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電商行業的發展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緩解農村人口就業壓力。鄉村全面振興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通過對農村物流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進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實踐困境、認知困境和技術困境,站在馬克思主義宏觀視野分析解決困境的對策,對農村物流穩健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 關鍵詞:鄉村全面振興;農村物流;對策研究
" 中圖分類號:F259.27"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5.02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dustr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rural economic growth and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on rural populati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this context, by analyz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ural logistics, exploring its practical, cognitive, and technological difficulties, and analyzing solutions from a Marxist macro perspectiv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armer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logistics; countermeasure study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1]”。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關鍵,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可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強國建設。202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表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推動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2]”。隨著農村電商行業的興起,農村物流蓬勃發展,農村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也給農民帶來了生活便利,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但在農村物流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困境,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農村物流行業面臨的困境找尋解決問題的對策,可以為農村物流實踐提供理論支撐,為解決農村物流困境提供方法論上的指導。
1" 農村物流發展的PEST分析
" 農村物流作為物流業的重要分支,是在農村地區圍繞農產品所進行的物流活動,從范圍來看,農村物流指圍繞農業生產進行的產品運動和有組織、有技術的物流管理活動;從服務對象來看,農村物流的服務對象是以農資和農產品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總的來說,農村物流是:“以農村為收發地,以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為目的,將運輸、存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有機結合的一個實體移動過程[3]”。隨著鄉村全面振興的不斷推進、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村物流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農村物流自身體制發生變化的同時,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PEST(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分析模型是環境分析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對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方面的若干影響因素進行總結和分析,為農村物流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
1.1" 政治環境(P)
農村物流是連接農村與城市、農產品與市場的重要紐帶,對農村經濟增長,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基本建成普惠城鄉為發展目標,逐漸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在深入調查,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2021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多省頒布實施相應政策,將“快遞進村”、“一村一策”寫在文件中落實到政策里。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推動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建設縣域產地公共冷鏈物流設施、發展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支持鄉村土特產網絡銷售[2]”。政策上的支持為農村物流發展指引了方向,也為農民增收開拓了路徑。
1.2" 經濟環境(E)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疫情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2023年中國經濟總體回升較好,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速5.2%居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就業、民生問題也明顯改善,城鎮新增就業1 24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較上一年有所下降,同時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3 300萬人,為我國經濟增長貢獻了力量。這組數據背后是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體現,據統計到2023年中國快遞人員數量近490萬人。自啟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三年行動以來,我國累計建成1 267個縣級公共寄遞配送中心、28.9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和19萬個村郵站。郵快合作和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郵快合作建制村覆蓋率超70%,新增交郵聯運郵路1 300余條,農村郵路汽車化率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顯示,全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52.4萬億元,其中,全年糧食總產量和豬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1.3%和4.5%,產量分別達到了6.95億噸和0.96億噸,農產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4.1%,總額達到了5.3萬億元。以上數據反映出我國經濟環境較好,物流行業的興起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物流作為物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民增收、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1.3" 社會環境(S)
" 根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表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4]顯示,截止到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較2022年12月增長1 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76.4%。當今社會已經步入到社會化階段,數字經濟發展有利于經濟回升,以穩帶進,促進經濟增長。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業態,網絡購物在經濟增長中貢獻了積極作用,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3.1%,數額達到7.16萬億元,網絡購物用戶較2022年12月增加3 88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2.0%,從整體發展業態看,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取得積極進展,2023年上半年,隨著農村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城鄉貿易循環暢通,直播帶貨、農村旅游、產地直采的模式興起,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動力能源,使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了1.1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5%。
1.4" 技術環境(T)
" 2024年3月5日,《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發展農村電商,是創新商業模式、建設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舉措,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促進農村消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撐[5]”。近年來,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穩步上升,隨著農村電商行業的興起,運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村商業網點進行數字化改造,打造更多消費場景。“淘寶村”數量快速增長,“義烏模式”不斷涌現,對農村物流的要求逐步提升。
" 綜合來看,在鄉村全面振興的背景下,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對農村經濟增長,緩解農村就業人口壓力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農村物流發展仍然面對實踐困境、技術困境及認知困境,只有認清農村物流目前存在的困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助力鄉村振興。
2" 農村物流面臨困境
2.1" 實踐困境
" 農村物流主要用于供給和需求兩端。從供給角度看,農村物流的主要對象為農產品,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物流發展狀況并不樂觀,農村電商行業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受到多種實踐條件的制約。農產品較之工業產品,存在運輸難度大、儲存時間短、破損率高等特點;除此之外,農村居民還存在居住分布零散、道路通行能力差等特點,綜上,會加大農產品運輸成本,導致農產品價格過高,不利于銷售。從需求角度看,在農村集體經濟條件下,農村購物一直處于傳統的集市經濟為主,隨著電商行業的興起,為農民購物帶來了便利,但是由于目前農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且有些農村地理位置偏遠及居住分散的特點,會增加運輸人員的時間成本,導致物流配送時間較長、難度較大,進而減弱農民購買熱情。
2.2" 技術困境
" 近年來,我國頒布了眾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產業振興的文件,但是相較于城市而言,農村上下行物流運作模式存在很大缺陷,農村物流中上行物流主要指農產品物流,下行物流則包括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等。目前,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健全,截止到2022年年底,中國公路總里程達到535萬公里,十年增長11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7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9萬公里,其中高鐵達到4.5萬公里。但是通往農村的道路復雜,各地政策不一、不透明,使跨區域物流運行不暢、秩序混亂,在農村道路修建的過程中也面臨層層阻礙,有些村落至今沒有通公路,不方便車輛運行,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貨物運輸、人員出行帶來了很大的阻礙。除了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外,信息技術合理運用也存在一定難度,現代社會已經到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與物流行業深度融合的發展階段。大數據的應用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實現數據增值,避免出現在過去數字對接中出現的分散式信息,更新數字處理模式,但是這也使原來對數據的抽樣調查變成了海量數據的研究,不可避免混淆大量無關數據,增加技術應用難度;云計算在物流應用中可以降低運營風險,實現數據共享、提高物流企業面對突發狀況時的應對能力,但是相應成本也會提高;區塊鏈技術具有公開性好、透明度高的優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但是其應用需要相應人才的啟動。因此,針對以上問題,只有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才能提高農村物流的使用價值。
2.3" 認知困境
" 對農村物流的認知困境主要停留在兩方面:一是對農村物流科學內涵的把握不夠;二是對農村物流基本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刻。針對第一個問題,主要存在于當前農村物流主體對農村物流的認知和把握不足,究其根本在于沒有厘清農村物流的科學內涵。一是未厘清農村物流與農村發展的關系,忽視或輕視了農村物流發展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國一直以來便是農業大國,長期以來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因此,農村物流的發展并不是否定原有農村的生活狀態,更不是取代原來的生活狀態,而是在傳統經濟運營模式上繼承和發展新的經濟運行模式,但是目前,很多農民并沒有正確認識農村物流發展,對農產品輸出及生活消費品輸入持否定態度。二是尚未準確把握農村物流的實踐邏輯。沒有認識到農村物流不單純是農產品輸出及生活消費品輸入,也是物質生產方式達到一定階段實現的產業變革。對于第二個問題,即對農村物流基本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刻,則需要明確農村物流的根本任務,農村物流不是簡單的運輸農產品,而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部分,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從政策層面入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讓農民更有獲得感,更要從思想層面入手,加深農民對物流行業的認識,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3" 農村物流發展對策研究
" 我國物流行業經歷了由“技術管理”向“產業發展”再向“現代化產業組織”三個階段的演變,其使命也發生了轉變,進入新時代,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對農村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農村物流行業面臨的實踐困境、技術困境及認知困境,應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出發,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黨和政府不斷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農村產業的逐步發展,人們對農村道路的等級和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雖然我國農村公路的運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但“重建輕養”、“以建代養”、“棄養待建”等問題仍然存在,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仍有待解決。農村道路的建設為農村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條件。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促進農村物流發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完善農村物流相關政策法規;二是可以用政策手段規范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布局規劃。在政策、法規方面,可以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招商引資,通過投資帶動消費,形成良性循環,在政府的支持下借助地理位置優勢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特色農業,連接農村物流,發展規模產業;在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和布局規劃方面,應該更加關注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避免業務同質化,可以借鑒發達國家農村物流的成功經驗,打造適合我國農村發展的經濟模式。
3.3" 加強農村物流人才培養
" 人才是推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因,提升物流經營、管理水平,人才是關鍵,因此,農村物流要加強人才培養力度。首先,出臺相應人才管理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和相關人員的培養力度,注重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協調;其次,要搭建好相應平臺,讓相應人才有發揮自身優勢的場景,如對于返鄉大學生創業給予幫助、對返鄉務工人員予以扶持等;最后,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正確的高校人才培養計劃,樹立高校學生正確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人才自愿扎根農村,造福農民。
" 農村物流是農村發展的保障,是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農村物流目前存在的實踐困境、技術困境、認知困境是阻礙農村物流向好發展的關鍵。對此,應該從政策等方面入手,完善相應人才機制,推動農村物流蓬勃發展,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注入鮮活動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國務院.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J]. 新型城鎮化,2024(3):4-9.
[3] 賓厚. 鄉村振興戰略下縣、鄉、村三級物流模式創新研究[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9.
[4]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 國家圖書館學刊,2023,32(5):13.
[5] 商務部,等. 《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Z]. 2024.
收稿日期:2024-03-25
基金項目:天津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協調創新中心重點課題項目“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融入‘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研究(JJSZKZ202201002);天津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重點項目“《資本論》方法論可視化知識圖譜研究”(2022KYCX001Z)
作者簡介:王" 雉(1996—),女(蒙古族),吉林松原人,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外馬克思主義。
引文格式:王雉. 鄉村全面振興背景下農村物流發展的現狀、困境及對策研究[J]. 物流科技,2024,47(1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