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旅游類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能進行識別和規避,并不能從根本上避免。為了更好地防范財務風險,近年來旅游類企業管理者逐漸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希望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有效“抓手”,優化資源配置能力,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財務風險。文章基于財務風險防范視角,闡述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完善的意義,探討當前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策略,以期為推動旅游類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財務風險;防范;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完善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旅游類企業與一般的經營生產性企業不同,其主要通過為游客提供各項服務獲得利潤,屬于輕資產類企業。近幾年隨著旅游市場逐漸回暖,不同規模旅游企業數量逐漸增加,行業競爭加劇。為了進一步規避經營中存在的財務風險,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旅游類企業管理者急需尋求一條新的途徑實現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最大化。而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基于旅游類企業戰略發展視角,通過對各類運營數據分析、業務計劃解讀,將財務指標進行層層分解,以達到降本節支、防范風險的目標。因此,基于財務風險防范視角,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完善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門必修課。
1 基于財務風險防范視角完善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指在經營管理期間內,通過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各項業務活動、財務表現等方面的總體預測,以達到細化戰略目標、落實績效考核、合理分配資源、防范控制財務風險、開源節流的目標。對于旅游類企業而言,全面預算具有一定的戰略性、全面性、系統性,是當前旅游類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中的一項核心內容。旅游類企業基于財務風險防范視角,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具有一定的意義。
與此同時,旅游類企業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能將公司戰略、運營管理、內部控制等內容串珠成鏈,在內部各項管理機制中搭建橋梁,利用經營目標和激勵機制幫助高管層將旅游類企業戰略與員工的行為保持步調一致,讓員工切實認識到旅游類企業創造價值的方式,以經營管理的關鍵節點為依托,辨識出與戰略目標聯系最緊密的價值驅動因素,并從關鍵環節識別潛在財務風險,這對于旅游類企業實現內部管理閉環、細化權責、防范財務風險意義重大[1]。
2 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全面預算編制存在局限性,偏離了實際業務
全面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與執行成效息息相關。當前部分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難以實現價值最大化,多與企業全面預算編制不當有著直接的關系,具體表現為全面預算管理認識存在偏差,預算編制目標與戰略脫節。
當前在旅游類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管理者將全部目光都放在了短期經營利潤最大化層面,忽視了長期戰略目標與全面預算的有效融合,“重利潤、輕管理”的思維一直存在;甚至一些管理者認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屬于財務部門的事情,與企業戰略布局關聯不大。正是在這種思維模式的影響下,一些旅游類企業在全面預算編制過程中預算目標與實際情況相脫離,加上運用的預算編方法不當,編制過程中沒有對收入和成本進行精準評估,也沒有對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全面預算編制過程中數據精準度不足,導致全面預算方案的科學性有待商榷。與此同時,全面預算編制需要全員參與、配合,但是從當前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編制的現狀來看,導游部、市場部、客服部的人員較少真正地參與到全面預算編制過程中來,全面預算編制方案與戰略發展規劃脫節,存在局限性,難以為旅游類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2]。
2.2 缺乏信息系統支撐,全面預算管理分析效能差
為了適應數字化時代發展需求,旅游類企業借助信息化工具處理各項財務工作已成為一種常態。但是,一些旅游類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財務核算、財務賬簿、財務報告模塊為主,信息細化系統功能模塊無法實現全面預算管理與業務數據的實時共享,也不能以信息化系統為著力點,針對全面預算進行動態的追蹤,預算方案與預算執行數據差異分析精準度不足。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分析存在滯后性,甚至一些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分析多為數據堆砌,缺乏實證支撐,全面預算分析流于形式,分析效能較差。全面預算管理分析結果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管理者難以根據全面預算分析結果及時優化和調整旅游類企業經營策略,無形中增加了旅游類企業的財務風險。
2.3 全面預算考評制度有待完善
全面預算考評機制是評估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成果的有效措施,旅游類企業通過構建科學、完善的全面預算考評機制不僅能夠積極地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剛性”,還能為全面預算管理的順利推進提供助益。但是,從當前的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考評現狀來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2.3.1 考評制度有待完善
現階段一些旅游類企業的全面預算考核工作以預算執行結果為核心,在考評制度制定過程中也多以懲罰制度為主,缺乏激勵制度的配合,長此以往,不僅忽視了員工的物質、精神需求,導致員工對全面預算考核制度存在不滿情緒,也使績效考核制度的激勵作用難以真正發揮出來,員工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不高。
2.3.2 考評的指標存在缺陷
目前一些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績效考評指標包括收入指標、凈利潤指標、成本費用指標等財務指標,考評指標以財務定量指標為主,缺乏定性指標的配合,考核的指標相對單一。同時,從考核指標所占權重來看,考核指標所占權重在員工工資薪金中較低,對員工個人利益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導致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不夠重視[3]。
3 完善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策略
3.1 優化全面預算頂層設計,確保全面預算編制質量
3.1.1 組建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
良好的組織框架結構是完善全面預算的基礎和前提,為了進一步規避財務風險,旅游類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從優化全面預算頂層設計入手。旅游類企業管理者要積極轉變思維,明確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以“精益、高效、發展”為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目標,以“整體規劃、階段性與拓展性項融合”為基本原則。可以按照全面預算管理的需求成立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各項決策工作。以財務部門為基本核心,積極發揮財務部門的引領作用,強化導游部、市場部、客服部等其他部門的通力合作,確保在全面預算編制過程中各層級、各部門人員各司其職,發揮部門合力,提升全面預算編制的流暢性、統一性、科學性及可操作性。
3.1.2 優化全面預算編制方法
全面預算編制方法的選擇不僅關乎企業的利潤,甚至還能更好地細化權責,規避旅游類企業財務風險。因此,旅游類企業在全面預算編制中固定預算、滾動預算、零基礎預算的基礎上,還可以積極地引入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的預算編制原理如圖1所示。
旅游類企業應根據旅游市場的活躍度預測旅游淡旺季的銷售情況,以銷售預算數值為根本依據,按照旅游類企業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的內容,細化業務流程,合理計算資源消耗,確保全面預算編制方案的科學性及可靠性,為旅游類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奠定堅實的基礎[4]。
3.2 以智能化系統為依托,提升全面預算分析能力
旅游類企業應結合數字化時代特點,在全面預算管理完善的過程中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快智能化系統平臺建設,以智能化系統平臺為驅動力,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升級和完善。在實務操作中旅游類企業應以戰略發展思維拓展系統模塊功能,勇于創新,助力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價值最大化。具體框架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現階段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塊功能拓展中可以細化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為基礎數據層,主要包括財務業務數據采集、分析、整理與提煉、全面預算數據匯總,通過基礎層級數據整合,確保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大數據要“準”,小數據要“穩”。第二層級為預算分析層,主要包括全面預算編制、全面預算方案調整及優化、全面預算方案執行、分析及反饋通過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能夠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減少旅游企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第三層級為預算應用層,該層級為數據賦能及數據變現、輔助企業管理者決策、全面預算成果應用,通過第一層和第二層級的財務數據處理,輔助管理者做好投融資財務管理各項決策,提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成效,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
旅游類企業借助智能化系統,不僅能夠實現多部門的數據交互和數據共享,還能通過構建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型,分析計劃指標與實際指標存在的差異,針對差異發生的原因,通過抽絲剝繭的方式精準定位潛在的財務風險,針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采取應對策略,提升財務風險防范能力。例如,在實務操作中旅游類企業可以將預算分析細化成幾個內容,包括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算執行差異原因分析、預算改進建議及相關措施分析、預算專項內容分析,通過從不同的層面進行全面預算分析,及時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閉環,基于財務風險防范視角構建全面預算管理“生態圈”[5]。
3.3 建立健全考評體系,實現全面預算管理、財務風險防范雙向增值
3.3.1 完善制度體系
完善的制度體系不僅能夠有效約束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各項行為,還能最大限度確保全面預算考評機制的科學性和全面性,促進全面預算管理機制最大化。因此,在完善全面預算制度體系過程中,旅游類企業應該重視員工工作成果,采取多維度的考核方式,優化考評周期,針對不同的員工制定差異性考核內容,增強全面預算管理考核的公信力。同時,在全面預算考核過程中旅游類企業還需要優化考評對象,激勵員工全員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提升全面預算管理考評權重,使全面預算管理真正與員工個人利益趨同,激發員工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確保更好地完成制定的各項全面預算指標。
3.3.2 豐富考核指標
為了進一步打破全面預算管理考評指標中存在的局限性,更好地發揮全面預算考評機制的作用,在實務操作中旅游類企業可以積極遵循SMART原則,設定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指標體系,豐富全面預算考核指標內容,提升績效考核指標的可信性。例如,在設置旅游類企業考核指標的過程中應該讓員工充分明確考核指標的內容,根據員工的能力、崗位、薪資等因素量化指標內容,在考核中應以月度、季度為單位,設定具體的時間限制,根據時間要求,定期檢查員工全面預算指標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經營中的財務風險,制定應對策略。一般情況下旅游類企業經濟業務內容相對復雜,在實際全面預算績效考核中可以設定7~15個考核指標,按照不同的指標內容恰當地設定考核權重,在兼顧旅游類企業短期經濟效益的同時,為長期戰略計劃布局提供支撐。
3.3.3 優化獎懲機制
旅游類企業在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除了健全考核制度體系、豐富考核指標,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獎懲機制,這主要是因為科學的獎懲機制不僅能夠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的放矢,還能激發員工潛能,促進員工創造更多的價值。現階段在優化獎懲機制中旅游類企業要兼顧以下兩點。一方面,懲罰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既要確保能夠發揮成效,還能起到更好的約束作用。另一方面,構建完善的獎勵制度。旅游類企業在獎勵機制獎勵的過程中可以基于員工視角,分析員工在物質、精神、晉升層面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需求設定獎勵機制。同時,在制定獎勵機制的過程中還需要放眼未來,將長期發展預期與獎勵機制融合,真正發揮獎勵機制的作用,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例如,旅游類企業可以給予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員工一定獎勵,如現金、帶薪休假、出國學習等,讓員工切實感受到“實惠”,激發員工工作能動性,為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完善創造新的篇章。
4 結語
對于旅游類企業而言,基于財務管理防范視角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現階段,旅游類企業應該以市場發展為導向,精準地定位全面預算管理完善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優化全面預算頂層設計,確保全面預算編制質量,以智能化系統為依托,提升全面預算分析能力,建立健全考評體系,實現全面預算管理、財務風險防范雙向增值。通過這些手段和措施,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完善的基礎性工作,強化旅游類企業內部管控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識別和防范財務風險,為旅游類企業提質增效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楊芳. 基于財務風險防范的旅游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完善策略研究[J]. 金融客,2023(4):96-98.
[2]李凌杰. 淺析旅游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J]. 商訊,2021(31):110-112.
[3]馮小進. 全面財務預算在旅游企業的應用[J]. 財會學習,2020(25):87-88.
[4]李夢琪. 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全面預算管理研究[D]. 福州:福州大學,2020.
[5]張耀文. 全面財務預算在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