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單元教學突出整體性、綜合性、實踐性要求,更強調(diào)課程資源的整合與生成,因而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緊扣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提煉學習主題開展大單元教學,即用教材教的理念,圍繞教學主題,結(jié)合單元內(nèi)容和具體學情,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多樣化的活動,在學習實踐中落實大單元教學目標。筆者以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為例,談談具體的思考。
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以激趣導入調(diào)動學生積極投入單元整體學習活動中。這樣的激趣導入,既要指向單元整體情感的感受,又要重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與教學主題匹配的情境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大單元學習氛圍之中。
本單元教學伊始,教師可以精選表現(xiàn)革命戰(zhàn)爭場面的圖片,播放革命歌曲《五月的鮮花》,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革命先輩奮不顧身、前赴后繼的精神品質(zhì)。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交流觀看圖片的感受,說說自己知道的那些感人的革命英雄,并把這些英雄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接下來,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這些英雄的名字早已根植在你們的心中,比起這些名字,對你們影響更深遠的是什么呢?你們想過沒有?”這樣的追問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教師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匯報本組的交流情況。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夠根植在大家心中,是因為他們崇高的品質(zhì)和偉大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大家,這些品質(zhì)有的是以遠大的理想體現(xiàn)出來的,有的是以堅定的信念呈現(xiàn)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記住的是他們的故事和名字,但我們心中深深刻下的是他們的理想和信念。”在激趣導入中,教師引出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致敬偉大的理想與崇高的信念。
到了六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主學習課文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適當?shù)男问搅私鈱W生預學的情況,借此把握真實的學情,確定大單元教學中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在了解學生預學情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進一步提問引導學生關(guān)注單元整體內(nèi)容,比如“單元課文內(nèi)容與你們的生活有很大距離,容易造成大家理解上的困難,你是通過哪些方法獲取信息形成對課文人物的全面理解的”“請你列出課文中那些令你敬仰的人物,想一想作者是用哪些方法讓人物能夠走進你的心中的?他們真正值得你敬仰的是什么”,這些問題就是建立在單元預學的基礎上,跳出了單篇課文學習的范疇,可以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進行學習、思考與探究:一是以感知人物的品質(zhì)作為單元整體把握的抓手,訓練學生整體把握能力;二是重視從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多種描寫方法中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三是綜合運用學習過的資料搜集與整理的方法,了解人物的品質(zhì)。
本單元安排學習的四篇課文在文體上有很大差異,《古詩三首》中的《馬詩》《石灰吟》《竹石》都是詠物詩,《十六年前的回憶》是典型的回憶性散文,《為人民服務》屬于演講稿,《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敘事性文章。這樣看上去缺乏聯(lián)系的四篇課文之間,教師該如何讓學生通過探索,使之形成一個整體,進而開展大單元教學呢?教師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思考:一是這些課文都擁有很鮮明的思想感情,與單元人文主題高度匹配;二是文本內(nèi)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需要搜集資料,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三是多篇以寫人為主的文章中,采用了多種描寫人物的方法體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
根據(jù)“致敬偉大的理想與崇高的信念”的教學主題,結(jié)合上述理解與探索,教師需要進一步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系列學習任務。任務一:查閱英雄人物的資料,在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為課文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建立檔案;任務二:在理解課文運用多種手法描寫人物的基礎上,理解人物具有的崇高品質(zhì)或偉大精神,概括人物形象,繪制人物形象卡;任務三:將單元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品質(zhì)集中呈現(xiàn),形成品質(zhì)榜單;任務四:針對不同文體,以不同的學習策略感受人物品質(zhì)的不同表達方式。
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整合教學內(nèi)容,落實教學目標。針對上述四個學習任務,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
比如,針對任務一,為課文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建立檔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搜集不同人物的資料。《古詩三首》描繪的對象是物,學生無須搜集、整理資料,但是這些物是作者思想、品質(zhì)的寄托者,所以學生需要查閱的是與作者有關(guān)的背景資料,包括時代背景、個人經(jīng)歷、創(chuàng)作風格等;《十六年前的回憶》的主要人物是李大釗,學生需要重點搜集李大釗作為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人和重要領(lǐng)導人的相關(guān)資料,從中找到女兒回憶中沒有講清楚的李大釗為什么不離開北京的原因,理解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zhì);《為人民服務》的主要人物是張思德,學生需要查閱張思德同志的事跡以及毛澤東做這一演講的背景資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主要人物是董存瑞,學生需要查閱董存瑞的主要事跡。完成查閱資料的任務后,學生就可以根據(jù)此前學習的建立資料袋的方法,為這些人物建立檔案。
總之,在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緊扣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提煉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和多元的活動中,切實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