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專業師資力量不足、學生實踐機會缺乏等問題,高職院校應從明確課程目標、提升師資質量、增加實踐機會、用好校友資源等途徑入手,切實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成效,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關鍵詞:就業導向;職業生涯規劃;高職生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完善就業支持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加強觀念引導,力促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將其轉化為現實。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相關課程,有利于明確職業目標、激發學習動力、提升綜合素質,為畢業后順利就業、盡早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在就業導向視角下開展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創新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高職生明確職業方向
從青年學生成長規律來看,不同階段的高職生對職業方向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設想。大一階段,由于剛進入大學不久,他們普遍比較迷茫,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并不明確;大二階段,部分學生已經明確畢業后是繼續深造(如專升本)還是直接就業,但準備直接就業的這部分學生往往對就業環境和行業趨勢缺乏了解,還不能精準定位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大三實習階段,多數學生在實習中邊適應邊摸索,不能很好地進行提前規劃。針對這些情況,如果在校期間對高職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則能夠幫助他們提前認清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自己適合從事的工作類型,進而在畢業前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
(二)有利于高職生提升就業能力
一般來說,高職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就業時,由于在學歷等方面與本科或研究生層次畢業生相比沒有競爭優勢,在就業市場中屬于相對弱勢的群體。他們在求職時,會明顯感覺崗位要求高、機會少,而且一些用人單位存在招聘歧視的現象。這些因素會導致高職畢業生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產生明顯的負面情緒,進而影響求職擇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心理輔導等內容,可以培養學生求職策略、提高學生心理韌性,幫助學生正視職業環境和行業需求,明晰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就業能力。
(三)有利于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近年,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職業院校已經成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陣地。職業教育為青少年提供了更寬敞的成長成才通道,但在新的就業形勢下也對高職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落實國家教育政策、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方面,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起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優化課程設置、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深度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實用型高素質人才。
二、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
(一)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
現階段,高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普遍較為淡薄。部分學生認為沒必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因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明確;部分學生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索性就走一步看一步,就業問題可以等待畢業時再考慮。因為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他們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方法、技巧了解較少,同時也不清楚自己的職業興趣、自身優勢,未針對自己的職業目標進行科學規劃。
(二)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師資隊伍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高職院校中教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師本身就比較少,還有部分人是由其他專業轉崗而來,缺乏科班出身的專業背景,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由于教學能力以及專業知識儲備不足,他們無法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有效指導,加上上課的方式較為刻板、生硬,自然也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再者,職業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本身也普遍缺乏企業工作經驗,不能給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規劃指導。
(三)學生實踐機會缺乏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只在理論上對學生指導,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技巧和方法。但目前,高職院校中講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師一般都只對學生開展理論知識講解,對學生的考核也僅僅是要求他們提交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學生在沒有實踐經歷的情況下,很難真實感受所學專業未來的職場環境,更不能鍛煉職業技能。
三、就業導向視角下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明確課程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使他們掌握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法與技能,從而提升自己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要發揮重要的育人作用,前提是明確目標。在設置課程目標時,對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應該有所區別,充分考慮學校整體特點、專業特點、學生特點、社會需求等,力爭通過多樣化課程教學實現專業學習實踐與職業發展需求相結合。
(二)提升師資力量
優質的師資力量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必須重視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不僅對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比較扎實,其實踐能力以及對專業領域發展趨勢的理解都要優于非專業教師。高職院校首先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招聘具有專業背景和教學能力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就業指導與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經驗,能夠結合學生求職中的具體情境提供實用性建議。在組建師資隊伍后,高職院校要定期對這些教師開展能力培訓。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引入外部職業人才的方式來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內容。
(三)增加實踐機會
除教授理論知識外,高職院校開展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應該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機會,以此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素養。例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實習實訓項目,組織學生開展行業調研和參觀訪問,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體驗。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組織開展志愿活動,為學生提供外出鍛煉與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嘗試創業,為創業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免費場地等服務。
(四)用好校友資源
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校友資源,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朋輩導師庫,以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朋輩導師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更加了解高校現有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方向,而且因為情系母校,具有強烈的歸屬感,因此也更愿意為在校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指導和幫助。高職院校利用好這些資源,還可以進一步豐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論內容,提高課程教學實效。
高職院校要開展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要健全教育機制,明確課程目標,合理配置師資力量,構建教知識、提素質、強實踐、促創新的育人體系,促使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成長,從而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蘇姝.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優化路徑:基于對A市9982名高職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4).
[2]裴麗敏.做好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工作的舉措[J].四川勞動保障,2023(12).
[3]齊曉威,杜瑞卿,李天鎖.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
[4]童金茂,何秋萍.就業視域下福建省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優化研究[J].內江科技,2023(7).
[5]何雪麒,張超.價值、現實與實踐: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三維探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1(5).
[6]周純江,朱蕾,毋琦.對高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