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將國際交流合作視為高校的一項新使命。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是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增強我國高等教育對優質留學生的吸引力的重要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完善則是影響留學生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藥劑學的教育與實踐是南京工業大學留學生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針對該課程存在的缺乏個性設計和實踐環節、講授方式單一等問題,結合前期留學生教學實際情況,從留學生學習基礎、接受程度和學習方法入手,在采用英文教材的基礎上對藥劑學課程內容進行選擇和設計。
關鍵詞 藥劑學;留學生;課程內容;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2.038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Course Content" of Pharmaceutic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UANG Rongrong, HENG Weili, MIAO Wenju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opening up of education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regar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s a new mission for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o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lack of personalized design and practical elements, as well as the single teaching method in this cours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teaching in the early stage, starting from the learning foundation, acceptance level,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content of pharmacy courses is selected and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using English textbooks.
Keywords Pharmaceutic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urse content selection; curriculum design
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發展至今,已取得了豐碩成果,隨著留學生人數的增多,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已成為留學生教育領域重點關注的問題[1-2]。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是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增強我國高等教育對優質留學生吸引力的重要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完善則是影響留學生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3-4]。南京工業大學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依托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打造來華留學教育品牌,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教育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藥劑學的教育與實踐是南京工業大學留學生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屬于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是將原料藥制備成用于診斷、治療、預防疾病所需藥物制劑的一門科學,通過該課程的學習,留學生能掌握藥物劑型及制劑設計的基本原理、常用劑型的制備技術和方法、質量控制及常用輔料,熟悉制劑生產的單元操作。藥學院留學生的藥劑學課程采取全英文授課形式,使用教材為“Pharmaceutics”(譯為藥劑學,Mao Shirui,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目前留學生藥劑學課程教學存在缺乏個性設計和實踐環節、講授方式單一、課時少而授課內容多、課堂效果欠佳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課程組經過幾年教育實踐,就留學生藥劑學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設計進行了如下探索。
1" 藥劑學留學生課程內容選擇與設計的問題
1.1" 不符合留學生的學習基礎
南京工業大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努力提升“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貢獻度,在校留學生主要來自共建國家,即巴基斯坦、阿爾巴尼亞、俄羅斯、愛沙尼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相較中國學生和雙一流院校留學生,本校留學生不僅存在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差異,文化適應能力和學習基礎也更為薄弱[5]。具體表現為:對于題型、題量大小、難易度相當,且各類題型在教材中的章節分布相同的試卷,留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的試卷完成度遠遠低于中國學生。進一步的成績統計表明,中國學生的平均分為72.78,優秀率為25.9%,及格率為91.37%,而留學生的平均分為67.86,優秀率為14.29%,及格率為85.71%,優分人數遠低于中國學生。詳細分析卷面情況后發現,中國學生客觀題得分遠遠高于留學生,而留學生雖然主觀題得分較高,但存在答案冗長煩瑣、概念含糊、邏輯混亂,甚至答非所問的情況,例如在“How" to achieve tumor targeting and what are the targeting strategies”(譯為簡述如何實現腫瘤靶向及靶向策略)一問中,多數留學生羅列了各種靶向制劑和其余類型的制劑,說明其并未正確理解題干。但由于主觀題的評分標準為踩點給分,留學生長篇大論的答案更容易得高分。從上述摸底測試以及實際課堂表現和平時作業情況來看,中國學生學習基礎更扎實,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也優于留學生。此外,多數留學生漢語基礎薄弱,部分來自非英語母語國家的留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也有待提高,難以適應全英文授課的節奏。以上情況均導致了留學生藥劑學授課的課堂效果欠佳。
1.2" 不符合留學生的接受程度
除去學習基礎,選擇藥劑學課程內容時,還需考慮留學生的接受程度,以便于提高其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通過過去幾年留學生藥劑學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發現,留學生對于側重實用的知識點接受度更高,例如在章節“The"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drugs”中,留學生對“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and protein”(譯為藥物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機制)等小節中涉及的公式運算和理論推導接受度較低,而對“Combination of drug-loading nanoparticles and proteins affects drug transporting performance in vivo”(譯為載藥納米顆粒結合蛋白質對體內藥物轉運的影響)等小結表現出更高的學習主動性。
1.3" 留學生學習主動性差
通過過去幾年的藥劑學授課發現,傳統的講授教學在留學生教學中課堂效果不佳。具體體現為,在授課過程中,留學生對于不感興趣的知識,表現為注意力渙散、交頭接耳、不遵守課堂紀律;對于其感興趣的知識點,留學生則表現為發言踴躍、師生互動時熱情高漲,甚至多次打斷教師授課發表自己的見解。此外,留學生缺勤、遲到、早退的頻率相較中國學生更高,請假理由除去常見的事假、病假,還包括簽證續簽辦理、各自國家和民族相關的節假日、突發事件等。
2" 藥劑學留學生課程內容選擇與設計的探索與改進
2.1" 貼合教學實際,整合課程內容
課程組在滿足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對藥劑學留學生課程內容進行精心選取和整合,切實解決留學生因學習基礎和思維方式等差異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6]。
①增加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點的學習。例如在章節“The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 of Drugs”(譯為藥物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的學習中,教師在按照教材講解范德華力、氫鍵等藥物分子間相互作用力之前,首先介紹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電負性等基本概念,為后續課程教學打下基礎。②適當刪減授課內容。留學生藥劑學減少了“Rheology principal”(譯為流變學基礎)、“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譯為皮膚遞藥制劑)、“Mucosal drug delivery”(黏膜遞藥系統)等章節的課堂學習,改為發放學習資料配合自學,刪減原因包括復雜的公式運算和理論推導與留學生學習基礎不符、和其他課程內容重復、在有限課時內保證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2.2" 優化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
優化教學方法能夠避免呆板單調的被動式教學,激發留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加師生交流,有利于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全面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①增設富有文化內涵的拓展學習。例如在章節“Moder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譯為現代中藥制劑)的學習中,分享中醫藥博物館和中醫藥文化展的相關視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薦留學生到當地中醫藥博物館進行參觀,通過結合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科普教育,激發學生探索中藥基本理論的好奇心。
②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南京工業大學超星網絡教學平臺,適時上傳教學視頻和學習資料,敦促留學生通過預習掌握較為簡單的知識點,初步認識重難點,既能節約課堂時間,為重難點的講授留下更充足的時間,也能避免留學生因為缺勤錯過課程學習[7-8]。
③適當采取互動式教學,增加師生平等交流探討的機會,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對于章節“Unit operation for solid dosage form”各類制劑的學習中,在正式授課前,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布置任務,要求留學生就自己使用過或者接觸過的制劑整理其特點和功能,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并視分享情況給予平時表現分,激發留學生的競爭學習熱情。之后在講解制劑的處方和制劑的制備過程時,引導學生分析處方,根據易錯點深入講解。此外,留學生還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留言板進行反饋,提高其課堂參與度。
④增設課堂小測試。過去的留學生藥劑學課程通常只包含一次期末測試,現在課程組教師在每個章節授課結束后增設15分鐘左右的課堂測試,通過對測試結果的分析,可以及時檢驗留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然后對出錯率較高的問題進行補充講解。
2.3" 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學習成果
實驗操作是藥劑學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藥劑學理論授課進度,安排藥劑學實驗,能夠培養留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例如“Unit" operation" for" solid" dosage" form”小結“Tablets”(譯為片劑)學習后,安排片劑制備及質量檢測的實驗。實驗教學中首先讓留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復習片劑的定義和分類、片劑的制備方法與工藝路線等知識點,之后展示本次實驗課需要制備的片劑,即對乙酰氨基酚片劑的處方,引導學生分析處方中各成分的作用。隨后,教師對片劑制備相關的操作步驟,包括試劑的稱量、干淀粉的制備、黏合劑的制備、濕顆粒的制備、加入崩解劑和潤滑劑、壓片和質量檢查等步驟進行演示,讓留學生對該實驗有整體的認識。演示過程中,教師對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通過該實驗的學習和操作,留學生能夠掌握濕法制粒壓片法的制備工藝,熟悉崩解劑、表面活性劑對疏水性藥物片劑崩解性能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分析處方中各成分的作用這一環節不可或缺,這一環節能夠幫助留學生理解各個實驗步驟的用意,也因為留學生性格較為自由散漫,曾發生過擅自更改處方以減少實驗步驟,最終導致實驗失敗的情況。
3" 結語
隨著留學生人數的增多,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已成為留學生教育領域面臨的新挑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完善能夠提升留學生教學質量,增加我國高等教育對優質留學生的吸引力。本文結合前期南京工業大學留學生藥劑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對該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進行了探索,確定了更符合留學生學習基礎、接受程度和學習方法的教學方案,主要包括增加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點和拓展內容的學習,增設課堂小測試,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增加師生互動,理論和實驗課相結合等形式。在未來教學實踐中,需繼續結合實際改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提升留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教學效果。
*通信作者:黃蓉蓉
基金項目:南京工業大學2023年校級教改立項項目“依托科技競賽活動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組織管理研究”(0230249)。
參考文獻
[1] 閆琪,付耕南.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公關世界,2023(8):40-42.
[2] 伊鴻慧.提高來華留學生管理水平提升留學生教育質量[J].科教導刊,2015(20):170-171.
[3] 王迪.論高校留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徑[J].理論觀察,2023(10):157-160.
[4] 程立浩,劉志民.“一帶一路”倡議對來華留學的影響效應評估——兼論來華留學生教育高質量發展[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110-124.
[5] 劉筱,雷繼紅.“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留學生教育合作發展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9,41(12):12-21.
[6] 董斌,羅立文.留學生普通化學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設計[J].化學教育,2014,35(12):6-9.
[7] 張葵花.基于“核心知識點+學習興趣”培養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研究——以《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為例[J].高分子通報,2020(8):86-91.
[8] 夏婷,趙宇軒,康超艷,等.留學生線上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輕工教育,2022,25(1):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