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Z集團作為國有大型工程技術企業,積極響應“兩化融合”號召,圍繞“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戰略定位,竭力推動信息化建設。L項目為Z集團首個實現了“企業-項目部-項目各協作方”全線上信息管控通道的智能化工程項目。文章將詳細闡述L項目的審計組織實施情況,歸納總結在智能化背景下開展風險導向審計的創新實踐,以期促進新時代內部審計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工程項目領域防范風險、提質增效的作用。
[關鍵詞]智能化;工程項目;內部審計;創新實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4.019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14-00-03
0" " "引 言
隨著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數字經濟、助推實體經濟與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所有企業的新使命和新機遇。工程企業也緊跟時代發展,積極打造智能化工程項目。以防范風險、提質增效為目標的工程項目審計也有必要與時俱進,全面突破傳統審計模式。截至目前,智能化審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數字化審計架構的理論研究或者部分擁有海量數據,如電網、金融等企業大數據審計應用的研究。比如,問志光等人提出創新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工作模式,對企業進行持續審計與適時預警[1];閆麗娟等人提出數字化轉型能夠為全流程審計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2];王海兵等人提出審計信息化就是在運用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化數據處理工具[3];閻璽等人提出利用大、云、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智能審計系統架構,推動電網內部審計工作向智能化、網絡化、常態化和風險預警方向轉型[4];黃勤璇基于大數據技術與內部審計等相關理論,從理論上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大數據審計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5]。目前,國內對智能化背景下工程項目審計的研究較少。
1" " "Z集團智能化工程項目基本情況
為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Z集團以智能化、大數據為手段,運用“企業核心系統+輕筑云+項目協同平臺”與工程進行跨界融合創新,打造智能化工程,打通“企業-項目部-項目各協作方”的信息管控通道,全面提升工程項目工作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Z集團的企業核心系統是集銷售管理、合同管理、項目管理、采購管理、財務管理以及商務智能等于一體的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平臺,為Z集團各項主業提供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務;輕筑云是Z集團自主研發的結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智能識別及大數據技術,將工程建設現場的復雜問題標準化、流程化、智能化、生態化,為眾多的工程項目提供云化的溝通、管理的平臺;項目協同平臺同樣是Z集團自主研發的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快速、準確、高效的管理,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向上游溝通業主,向下游協調和管控分包商,發揮項目參與方協同效益的信息化平臺。
2" " "L項目審計開展情況
L項目為Z集團承建的超大型總承包工程項目,也是Z集團首個運用“企業核心系統+輕筑云+項目協同平臺”實現全線上信息管控的智能化項目。Z集團管理層高度重視L項目的執行情況,要求審計部門將其納入審計計劃,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
2.1" "審計準備階段
審計部門根據風險導向,以促進管理、保障效果為審計目標,確定L項目的審計重難點。在審計項目正式啟動之前,審計部門專門組織所有員工學習企業核心系統、輕筑云、項目協同平臺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并進行充分研討,在普通工程項目審計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大幅度的修訂,制訂了針對智能化工程項目的專業審計方案(見表1)。
2.2" "審計實施階段
審計小組在L項目建設時即介入審計,主要運用智能化手段遠程對項目建設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督,實行動態監督檢查,促進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根據審計方案,審計小組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利用了智能化手段,挖掘審計線索,獲取審計證據,查證問題和風險并進行預警,取得了較好的審計成效。
第一,檢查招投標、服務商采購和合同履行程序。審計小組利用項目協同平臺,從供應商入手,獲取招投標的過程數據,對招投標、設備采購和合同履行的過程進行監督和審計。審計小組重點審查招標過程的合規性,采購合同條款的完備性、合法性,對因合同條款約定失誤有可能造成的投資增加、突破預算等情況進行預警。第二,檢查設計情況。設計是Z集團的核心優勢,也是確保項目進度和質量的最重要一環。審計小組通過企業核心系統,獲取設計交付物進度,并與設計計劃進行對比,在設計進度滯后時,分析設計進度滯后原因,并對項目部進行風險提示。審計小組還通過獲取L項目的設計升版情況,與企業核心系統中統計的同類項目的設計升版情況進行對比,發現數據明顯異常時要求項目總設計師解釋原因,對于理由不充分、不合理處進行進一步審查,最終發現十余項未按規范設計造成的設計異常升版、施工返工問題。第三,檢查現場施工情況。審計小組利用輕筑云平臺,獲取現場安全、環境監測數據,對比現場安全條例、環保標準,識別項目現場安全、環保隱患;定期對現場人員進行大數據全畫像,對比項目現場考勤表檢查勞務分包人員充足性等。審計小組發現問題時,督促項目部和勞務分包單位立行立改。第四,檢查項目進度。審計小組通過輕筑云獲取項目形象進度,一是與項目計劃對比,檢查項目是否存在重大延期問題;二是與施工報量對比,檢查是否存在超量報量,造成提前支付施工方款項的情況。第五,檢查項目成本。審計小組通過企業核心系統查看項目直接開支、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并結合項目進度分析項目開支的合理性。根據過往審計經驗,Z集團項目的直接開支、管理成本能較好地被控制在預算內,但人工成本往往大幅度超預算。L項目審計中,將人工成本作為項目成本審計的重點,審計小組對比企業核心系統的現場人員工時數據與現場工時統計數據,發現企業核心系統的現場人員工時數據遠大于現場工時統計數據,通過對數據進一步分析調查,發現原因為部分施工人員現場曠工情況嚴重。
2.3" "審計報告階段
第一,過程審計報告。根據L項目的實施情況,審計小組按季度撰寫過程審計報告并下達審計建議。過程跟蹤審計中發現的重大事項由審計部門及時上報給董事長。第二,竣工審計報告。L項目竣工后1個月,主審人員在過程審計報告、過程跟蹤審計底稿的基礎上形成竣工審計報告初稿。該初稿首先在審計小組內部進行多輪討論,反復修改并經審計部門內部三級復核后形成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審計小組將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下發給項目部,并根據項目部反饋的合理意見,修改審計報告,編制審計建議,形成最終審計報告并上報Z集團董事會。
2.4" "審計終結階段
建立審計整改長效機制,實現審計閉環管理。審計小組將過程審計報告和竣工審計報告中的建議登入項目審計整改臺賬,針對需要整改的事項實行銷號管理,促進審計成果落地生效,按季度向企業報送項目審計整改完成情況。
3" " "智能化工程背景下Z集團L項目審計主要創新點
3.1" "借助智能化手段,提高審計深度,提升審計質量
審計小組借助智能化手段,提高審計深度,提升審計質量,增強審計成效。例如,通過企業核心系統,全面審查項目有關內部控制流程;使用項目協同平臺,從項目利益相關方(供應商、客戶等)入手,審核項目管理情況;借助輕筑云全面關注現場施工大數據全畫像等,審核施工管理情況。
3.2" "借助智能化手段對重點項目開展全生命周期審計
由于受到人力資源限制、審計費用控制等因素影響,工程項目審計多為工程項目竣工后對基本建設程序全過程進行檢查。但借助智能化系統,通過遠程審計可實現在較少的人力資源投入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審計費用開支的情況下,對重點項目開展項目全生命周期審計。通過遠程監督項目建設環節的主要節點,實施連續、實時的工程項目審計,實現對工程項目的動態監督和事中控制,從而使審計關口前移,更加有效地規范項目管理,控制和防范工程項目風險,降低項目成本。
3.3" "通過信息化系統直接獲取全面、準確的審計數據,確保審計證據充分且適當
審計小組獲取輕筑云、項目協同平臺和企業核心系統的最高授權,從智能化系統中便捷、實時地獲取全面的審計數據,如直接抓取銷售、采購、合同、財務、項目管理文檔等管理數據;合同協議、現場形象進度、設備管理、安全管理、生產環境、人工時等業務數據,排除了數據和文檔被竄改和隱匿的風險。
3.4" "多部門協同審計,保證審計專業性和獨立性
審計小組中包含運營管理部門和采購部門的員工,提升了審計小組在項目管理和采購管理領域的專業性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審計小組中的系統運維人員為審計工作注入智能化思維,并使高效利用系統數據成為可能。由審計部門員工擔任審計小組審計組長和主審人員,審計底稿和審計報告也以審計部門最終復核為準,確保了項目審計是多部門協同審計而非聯合業務檢查,保證了審計獨立性。
4" " "結束語
Z集團審計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研討,探索智能化工程背景下新的項目審計模式和審計思維,由點及面,由淺入深,提高了項目審計深度,擴大了項目審計范圍,提升了項目審計質量。Z集團審計部門在智能化工程背景下的項目審計創新實踐對即將或者正在開展智能化工程建設的工程企業的項目審計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問志光,劉成波,李飛,等.基于數據中臺的審計預警體系構建方法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24(1):37-44.
[2]閆麗娟,徐明華.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內部審計創新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機制[J].財務與會計,2023(17):81-83.
[3]王海兵,董倩,楊娛.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化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J].會計之友,2015(9):57-61.
[4]閻璽,李曉華.“大云智”等新技術條件下的電網企業智能審計研究與實踐[J].中國內部審計,2020(3):15-21.
[5]黃勤璇.大數據審計在商業銀行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4(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