便能夠更好應對各種新矛盾和新挑戰,以科學準確的政治決策解決發展難題,避免陷入無知而亂、不知而盲、少知而迷的困境,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大踏步跟上時代潮流。
三、如何保障——學習組織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在教育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建立相關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新興媒體,優化資源結構,搭建多樣化學習平臺;充分發揮在重要歷史節點和隆重慶祝活動中掀起學習熱潮的作用,為推進學習型黨組織、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學習型大國建設,中國共產黨不斷創新黨員干部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和載體,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一)充分發揮各級黨校主陣地作用
充分發揮各級黨校主陣地作用,建立廉政教育基地、紅色黨性教育基地等教育基地,通過現場體驗式教學,加強黨性教育,傳承紅色精神。中央黨校是培養黨員干部的最高學府。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中央黨校作為培訓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的重要陣地,在建設學習型政黨進而引領建設學習型社會中責無旁貸,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堅持黨校姓黨、從嚴治校方針,帶頭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把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這四項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貫徹體現到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工作中,貫徹體現到隊伍建設、學風建設、校風建設的各個環節中,切實抓出成效,不辜負黨中央和廣大黨員干部的期望”[3]。
(二)搭建“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結合國內外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充分利用新興媒體和信息技術,優化資源結構,實現資源共享。如中央宣傳部建設的信息化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平臺,自上線以來,受到各級黨組織重視,逐漸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抓手,每天抽點時間打開“學習強國”平臺閱覽、聆聽、答題等幾乎成為黨員的生活常態。加快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如數字圖書館、數字出版物、黨員干部網絡學院、公務員學習網、黨員干部在線學習系統等。網絡平臺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具備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傳輸快捷三大優勢,能滿足新時代黨員干部智能化、碎片化學習的需求。借助信息優勢優化學習方法,打造“學校—書本—網絡—社會”四位一體的新學習模式,能實現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在重要歷史節點開展學習活動
在重要歷史節點和隆重慶祝活動中,黨中央部署開展重大學習活動,如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時刻,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傳承黨的偉大精神等活動,在全社會唱響了主旋律、弘揚了正能量。
四、學習什么——學習內容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關鍵階段,有危機也有生機,有機遇也有挑戰,中國共產黨踏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這條路是波瀾壯闊的,是前人沒有走過的,其艱辛可想而知,要鍥而不舍地學習,戰勝艱難險阻。
(一)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開班式上強調,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提升黨員干部的思維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兩個結合”,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行動指南和指導思想。全黨上下要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提升黨員干部的治國理政能力和治國理政水平。
(二)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體現了黨的政治主張和理論意志。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對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至關重要。不管在任何歷史時期,不管面臨著何種艱難,黨員干部都要積極貫徹黨的路線方針,認真學習國家法律法規,拒絕一切形式主義做派,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同時,要有條不紊地推行全面依法治國,引導人民知法懂法尊法用法,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納入法治軌道,確保每一項工作都于法有依,通過構建法律制度體系來化解社會發展的矛盾沖突。
(三)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知識的力量。他認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突破重重阻力、經受種種考驗,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源源不斷地汲取人類先進文化知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各類新知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知識體量呈井噴式增長,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如果中國共產黨不與時俱進地學習文化知識、提升文化素養,就會錯失時代發展先機。習近平總書記尤其重視歷史知識。他強調,在廣泛掌握各種知識的同時,“領導干部要多讀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4]。博古而通今,不忘歷史,才能掌握未來,歷史中橫臥著過去的靈魂。認真學習歷史、深入了解歷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還能吸收為人處世之智慧和治國理政之經略,透過歷史表象窺探歷史本質,樹牢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四)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源不斷地為中華民族供給養分,涵養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和崇高價值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連接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橋梁,讓56個民族的人民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先輩們留下處世之道和治國經略,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脈,也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所在。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深入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了解凝結著前輩心血的傳統文化,總結前輩們留下的治國理政智慧。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交相融合,以文化軟實力為民族復興聚力凝心鑄魂。
五、向誰學習——學習對象論
學習對象論,包括向實踐學習論、向人民群眾學習論、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論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也要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6]這“五個向”指明了學習的重要路徑,也是他個人學習的重要經驗。
(一)向書本學習
讀書是習近平總書記最大的愛好。他表示,讀書已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提升思想活力、啟發智慧、涵養正氣。在梁家河7年,他從未放棄過讀書,白天揣著書下地干活,晚上回到家點燈夜讀,每天堅持學習。在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他讀書學習,不斷思考,最后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注重讀書方法。他指出,要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多讀書、讀好書,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7]。
(二)向實踐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視學習的同時,更提倡實干,反對學習和工作中的“空對空”。他曾強調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并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并用戰國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歷史教訓告誡黨員干部。他強調,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煉、增長本領。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這5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到基層考察調研50次、累計151天。正是在一次次的實地調研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增長才干、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國共產黨要實干苦干,將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將學、思、用相貫通,將知、信、行相統一,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實踐是增長才干、積累經驗的根本途徑,人們要不斷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和豐富知識的能力。
(三)向人民群眾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期間指出:“我們讀了很多書,但書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眾結合,才能把水分蒸發掉,得到真正的知識。”[8]當正定人民回憶起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時,總是想起他虛心向群眾請教的場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出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號召。他謙虛地說,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從群眾中來,也要到群眾中去,要深入基層和群眾打成一片,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集思廣益,積極聽取群眾建議,認真反饋群眾需求,真心實意關注群眾疾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向群眾問計,從民間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
(四)向專家學者學習
當今社會知識日益專業化,專家學者是各自領域出色的行家里手,對知識、對技術掌握得比較多,對自然、對社會了解得比較深,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20年6月,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向大家詢計問策。他與每一位發言的專家學者交流,并就一些問題深入了解情況,要求有關方面認真研究、科學改進、妥善解決。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虛心向相關領域專家學習,努力掌握最新專業知識,這是我們干好事業的重要保證。
(五)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注重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交流互鑒。他指出:“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9]他每到一國,都會談起對當地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在法國談伏爾泰、在印度談泰戈爾、在俄國談車爾尼雪夫斯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的今天,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不斷加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強調,無論中國發展取得何種成就,都要以開闊的胸襟、包容的姿態向世界各國人民虛心學習。中華民族必須繼續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開放中博采眾長,學習先進理念與經驗,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探索出最適合自己的現代化路徑。
六、怎樣學習——學習方法論
學習的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的方式和方法,發表了許多重要的論述,為我們全黨的學習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一)正確把握學習的方向
正如方向決定道路,學習的首要關鍵就是要把握正確的學習方向。而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的學習方向,就是馬克思主義指引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方向,學習就容易陷入盲目狀態甚至誤入歧途,就容易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中無所適從,就難以抵御各種錯誤思潮。沒有正確方向,不僅學不到有益的知識,還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亂墜、脫離實際甚至荒唐可笑、極其錯誤的東西所迷惑、所俘虜。”[10]而把握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方向,就要堅定政治信仰,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維護黨中央權威,在學習中始終保持清醒政治頭腦、高度政治敏銳性和堅定政治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二)通過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就必須求真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滿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識。要通過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學習不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而是要追求真理、掌握規律。不管是在革命時期,還是在建設時期,抑或在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堅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社會運動發展內在規律,才取得了彪炳史冊的成就,實現了千秋偉業。我們必須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重點學習,多思多想、學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條不紊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力以赴地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中國能長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更廣闊的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三)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學以致用。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他曾經引述毛澤東的話,闡述學以致用的重要性。他說,延安整風時,毛澤東曾批評一些學風不正的人,把馬列主義之“箭”拿在手里搓來搓去,連聲贊曰:“好箭!好箭!”卻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學習千萬不能夸夸其談、陷于“客里空”,不能死讀書,成為“兩腳書櫥”“蠢書蟲”。學了不用,束之高閣,看不到任何學習成效,就等于沒學,就談不上善于學習。我們必須通過學習轉變觀念、改進作風、指導工作、促進發展,不斷提高工作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不斷增強自身適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的能力。
七、如何體現——學習轉化論
學習效果如何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學習都不是為學而學,不能付諸實踐地學習,無異于紙上談兵;黨員干部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解決各種錯綜復雜的實際難題;如果知識不能應用于實踐,就和最終的學習目的南轅北轍,即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無用武之地。中國共產黨從來都不是夸夸其談的清談客,而是言出必行的實踐者。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探索問題解決之道。要學而行,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把學習成果落實到干好本職工作、推動事業發展上。
(一)促進學風建設與其他作風建設相結合
黨的學風建設和黨的思想建設、黨的作風建設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學風建設,站在學風建設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存亡的高度,堅定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條不紊地解決黨的“四風”問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革新黨員干部的思想、改進黨員干部的作風、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給黨員干部“加加油”“補補鈣”;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解決黨員的思想作風問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建設、政治建設、作風建設、思想建設齊頭并進,為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全程保駕護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力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等。中國共產黨品性秉良、持身守正,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以學風改作風、以作風正學風,始終堅持思想建設和學風建設相融合,始終維持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以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來引領學習型大國建設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勢單力薄,全黨成員不足百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804.1萬名,中國共產黨經歷過溝溝坎坎,也成就過輝煌業績。建成學習型大國的前提是建設學習型政黨。只有建成不折不扣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才能全面提升黨的治國理政能力,整合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在堅持學習方面,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帶頭讀書學習。他講過,哪怕一天擠出半小時,即使讀幾頁書,只要堅持下去,必定會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跬步以至千里,讀書能提升思想活力,啟發智慧,滋養正氣,真正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識、一切廉潔的文化入腦入心,沉淀在我們的血液里,融匯在我們的從政行為中,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就是要號召全體黨員好讀書、讀好書,提升黨員干部的看家本領和創新能力,讓中國共產黨能長久煥發生命活力。作為承載人民期望、肩負歷史使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在學習能力、學習意識、學習成效上引領全社會全民族的政黨。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都在致力于引領學習風氣,帶動全民學習,引領和推動學習型大國建設。
(三)始終做一個虛心學習的國家
中國的快速健康發展,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高度贊揚;同時,國際上一些人對中國發展存在擔心、疑慮。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基因。中華民族曾深受戰亂之苦,無比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中華民族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沒有嗜血侵略的基因,中國人民愿意和其他民族和平共處,中國人民反對“國強必霸”的邏輯。在闡明“國強必學”道理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縱觀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華民族始終以謙卑包容的心態接納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文化轉化中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民族特色。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因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反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自我封閉的狹隘觀念,強調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同世界各國開展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對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加以學習和借鑒。
八、學得怎樣——學習評價論
重視學習、勤于學習和善于學習既是共產黨人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無可比擬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之時起,就具備學習型政黨的天然屬性。如何評價學得怎樣?一是看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是否完善,二是看理論學習能否解決實際問題,三是看領導干部可否深入調查研究。
(一)看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是否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黨乃至全國成為一所大學校。黨確立的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是復雜化、長期化的系統工程,建成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需要全黨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領導干部是全黨全國人民的行為風向標。領導干部做好勤于讀書、善于讀書的模范帶頭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基層黨員的學習主動性。因此,領導干部既要身體力行地實踐,又要積極倡導學習型政黨構建,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促進全黨、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每一名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做學習的模范,自覺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歷練,不斷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確保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紅色江山永固。
(二)看理論學習能否解決實際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首先,理論學習要志存高遠,要有“望盡天涯路”的遠大追求,要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通讀苦讀,受得住“獨上高樓”的寂寞,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其次,理論學習要百折不撓,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決心,即便“為伊消得人憔悴”也甘之如飴;再次,理論學習要獨立思考,只有經歷了“眾里尋他千百度”的迷茫無措,才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豁然開朗。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理論創新只能從問題開始,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理論創新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國共產黨要精準定位新時代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重大實踐問題,揭示社會發展大邏輯,預測人類發展大趨勢,從容不迫地解決重大矛盾、應對重大挑戰、克服重大阻力、抵御重大風險。
(三)看領導干部可否深入調查研究
重視學習,善于學習,鍛造了中國共產黨獨特的品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和決策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調查研究是黨員干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礎,也是轉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增強黨民感情的途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現成的方案可以學,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而我們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摸索,找到了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聯系,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深入群眾中調查研究,發現群眾面臨的問題,集中反映群眾意見,系統總結群眾經驗。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結束語
學習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也關系到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進步與發展。今天,我們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大興學習之風,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用大學習增長大智慧,用大學習推動大發展,用大學習開創大事業,譜寫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開展學習教育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4.
[2]人民日報評論部著:《習近平講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3.
[3]習近平:《關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幾點學習體會和認識:在中央黨校2009年秋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學習時報2009-11-16(3).
[4]本書編寫組編:《習近平的小康情懷》[M].北京:人民出版社、新華出版社,2022:498.
[5]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
[6]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
[7]習近平:《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9.
[8]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著:《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81.
[9]《習近平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強調 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N].人民日報,2014-5-24(1).
[10]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
作者簡介:俞淼(1987— ),女,漢族,天津人,天津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
研究方向:社會主義基礎理論。
基金項目:2023年度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常設課題“四史”課程協同創新中心一般課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新發展研究”(課題編號:JJSZKY20231400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