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隨著教育技術的更新迭代、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教學樣態的多元并存、學習方式的靈活多樣,新形勢下地方高校亟待建設精準完善的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雖然地方高校普遍建立了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但是建設歷程不長,仍面臨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不健全、教學質量管理機構欠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環節未閉合、教學質量文化建設不重視等諸多問題和挑戰。強化質量標準的引領作用、完善質量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健全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機制、提升多元質量主體追求卓越質量的內生動力,成為當前高校優化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 地方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現狀;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3.0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Local Universities
JIANG Li, ZHANG Ji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Abstract With the updating and iter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coexistence of diverse teaching styles, and the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learning methods, local universities urgently need to establish a precise and perfect in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lthough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generally established in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not long and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an incomplet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un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complet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links, and a lack of emphasis on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leading role of quality standards, improv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perfecting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diverse quality subjects pursuing excellent quality have become important paths for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current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optimize
1" 優化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性
1.1" 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
人才培養質量是地方高校建設一流本科的根本落腳點和核心競爭力,保障教學質量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是一個內涵豐富且復雜的概念,廣義上囊括了高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體系過于“復雜”或者“精簡”都難以保證體系的有效性,弱化其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功能。目前,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思路分為兩類:一是基于質量改進型,將保障體系分為五至八個子系統,囊括高校教學的各方面和各環節,子系統下又分若干個次系統,雖然有效地保障了體系的完整性,但可能會使體系變得復雜[1];二是基于質量問責型,將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簡化為教學評價和教學監控,雖然具有精簡易操作的優點,但是容易淪為一種管控手段,成為師生教學活動中的負擔[2]。因此,須探尋一種建設思路能夠不斷調和這種矛盾,構建既能涵蓋人才培養全生命周期,達到兼顧體系的完整性,又能對教學質量保障的方方面面抓綱舉目,避免體系過于繁雜。
1.2" 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新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對人才培養標準、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等產生深遠影響,對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提供了新的變革契機。同時,新一輪審核評估明確提出實施分類評價和精準評價,引導和激勵高校各展所長、特色發展。地方高校立足辦學層次和類型特點,不斷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回應審核評估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
伴隨著教育技術的更新迭代、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教學樣態的多元并存、學習方式的靈活多樣,新形勢下亟待廓清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的關鍵影響要素和脈絡主線,不斷完善和創新地方高校在外部評估下催生的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精準發力,建設更為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深化質量保障與人才培養之間的互動聯結,不斷夯實質量保障工作、優化質量保障生態,將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轉型推向更系統、更健全的新階段。
1.3" 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有效途徑
內涵式發展是地方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教學質量的嚴格把控和持續提升,正是內涵式發展所強調的內在要求。首先,內涵式發展要求高校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通過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技術手段,推動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滿足新時代對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其次,內涵式發展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成績,還注重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多個維度。通過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有助于高校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持。
2" 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現狀
2.1" 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不健全
高校評估標準沒有針對不同學科和課程的具體要求進行細化和定制,導致評估結果缺乏針對性;部分高校仍沿用單一的傳統評估方式,如學生打分、同行評價等,沒有引入新的評估工具和方法,如大數據分析、教學觀摩等,導致評估結果可能存在主觀性和片面性[3]。反饋機制不健全,評估結果往往沒有及時反饋給教師,或者反饋的內容過于籠統,沒有具體到教學環節的問題和改進建議,使得教師難以根據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2.2" 教學質量管理機構欠專業
高校質量保障機構雖已建立但保障能力不足,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學質量管理機構設置不夠科學,各部門之間職責重疊或空白,存在工作推諉或效率低下的現象。教學質量管理機構內部溝通協調不夠暢通,體系運行的穩定性不足,部門間的信息傳遞存在延遲或失真,影響教學質量管理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高校缺乏足夠的專業人員從事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導致工作難以深入開展。
2.3" 教學質量監控環節未閉合
高校質量監控主要面向課堂教學,而忽略其他質量環節[4]。監控手段單一,主要依賴學生評價和同行評價,缺乏對其他教學環節的有效監控,如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課程設計等。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收集的大量數據沒有得到有效的分析和利用,導致無法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改進措施不到位,針對教學質量監控中發現的問題,沒有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改進措施,問題長期存在,影響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2.4" 對教學質量文化建設不重視
高校教學質量文化是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價值觀念、規章制度及行為習慣,涉及教學質量的價值取向、管理思想、制度規范等方面[5]。然而,部分地方高校對教學質量文化建設不重視。缺乏教學質量文化的氛圍營造,未能形成追求卓越教學質量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教師考核與激勵機制的評價導向單一,過度強調科研成果,導致教師更愿意將精力投入科研而非教學;教學投入不足,師資培訓和教學改革項目資金匱乏,教學設施資源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應用滯后;學生參與度不高,其更關心考試分數,偏向選擇容易獲得學分的課程,而不是考量學習過程和收獲;管理人員則更多地從行政效率角度設計制度,管理理念和方法相對陳舊,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難以獲得廣大師生的認可。
3" 優化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實踐路徑
3.1" 強化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標準的引領作用
質量標準是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石,它為教學質量管理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使教學工作能夠有的放矢,確保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地方高校要依托學校育人特色,以人才培養質量總體要求為內核,以“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四新”建設、“金專”“金課”“雙萬計劃”“工程教育認證”等外部標準為引領,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對標“審核評估”“專業評估和認證”等專家組的意見與建議,梳理和完善包括專業質量標準、課程質量標準、課堂教學質量標準、實踐教學質量標準等主要環節的質量標準。同時,能夠根據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的深度、學校發展戰略的變化和外部教育環境的更迭,及時對教學質量標準進行調整和完善。
3.2" 完善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
從全面質量管理、利益相關者、內部教學診斷、學生全面參與等視角構建的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或是過于寬泛以至于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涵蓋的內容繁雜,或是拘于一隅造成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要素缺乏。趙春魚等人根據教育教學活動流程和不同階段的質量生成特點,將教學質量細分為設計質量、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為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提供了一種新的分析視角,構建了基于“設計質量—過程質量—結果質量”的三維質量保障框架,梳理人才培養的全生命周期和識別新時代教育場景下質量保障的內容[6]。設計質量主要涵蓋人才培養目標制訂、人才培養主要環節質量標準和教學管理質量標準等,過程質量涵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投入等,結果質量涵蓋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學生學業質量評價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同時,明晰不同質量保障主體在三維質量保障活動中的作用和職責,整合教學質量保障相關子系統的功能,使得三種質量構成高校內部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閉環,構建一套全程、全方位、全員聯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3.3" 健全地方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機制
一是凝聚組織機構的向心力。從原有機構功效聚合方面著手,對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科室、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改革與建設科室、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組織進行歸整,圍繞質量持續改進目標在運行業務和邏輯上形成閉環。同時,基于現代教育理念興起和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孕育新的質量保障輔助機構。如學習投入理論認為學習質量除了受教師教學質量影響外,還與學生學習努力程度密切相關。當前教務處管理教師教學運行和質量、學生處負責學生事務和思想,二者應圍繞教學質量建設和學習質量提升上協同發力。二是精減完善規章制度。結合學校日常文件“廢、改、立”的工作,進一步突出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綜合考慮信息技術支持條件下如何創新管理規章制度。同時,對于教學質量保障的核心規章制度,應提高師生員工對其認知度和執行力,確保其得到有效落實。三是更新質量評價工具,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學校數據中心建設為契機,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教學質量監測平臺;充分挖掘大數據、AI技術等在質量保障中的作用,及時全面獲取質量信息以持續改進教學;健全學校內外部相結合的評價工具,以完善的校內自我評價為基礎,靈活動態地適應外部評價,而不是疲于應對不同的外部評價;結合產業革命背景下的人才特征,提升畢業生滿意度和校友跟蹤調查問卷的科學性。
3.4" 提升多元質量主體追求卓越質量的內生動力
高校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對質量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對不同主體在質量保障中的作用期許不同,需要通過各種途徑的互動、對話和支持,形成普遍認可的質量保障理念、價值和行動。一是高校要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氛圍,舉辦教學活動月、名師講座等,樹立典型、弘揚先進,提高師生員工對教學質量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促使多方達成共識,使學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厚植于質量文化之基。二是高校應設立分類發展的教師評價機制,將教學業績納入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關鍵環節,設立專門的教學榮譽和獎勵制度。三是提高對教學設施設備的更新維護力度,引進先進的教育技術與資源,增加對教學改革項目和師資培訓的資金支持,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志趣和能力。四是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案例教學等現代教學模式,建立有效的師生溝通渠道,及時關注并回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建議,提升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五是重視對管理人員的教學服務素養培訓,明確教學服務工作各環節的質量要求,確保教學管理科學、規范、高效。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22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課題“基于三維質量模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KT2022021)。
參考文獻
[1] 彭安臣,曾潔,趙顯通.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價值取向與技術實現[J].復旦教育論壇,2018,16(1):56-63.
[2] 申天恩,Richard Morris.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國際比較與建設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15,9(1):23-29.
[3] 張士菊,謝良洲.基于360度績效考核的高校教師教學評價體系構建——以A大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33):119-120,125.
[4] 程鳳林,李偉達,張軍芳,等.衡水學院轉型期教學質量管理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7):231
[5] 俞國鋒.質量文化:地方高校大學文化建設的重點[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0(1):123-124,137.
[6] 趙春魚,吳華.高校教學質量保障:一個新的分析框架及其檢驗[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