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為有效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增強其綜合實踐應用能力,教師除在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物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之外,還必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各種復雜物理現象的本質,提升自身的物理素養、綜合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是高中物理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主要探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實踐路徑,旨在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抽象思維能力" "提高策略
抽象思維能力又稱為邏輯思維能力,它是從特定的信息出發,得到與事實、邏輯法則相一致的結論,并對其進行條理性、針對性和科學性分析。抽象思維不具有直觀性,因此需要學生具備更高的思考能力。[1]高中物理的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認知,使學生學會判斷、辨別,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通過對基本概念的分析,得出結論,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一、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培養狀況
新時代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不僅包含了理論和概念的傳授,而且還要求學生掌握復雜的公式和物理實驗。可見,以模仿為主的學習方式對高中生的物理學習而言是不合適的。且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是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很少注重抽象思維的培養。部分教師在課程中提出了相應的問題,也只是根據課程標準來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教師不能充分地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材相結合,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優化教學中問題設置,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問題是思維活動的一個重要起點,教師要將問題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具體目標,以提高他們的思考實用性,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建立起較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出發,結合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優化問題設置角度,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這樣才能在實際操作中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物理圖表,使得學生能夠在進行數學計算分析、有效掌握判斷推理的應用與方法的基礎上,得到正確的結論,鍛煉了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之外還提升了其抽象思維能力。[2]
三、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必須提高對實驗模塊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確保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形成對知識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3]因此,教師要重視實驗課程,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操作探究,讓他們自行設計實驗,并獨立進行相應的操作,在此過程中,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到結果,以提升抽象思考能力,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探索實踐的機會。
四、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交流和討論,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思維共享,且小組合作是分享思維、理解認知、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重要途徑。[4]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團隊合作,根據當前階段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能力,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規則,把學生分為多個物理學習組,在互動中,有效地推動他們在團隊中的交流,并通過討論和歸納出結論,形成共識,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入。
五、加強總結和歸納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系統是提升物理學習效率的重要一環。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及時梳理知識,并且將其整理形成獨特的知識網絡,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對不同模塊物理知識的總結,引導學生梳理各個模塊的物理知識,從而在思考和分析復雜物理問題時,能夠快速地解決問題。另外,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素材來進行知識的整理,并以此來與其它有關學科相結合,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了解物理學科的統一與關聯性,豐富自身所掌握的物理模型,加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物理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了解物理學科,對常見的現象和問題從物理學科的視閾值上進行思考,使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范圍進一步擴大。
綜上所述,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不僅能夠提升課堂學習效果,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度分析,優化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同時要讓學生對物理知識及時歸納和總結。
參考文獻:
[1]李玉偉.高中物理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華夏教師,2019(22):50.
[2]胡銀平.淺析高中物理課堂如何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才智,2019(28):152.
[3]徐冬.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34):31-32.
[4]陳國彥.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探究[J].科技資訊,2020(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