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各種新技術推動著企業財務的變革與創新。在智能財務的發展體系中,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關鍵技術之一。由于RPA技術適用于財務領域、稅務領域,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都陸續開設了此課程。基于RPA 財務機器人視角探索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對于推進高職會計專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RPA財務機器人;會計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在財務轉型的背景下,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RPA等技術,推動著企業財務的變革與創新。RPA作為一種新興的“數字勞動力”,可以替代或輔助人工完成規則明確的重復性勞動,并且能夠快速靈活部署、及時響應業務需求,大幅提升業務流程效率,同時能降低人工操作錯誤的風險,實現企業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1 研究背景
隨著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社會變革、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大數據時代,市場環境變幻莫測,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數據作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和生產資料。近年來,“財務轉型”成了財務領域內的熱點詞匯,要求財務部門應充分運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類信息,從數據中發現規律、挖掘價值,為企業制定戰略提供財務評價信息、實時經營信息、動態預測信息等,以便更好地以數據為基礎加強對未來的預判,為決策提供支持。
財務轉型使財務人員從機械、高頻且重復的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有價值、更具創造性的工作,在提高流程處理速度的同時,還能保證質量、提高效率。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公布,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勢在必行。國家戰略影響企業發展,企業發展決定人才需求,人才需求決定教育教學改革方向。
2021年3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發布,會計專業更名為“大數據與會計”。隨后發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專科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增加了財務機器人RPA、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模塊相應課程的開設,以深化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因此,深入探索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培養數字化實踐創新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2 RPA財務機器人簡介
在智能財務的發展體系中,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關鍵技術之一,RPA財務機器人也是智能財務產品中的重要一員。2017年5月中旬,一個名為“德勤財務機器人”的H5動畫首次在微信朋友圈亮相,標志著會計行業機器人首次正式進入公眾視野。隨后,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都相繼推出了智能財務機器人。至此,以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為代表的財務機器人相繼上市,標志著財務機器人時代的正式開啟[1]。
RPA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的首字母縮寫,也就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可以被稱為“Digital Labor”,即數字化勞動力,是一種安裝在計算機上用于操作其他應用程序的機器人軟件。RPA是一個完全沒有物理形態的虛擬軟件機器人,本質上是一個能夠按照特定指令執行任務的程序軟件,這些軟件部署在個人計算機或大型服務器上,可以通過模擬鍵盤、鼠標等人工操作來實現辦公自動化。RPA主要替代人工完成大量重復、標準化、機械性的工作。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外掛式軟件,可以直接安裝在企業現有的系統上。它的實施基于現有的IT架構,企業不需要對現有系統進行修改,對企業現有系統的影響非常小。
3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3.1 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體系智能財務課程融入不夠
近年來,高職會計專業在財務數智化的背景下,依據《高等職業教育專科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1年版)》調整了人才培養方案,增加了大數據應用基礎、RPA財務機器人的應用、財經商務數據可視化分析、財務共享服務、Python在會計工作中的運用等智能財務課程。這些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了解會計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新工具、新技能,使學生學會運用各種數據軟件解決會計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問題。
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雖然從不同角度都開設了智能財務課程,但是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智能財務課程的融入不夠,存在傳統理論課程與智能財務課程平行教學的現象。對于智能財務課程,只是在每個學期開設一至兩門智能財務課程,并未思考如何將智能財務課程有效融入傳統理論課程,即雖有探索,但深度不夠。
3.2 課程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部分未能有效融合
由于會計的相關課程理論性較強,因此目前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方向主要以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為主。雖然有對應實訓課程的開設,如基礎會計實訓、企業納稅實訓、成本會計實訓等,但理論內容多,實際的實訓練習較少。同時,人才市場的會計從業人員競爭激烈,企業對于會計人才的專業技術資格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數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強化初級考證相關知識點的訓練,注重初級考證的通過率,以此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由此導致教師在課堂上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的實踐技能并沒有得到充分培養。
另外,新開設的智能財務課程涉及大數據、計算機的相關理論知識,如編程語言、函數、變量等。由于會計專業的學生計算機專業知識薄弱,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課程的實訓過程中對變量、函數的運用只是照搬、運行結果,并不會深入思考,導致智能財務課程的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部分未能有效融合。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不利的[2]。
3.3 教師的計算機技術、互聯網及智能技術不夠。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伴隨著會計專業人才的轉型,會計專業教師也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并開始從不同角度探索轉型的路徑。但是各種原因導致會計專業教師計算機技術、互聯網及智能技術不夠。
首先,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商科專業畢業,并沒有系統學習計算機的專業課程,導致學習大數據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薄弱。同時,部分教師對學習計算機存在畏難思想,缺乏探索、鉆研的精神,使很多會計專業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轉型意愿,但在知識儲備、計算機技術能力等方面尚未達到一定的要求。
其次,部分學校缺少對會計專業教師大數據知識、計算機技術、智能技術等方面的系統培養。由于教師要完成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對于信息技術的培訓只是一些零星的、碎片化的培訓。雖然多家從事教育軟件開發的公司會和教研室合作,開展不同專題的提升教師能力的培訓,但這些培訓時間短,少則一天、多則三四天。除此之外,不同的公司培訓內容都是基于各自平臺的特點制定的,導致培訓的內容多且雜。這就導致教師不能夠系統學習新知識、新技術。
最后,教師缺乏企業的實踐經歷,導致教師對行業最前沿的發展動態、運用的最新技術缺乏了解。教學內容和企業實際工作內容存在脫節的現象[3]。
4 RPA財務機器人在高職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RPA財務機器人的特點,高職會計的課程教學中可以有效融入相關的內容。
4.1 發票業務
發票是企業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時所開具和收取的業務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在企業內部稅務管理中,涉及發票的業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出錯,而且發票業務頻繁,會占用會計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發票業務具有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的業務特點,非常適合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學生可以利用RPA技術開發增值稅發票查驗機器人、增值稅發票認證機器人、增值稅發票開具機器人、發票管理機器人。發票業務系列機器人的引入,能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提高發票業務的工作效率。熟練應用發票業務系列機器人是新時代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學生學習納稅實務中關于發票的相關理論知識后,就可以融入發票業務機器人的內容。學生通過發票機器人的設計、開發與應用,既能對增值稅發票查驗、認證、開具等知識點有深入的認識,又能提高實訓實踐能力,為學生以后在企業實務中勝任會計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4.2 憑證處理業務
大數據會計基礎中的會計憑證知識點,學生會學習到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相關知識和處理程序,如何填寫原始憑證、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這是傳統會計的重點業務,也是會計人員從業后的日常工作。尤其業務量多的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時間完成。在實踐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設計RPA財務機器人。通過財務機器人完成對原始憑證信息是否完整等方面的自動校驗,實現對原始憑證的自動化處理[4]。
4.3 銀行處理業務
銀行是企業保管和管理資金的主要渠道,隨著網上銀行的廣泛使用,通過網上銀行辦理日常收款、付款、發放工資、銀企對賬、購買理財等業務活動,成為企業出納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財務機器人的引入,逐漸替代了網銀付款、收款查詢等簡單、重復、規則明確的銀行業務。在基礎會計、出納實務中,可以融入網銀付款機器人、網銀收款查詢機器人、網銀對公付款機器人的開發與應用。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于企業從采購到付款的業務流程有了清晰的認識,實現了“未上崗,已熟業務”技能目標。同時,財務機器人的開發解決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工作量大、煩瑣、容易出錯的問題,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的工作效率。
在銀行業務處理中,RPA的融入點有很多。比如,在銷售到收款環節中,可以編制賬齡分析底稿機器人,自動合并銀行存款余額表,完成匯總底稿的編制。可以開發RPA銀企對賬機器人,自動核對銀行對賬單與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記錄未達賬項,并自動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表。
4.4 報銷處理業務
費用報銷業務占據了企業業務的很大一部分,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一般企業費用報銷業務流程是經辦人員整理紙質單據后,在OA系統中填寫報銷單,再將紙質單據送達到財務部,由財務人員整理、審核確認報銷單,并在財務系統中完成對記賬憑證的處理。費用報銷業務活動具有發生頻率較高、費用種類較多、報銷制度要求較細、涉及人員較廣、消耗時間較長的特點。學生在學習費用報銷業務時,除了要了解費用報銷業務的流程,還要掌握根據發生費用的用途,依照會計準則選擇會計科目,根據費用種類分類別設計明細核算科目,根據財務管理要求,設置輔助賬進行核算。這是基礎會計、初級會計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學習時,由于缺乏崗位實踐,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將費用計提機器人的應用、費用付款機器人的應用、記賬憑證編制機器人的開發運用在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4.5 納稅處理業務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國家經濟建設和民生發展的基石,企業作為主要納稅人,其納稅業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要按照稅務管理部門的要求,區分不同稅種,在各自納稅期間內完成納稅申報表填寫、申報、稅款繳納、報表查詢及下載等操作處理。在企業日常的納稅申報中,增值稅的納稅申報工作尤為重要。在學習企業納稅實務課程后,學生要掌握增值稅的計算以及學會增值稅的納稅申報。在實踐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掌握有一定的難度。納稅業務機器人的融入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納稅申報業務的流程和增值稅申報表的填寫。隨著國家稅務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目前各稅種納稅申報主要通過納稅申報信息化平臺來完成,操作標準化、規范化,適合引入財務機器人來替代人工工作。納稅業務機器人將按照企業財務部門納稅工作流程和稅收政策法規,自動在各類納稅申報平臺上完成增值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等稅種的申報繳納等業務。
5 基于RPA 財務機器人視角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主要路徑
首先,加強專業教學體系改革。基于RPA 財務機器人視角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課程體系。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RPA財務機器人的內容可以融入不同的會計專業課程,這將打破傳統的課程教學體系,不再是單獨獨立的課程。
其次,引進“1+X財務機器人”證書制度。目前,高職院校都強調“崗課賽證”的融合,將“1+X財務機器人”證書納入證書考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目的。
第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與智能財稅相匹配。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如自身學習、專業培訓、企業調研等提高教師專業技能以及教學水平,適應教學改革。
6 結語
由于RPA技術適用于財務領域、稅務領域等諸多工作量大、作業動作重復、可以實現流程自動化的業務處理,國內企業已經使用RPA財務機器人進行企業的財務處理工作,如財務領域的付款業務、銀企對賬業務,稅務領域的發票開具業務、發票認證業務等。因此,基于RPA財務機器人視角思考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饒竹蕓.關于高校開設RPA財務機器人課程的幾點思考[J].傳奇故事,2023(8):45-47.
[2]常向煦.基于RPA的財務機器人背景環境下普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與研究[J].商業經濟,2022(10):194-196.
[3]曹維娜.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究——以閩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學與信息化,2022(18):153-155.
[4]楊群娣.RPA財務機器人賦能稅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廣東教育,2023(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