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的應用對我國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幫助。本文分析了現階段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提出了如何使用“互聯網+”來開發和利用英語課程網絡資源,以實現資源共享、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一、引言
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是確保小學英語教學目標順利實現的必要前提。科學的資源開發與利用可以幫助學生打開視野,培養與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的興趣,同時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一般看來,英語課程資源開發主要包括英語課程內容設計、英語課程實施、英語課程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其在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各客觀因素的制約,課程資源開發受限,這不利于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需要相關教師高度重視并予以改進。
二、“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和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也是他們進行二次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查閱網絡資料以及與其他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在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精力,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學質量會明顯改善。此外,課程資源的豐富也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教學內容,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思維普遍比較活躍,輕松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以及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開發并應用新穎的教學資源,能切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參與英語學習的熱情和參與度,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小學生更加需要注重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課程資源開發可包括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的內容。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外資源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課本之外的知識和內容,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能力,并增強學生的英語溝通交流本領,是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互聯網+”時代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方向
在“互聯網+”時代,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和應用尤為關鍵,其不僅符合新時代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新要求,同時也更貼合小學生年齡特點,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首先,要從教學內容資源的角度入手,進行深度挖掘。即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在利用網絡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興趣所在,利用網絡資源設定相應主題,將趣味性和互動性內容展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
其次,要注重從教學形式和軟硬件設施的角度入手,對課程資源進行深度挖掘。“互聯網+”的應用,可以廣泛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例如,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微課等技術手段,以及微信群、公眾平臺等交流渠道,都可以為小學英語教師開展英語學科教學活動提供更為高效便利的平臺。
最后,需要從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交流的角度出發,進行課程資源深度挖掘活動。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功能,為教師打造教學資源共享平臺,使他們能夠在平臺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為促進小學英語教學事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四、當前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普遍缺乏課程資源開發的相應條件
縱觀當前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現狀,發現大多數農村學校缺乏課程資源開發的必要條件。由于農村地區辦學資金相對緊張,所以很難有充足的資金為英語教學提供設備支持。當前已有的設備存在落后甚至需要淘汰的情況,許多農村學校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的只有教材和粉筆。由于缺乏對英語文化背景的充分了解,學生往往缺乏對語言的應用意識,進而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
(二)教師負擔重無暇顧及課程資源開發
在英語課程開展與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是重要的參與者。但是教師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進行語法知識傳授,更多時候還需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更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由于農村地區小學班級容量大,英語課時少且教師資源匱乏,這使得每位英語教師需要承擔多班級甚至多年級的英語學科教學任務。這樣的工作負擔使得他們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專門開發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久而久之也就導致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工作開展受阻。
五、“互聯網+”時代農村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紙質教材使用以及紙質作業安排形式容易導致學生內心產生抵觸和厭倦情緒,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明顯降低。但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資源的日新月異可以使得傳統的單詞教學過程中融入諸多全新的元素,如小故事、連線等游戲形式,都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作業安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平臺資源,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作業超市”中選擇感興趣的作業進行完成,這樣學生不會出現抵觸作業的情況。教師在線上第一時間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審閱和批改,了解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然后有針對性地依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豐富便捷的網絡資源更符合小學生好奇心較強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也是為農村地區小學生提供英語學習環境與氛圍的重要方式。
(二)結合互聯網開發小學英語課件內容
農村地區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信息化教學方式明顯少于城市小學生,因此教師通過利用互聯網進行小學英語課件內容開發更符合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實際訴求,使學生可以改變過去閱讀紙質教材的方式。此外,小學生的心智普遍不夠成熟,所以在學習主觀能動性以及自制力方面相對薄弱。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設計更多新穎且有趣的教學方案,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課件設計的角度來看,需要保障教學效率,實現最初的教學目標。為此,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鮮艷的顏色、豐富的圖案以及合理的動畫內容。通過應用適合小學生年齡段的課件模板、動圖等,適當插入一些圖片或者視頻內容,豐富課件的美觀性。教師需要將精力放在課件內容選擇上,明確這些可愛的元素是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小學生加強對課程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句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呈現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明確該句式以及“I’d like”句式特點,在此基礎之上將其與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形成互聯網思維意識奠定基礎。
(三)打造線上平臺共享小學英語課程資源
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打造線上小學英語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其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可以將自身所擁有的課程資源進行上傳,為更多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第二,教師通過將教學內容、教研過程中獲取的課程資源進行分門別類上傳,就可以打造更為完善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這一平臺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可以通過群體之間資源共享,最終實現更好的效果。學生也可以以游客的身份登錄課程平臺,獲取并下載自己需要的課程資源與內容,最大限度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首先,學校應率先打造線上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或者是由相對應的小學英語教師結合當前平臺建設情況打造資源共享平臺。例如應用釘釘軟件創建教研群,之后將課程資源上傳到其中進行資源共享。其次,學校應加大對農村小學線上英語課程資源共享平臺的支持力度,為教師集體購買相應學習網站的會員,幫助教師獲取更多全新的課程資源。同時將課程資源分享成果納入小學英語教師績效考核范圍內,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資源分享與開發。
(四)利用互聯網和3D場景模擬技術創設相應教學情境
3D模擬場景的技術應用可以為學生創設出更為生動真實的課堂教學氛圍與情境。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該技術可以模擬各種各樣的情境,比如會議、超市購物、參與游戲等,使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其中進行體驗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水平。此外,真實的情境訓練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應對學習需求與實際情況,促使學生在真實的氛圍與環境中進行英語交流,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進行故事拓展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戴上3D眼鏡,進行沉浸式體驗,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在更為真實的情境中學習。
(五)借助互聯網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豐富課堂教學活動與內容,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整體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提供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聯的課外閱讀資源,例如依據教材當中的課文內容拓展對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使得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同時教師還應該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的優勢,展示一些英文繪本,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提高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設計線上作業,綜合展現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聽說讀寫能力。傳統意義上英語作業布置只能夠停留在紙面上,這使得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在聽說讀三個方面的能力狀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依托相關教學APP或微信小程序進行線上互動。考慮到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線上作業平臺打造線上跟讀、朗讀等教學模式,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跟讀訓練。對于技術條件成熟的小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影視片段配音的機會,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影視片段進行配音訓練,并將配音作品帶到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通過互聯網、多媒體設備的人機對話功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溝通能力,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舉措。
六、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農村地區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開展尤為關鍵。這項工作直接影響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效果,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是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要求的重要舉措。由于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以及教育能力方面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農村地區小學英語課程開展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加大對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關注。教師應培養資源開發與利用意識,在能力層面不斷錘煉自己,為小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學科專業基礎做出努力。學校方面也應盡可能給予支持,包括資金、政策等,加強與教師的合作,共同提高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效果。這是推進我國農村地區小學英語學科建設與長久發展的重要前提。從長遠看,在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結合互聯網技術尤為必要。
互聯網技術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更有效改善了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為農村地區小學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曹占偉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王峴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王俠光.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校園英語,2022(51):111-113.
[2]呂娟.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策略[J].英語教師,2022,22(04):110-112.
[3]孫政雅.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新課程,2022(03):71.
[4]漆艷萍.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校園英語,2021(49):173-174.
[5]夏天.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師,2021(S1):157.
[6]梁娘清.合理開發與利用小學英語課程資源,拓展學生思維[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學術成果集(六).佛山市順德區勒流新城小學;,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