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雙減”背景,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要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教師要正確解讀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做好教學分析,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與優化,將教學評價作為貫通整節課的主線,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學習活動以及課堂評價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層面的整體融合。
關鍵詞:“雙減” 教、學、評一體化 小學語文
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階段學生的學習要求,所以,老師們要主動地拓展教育方式,并與具體的教育內容以及學生的語言基礎相聯系來進行教育。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作為一種綜合教學模式,對于教學過程中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教學評價之間的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協調作用。這種模式的運用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能力發展,還能夠有效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一、設置精準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評一體化教育模式非常強調教學目標的核心地位,將教育的焦點置于這些目標上,要求課堂教學緊密圍繞著這些目標展開。在這個模式下,教師的首要任務是進行深入的教學分析,這一分析包括對課標、教材和學生學情的綜合評估,以確定確切而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的設定必須以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為中心。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確保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之間的一致性,這是關鍵的。為了實現這一一致性,教師可以運用生活情境和多媒體資源來創造具有吸引力的學習氛圍。通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場景相連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燕子》《荷花》等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情境,通過展示相關圖片、視頻,或者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體驗燕子飛翔和荷花盛開的場景。這樣的多媒體資源和生活情境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意義,使他們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深入理解和應用。[1]
除了傳統的講課方式,教師可以引入更具互動性的教學方法,例如辯論和討論。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辯論”為主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中有機會選擇支持田忌或對手的立場,并積極發表個人觀點。自由討論環節旨在激勵學生踴躍舉手發言,以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及時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以達到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合作精神,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這種積極參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內化《田忌賽馬》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2]
二、制訂清晰明確的評價標準
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環,而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工具。它能夠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這些信息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多元評價體系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發展性評價,通過學生自我展示,提升他們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將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為緊密。特別是在當前“雙減”背景下,評價標準的設定應當朝著去除分數的方向發展,學生應該參與制定這些評價標準。評價不僅僅是為了展示學習成果,更應該用于發現問題、彌合差距,提供改進方向。[3]它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進行反思和自我提升。以《海底世界》為例,教師可以使用星級評價表,這個表格可以由師生共同制定,用于評估學生在這個學習任務中的表現。通過星級評價,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表現,了解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從而激發他們積極參與學習并自主提高。綜合來說,評價在教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用于總結學習成果,還用于指導學習過程,提供改進的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合作制定評價標準,學生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評價過程中,提高了他們對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4]
總結
總之,“教、學、評”融為一體,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敖處熞龑?、學生主導”的教學流程安排、“任務引領、做學一體”的學習環節設置,能夠促使教師和學生均成為主動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的質量和“學”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在精準把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深入分析語篇,設置教學目標,并在學習活動觀的引領下,設計教學活動,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嵇晨昕.圍繞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語文“教—學—評”一體化:內涵、意義及方式[J].新教師,2023(03):34-35.
[2]黃秀洪.小學語文“‘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研究——以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為例[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3(03):45-47.
[3]張秀芹.“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語文課堂重構新態勢[J].教師,2023(04):39-41.
[4]陳碩.小學語文“教、學、評”一體化的探索——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1(2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