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成為提升教育質量與科研能力的關鍵。為提升高校資產管理效率,文章將分析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指出當前高校在資產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層關注度不足、績效考核體系不完善、目標設定模糊、信息化水平有限等問題,并從加強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宣傳提升高校重視程度,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優化資產管理工作體系,圍繞高校發展需求制定明確的資產管理目標,搭建智慧化管理平臺,提高資產管理質量等維度提出解決策略,旨在為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實踐指導,從而助力高校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發展。
[關鍵詞]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本管理;智慧化管理平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4.03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14-0-03
0" " "引 言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作為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亟須提升資產管理效率。傳統資產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育與高校科研創新需求,特別是在資產優化配置與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因此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面臨諸多挑戰。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僅關系到日常運營效率,更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鑒于此,深入研究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對實現高校資產管理現代化與提高高校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1" " "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1.1" "促進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
固定資產作為高校長期資本投入的主要形式,其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科研設施使用效率與維護成本。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對固定資產從采購、使用到報廢全過程的跟蹤與管理。首先,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為資產采購階段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通過數據分析確保采購決策的科學性、經濟性。其次,在資產使用階段,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可提高資產使用的透明度,優化資源配置,如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現教學設備的高效利用。最后,在資產維護與報廢階段,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提供及時維修保養提醒與報廢決策支持,降低因管理不當帶來的額外成本。
1.2" "提升高校資產利用效率
提升資產利用效率是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目標。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資產管理,高校可更加精確、高效地管理資產,實現資產使用價值最大化。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通過集成分析資產數據,可以幫助管理者實時了解資產使用狀態,在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資源浪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通過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高校可以對教學設備的使用頻率、使用效率進行實時監控,合理安排設備的維護和升級,避免資源過度集中或閑置。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還能夠及時發現并彌補資產配置的不合理之處,如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某些資源長期過量與不足,從而進行及時調整。
1.3" "優化高校成本管理工作
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提供詳盡的資產數據,具有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使高校對成本進行更加精準的追蹤和控制。首先,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實時記錄資產采購成本、維護費用、折舊等信息,為高校提供全面成本視角。全方位成本記錄可以讓高校更準確地計算各項資產實際成本,還能為未來財務規劃提供數據支持。其次,在成本控制中,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可分析資產使用效率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幫助管理者識別成本過高或資源使用不當環節,進而采取措施進行優化。例如,通過分析能源消耗數據,高校可優化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成本。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還能夠監控預測資產維護成本,助力高校編制更為合理的維護計劃與財務預算。在資金使用效率方面,通過對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高校可更有效地進行資金分配與預算管理,確保資金在最需要的地方使用。
2" " "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管理層重視程度不夠
在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高校管理層的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缺乏足夠的戰略規劃與支持。部分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不被視為戰略性任務,在資源分配、政策制定方面沒有得到足夠關注。例如,部分高校在制定年度預算時,對資產管理信息化項目的投入有限,造成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推進緩慢。二是管理層對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存在誤區。部分高校管理層認為資產管理信息化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升級,忽視了其對管理流程、組織結構、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影響。例如,部分高校在進行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時,僅聚焦于軟硬件更新,忽略了對員工的信息化培訓與管理流程優化,造成信息系統無法充分發揮作用[1]。
2.2" "資產管理缺乏高質量的績效考核
高校資產管理缺乏高質量的績效考核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績效考核指標不全面,部分高校資產管理的績效考核指標設置過于簡單,僅關注資產使用率、維護費用等基本指標,忽略了資產管理指標,如資產管理對教學、科研的支持效果,資產利用創新性、持續性等;其次是績效考核方式落后,部分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估仍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進行,多通過紙質報表匯總、會議討論等進行績效考核,考核效率低下,且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難以客觀、準確地評估資產管理績效;最后是缺乏有效的績效反饋機制,部分高校的績效考核結果很少被用于指導實際資產管理工作,如考核結果只作為工作總結出現,沒有及時轉化為改進措施,使得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2.3" "資產管理目標模糊
高校在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資產管理目標模糊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一是高校資產管理目標設定不明確,部分高校對資產管理的具體目標缺乏明確定義與量化標準,雖然提出要提高資產利用率或優化資源配置,但目標缺乏具體與可衡量的指標;二是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不協調,部分高校在資產管理中過分強調短期效益,如成本節約,忽視了資產管理的長期目標,如資產可持續發展、長期效益最大化。
2.4" "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部分高校在資產管理方面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問題,造成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效果不佳,具體表現如下:一是技術基礎設施不完善,部分高校的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老舊,無法滿足現代化管理需求,如使用的過時軟件系統無法支持高效數據處理分析,使得資產管理效率低下;二是信息系統功能存在局限,部分高校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單一,缺乏靈活性、擴展性,如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只能處理基本的資產登記與記錄,不具有復雜數據分析、預測、資產評估等高級功能;三是數據集成與共享不足,部分高校不同部門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相互孤立,缺乏有效的數據集成與共享機制,使得高校資產管理經常出現資產信息重復錄入與數據不一致問題,影響了數據準確性與管理決策有效性。
3" " "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3.1" "加大對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宣傳力度
為加大對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宣傳力度,高校可采取以下具體舉措。
首先是舉辦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主題講座。高校可組織資產管理信息化相關講座,邀請財務專家與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者來分享經驗成果,以此幫助高校管理、資產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學習全新的資產管理信息化知識與技能。其次是利用校園媒體進行宣傳。高校可通過校園內報紙、雜志、廣播站等渠道,發布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新聞報道、進展情況、成功案例,提高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可見度。最后是制作宣傳資料。為提升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宣傳影響力,高校可制作宣傳手冊、宣傳頁、海報等資料,詳細介紹資產管理信息化目標、功能、優勢、實施步驟等,并對各方參與主體針對性發放資料,以此使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深入人心。
3.2" "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優化資產管理體系
為完善績效考核體系,高校應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做法:首先,設計明確的績效指標。高校可設定清晰、可量化的績效指標,以確保績效考核指標既能衡量員工的工作表現,又能反映資產管理的效果,如針對資產管理,可設計資產利用率、資產維護成本、資產更新換代及時性等指標;針對資產管理團隊,可設定具體績效指標為“資產維護成本年度內降低5%”,以此使指標既明確可量化,又具有明確的目標。其次,建立多層次的考核體系。高校可構建涵蓋個人、團隊、部門等多個層面的考核體系,并確保每個層次目標都與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一致,保證每個層次的考核指標都具有通用性。例如,在部門層面,可設定考核指標為部門內所有項目的平均資產利用率達到90%;在個人層面,針對資產管理人員,可設定其個人考核指標為完成資產清查工作,誤差率不超過1%。最后,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資產管理體系。高校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支持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資產登記、分類、盤點、評估等功能的綜合管理平臺,實現資產信息的數字化、標準化管理。高校可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收集、整理資產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利用數據分析技術評估資產使用效率與績效,從而為資產管理工作決策提供依據。高校還可引入績效管理系統,并將其與高校財務系統、教務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進行數據集成,通過自動收集資產采購、使用、維護等信息,實現資產信息的一體化管理。另外,高校還可基于資產管理目標,在系統內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資產利用率、維護成本控制、資產更新換代速度等,支持自定義指標設置,以滿足不同的管理需求[2]。
3.3" "圍繞高校發展需求制定明確的資產管理目標
為解決資產管理目標模糊問題,高校需要制定明確的資產管理目標。首先,高校需要組建由財務、設施、教務及科研代表等人員組成的跨部門工作組,由其共同進行資產現狀全面審查,包括資產清單的核對、使用狀況評估及維護歷史分析,并利用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法識別內外部環境對資產管理的影響,以明確資產管理目標設計方向,依據核心業務需求與戰略規劃設計資產管理目標,如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降低維護成本,以及確保資產配置與教學科研需求緊密對接等。其次,高校需要通過數據分析與預測模型預測未來資產需求,結合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則編制資產更新和置換計劃,從而為資產管理目標實現奠定基礎。最后,高校應建立包括定期審核、目標達成情況評估在內的反饋機制,并及時調整管理目標,以確保資產管理目標與高校長期發展戰略保持一致。通過這一系列具體做法,高校能夠明確實施資產管理的目標,從而為提升高校資產管理水平與資產利用率提供支持[3]。
3.4" "搭建智慧化管理平臺,提高資產管理質量
為提升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充分滿足高校資產管理需求,高校可搭建智慧化管理平臺,通過實現資產管理智慧化、自動化工作,提高資產管理質量。首先,在平臺建設之前,高校應詳細分析資產管理的具體需求,包括資產類型、管理流程、信息需求等,并基于需求分析,設計符合實際需要的智慧化平臺架構,以確保平臺具有所有關鍵功能,如資產跟蹤、維護管理、數據分析、報告生成等。其次,進行智慧化管理平臺功能模塊設計,智慧化管理平臺具體組成如下:①資產登記與檔案管理模塊,該模塊負責記錄和維護所有資產的詳細信息,包括采購信息、規格參數、位置、使用狀態等,還支持資產的歷史記錄管理,如維修、升級、轉移記錄;②維護與保養管理模塊,用于跟蹤資產維護活動,支持設定保養計劃、記錄維護活動;③資產使用與調度模塊,該模塊能夠提供資產的實時使用情況,支持資產在線預約與調度[4];④數據分析與報告模塊,利用收集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支持生成各種報告,如資產使用效率、成本分析、折舊情況等,從而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持;⑤財務管理模塊,通過與財務系統集成管理與資產相關的財務信息,包括資產采購成本、運營成本、折舊等[5]。最后,進行系統測試優化。在平臺開發完成后,高校應對平臺進行全面、系統的測試,包括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等,并根據測試結果對平臺進行必要優化,以確保平臺穩定運行。
4" " "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高校需要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以提升教育與科研工作質量。資產管理作為高校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管理、技術、戰略規劃等多個方面。本研究針對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現存問題與解決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加強信息化建設宣傳、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制定明確的管理目標、搭建智慧化管理平臺等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旨在推動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羅萍,劉偉春.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國際公關,2022(7):70-72.
[2]翟韋西.高校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21(26):82-85.
[3]唐盛芳.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1(2):51-52.
[4]劉坤,孫惠玲,陽文婷.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20(4):497-501.
[5]郭珊珊.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大眾投資指南,2020(1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