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8年改革轉制以來,消防救援隊伍的使命任務,由原先的防火滅火為主向承擔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轉型升級。隨著無人駕駛航空器技術的高速發展,無人駕駛航空器作為各級消防救援隊伍使用的新型裝備,在各類事故災害救援的過程中得到應用。本文主要介紹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與隊伍建設現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 應用管理 隊伍建設
一、引言
2018年—2023年,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利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先后參與處置各類火災、抗洪搶險、城市內澇、冰凍雨雪災害、尾礦庫泄漏及各類搶險救援行動、人員搜救等突發警情達到9000起,累計搜救人員1000余人,可以看出,無人駕駛航空器在應急搶險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本文對消防救援中航空器應用管理與隊伍建設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以達到完善“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應用-隊伍建設”體系的目標。
二、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管理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應用現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駕駛航空器(也稱為無人機)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愈發成熟。這些小巧、靈活的飛行器在消防救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救援隊伍提供了更多的技戰法選擇。起初,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高空拍攝照片、視頻和消防宣傳等方面,為救援隊伍提供了寶貴的現場信息和宣傳資料,幫助救援人員更好地了解火場情況,制定更有效的救援方案。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需求的增加,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應用范圍已經逐步擴展到高空可見光與熱成像監測、氣體偵檢、物資運送、牽引拋投、人員搜救、系留照明、通信中繼、喊話告警、信號定位、航拍建模等高層次領域,不僅提高了救援效率,還為救援人員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例如,通過高空可見光與熱成像監測,救援隊伍可以快速發現火源和被困人員,為救援行動爭取寶貴時間;利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進行物資運送和牽引拋投,可以迅速將急需的物資與安全繩快速送達指定位置,對被困人員及時展開救援工作;在通信中繼方面,無人駕駛航空器可以彌補山區、峽谷等復雜地形導致的通信盲區問題,為保障救援隊伍與外界通信暢通奠定基礎。然而,盡管無人駕駛航空器在消防救援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其效果仍然有待提升。大部分地區在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時,缺乏明確的應用指導,導致應用效果不佳。此外,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操作不規范,并且維護和保養也存在問題,影響其正常使用。
(二)管理現狀
近年來,無人駕駛航空器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這一新興領域已廣泛應用于農業、國土、物流、科研、國防、應急等行業領域,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普及,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由于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門檻相對較低,個人擁有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比例較高,導致“黑飛”擾航、失控傷人、偷拍侵權、非法測繪泄密等問題日益凸顯,對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我國現行航空管理制度是基于有人駕駛航空器運行管理模式而設計,缺乏針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相關制度規定。這意味著現有的管理制度無法滿足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發展需求,亟須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管理較為分散,缺乏統一的管理體系。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各自為戰,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導致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應用效果參差不齊。這種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僅影響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使用效果,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體系,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安全難以保障,給消防救援工作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飛行高度、速度、位置等方面的控制問題。如果無人駕駛航空器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或受到干擾,很可能會造成墜機等安全事故,給現場人員和裝備帶來嚴重威脅。
二是大部分地區在應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時存在違規操作的現象。一些單位或個人為了追求快速救援,可能會忽視安全規定,違規操作無人駕駛航空器。例如,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飛行、超限飛行等行為,都可能引發安全問題。這些違規操作不僅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還會給正常的救援工作帶來干擾,影響救援效率。
三是部分單位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意愿不強烈,單位領導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優勢和功能了解不夠深入,操控員如何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缺乏足夠的信心、過硬的技術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避戰心理。
三、無人駕駛航空器隊伍建設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人員現狀
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培養自2016年開始,考核操控員證件主要為CAAC執照(中國民用航空局辦法),同時增發AOPA合格證(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與ALPA合格證(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截至2024年1月全省累計培養Ⅲ類旋翼視距內操控員300余人、Ⅲ類旋翼視距外操控員20余人、Ⅲ類垂起固定翼視距外操控員5人。
(二)裝備構成
現階段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配備主要分為三個層級,即總隊級、支隊級、大隊(站)級,其中總隊級主要配備大疆經緯系列M210\M300\M350、大疆御2行業系列、大疆御3行業系列、縱橫CW-15、大工DG系列,支隊級主要配備大疆經緯系列M210\M300\M350、大疆御2行業系列、大疆御3行業系列、科衛泰六旋翼系列、大工DG系列、道通MAX系列,大隊(站)級主要配備大疆御2行業系列、御3行業系列??傟?、支隊級具備熱成像、喊話、照明、拋投、系留、夜視、中繼、二維及三維建模等功能模塊,大隊(站)級具備熱成像、喊話、照明能力。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的培訓內容主要是基礎操控,缺少場景應用性,地方的培訓機構不懂無人駕駛航空器在消防救援中的應用,以考證為目的,培訓課程較為單一且訓練層次不高,很大程度上導致消防救援隊中無人有駕駛航空器操控員證,不會應用飛行。
二是消防救援總隊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的人才培養機制有待完善。現階段,全省消防救援總隊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主要以通信員為主,未注重對操控員能力素養的考評,并且消防救援隊伍人員流動性較大、崗位調整較為頻繁,導致操控員無法精而專的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大多數僅具備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基本操控能力,對于任務載荷高層次應用能力、應急操控能力、建模制圖能力應用較弱。
三是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建設尚未形成迭代體系,無人駕駛航空器是高精密電子裝備,具備一定的生命周期,部分單位秉承能用則用的理念,導致無人駕駛航空器不能滿足日常執勤戰備需求。
四是現階段消防救援隊伍無人駕駛航空器采購由總隊級單位集中采購,集中采購的周期較長,遠大于裝備迭代升級的周期,出現采購的設備不一定是最新、功能最多、性能最強的設備,一定程度上影響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建設。
四、加強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應用管理建議
(一)加快出臺管理制度與實施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施行,結束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無法可依的局面,《條例》第五十九條中指出“警察、海關、應急管理部門轄有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適航、登記、操控員等事項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制定”,目前消防救援隊伍內部暫無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相關的文件要求,為了規范在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正確使用,保障和服務消防救援工作,需要相關管理部門結合《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并推廣實施。
(二)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依據消防救援隊伍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實戰能力需求,結合現有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培訓機構的特點,進行全方位資源整合,完善消防救援隊伍無人駕駛航空器人才培養體系。在現有培訓的基礎上,以實戰為指引,開展基礎操控培訓、場景應用培訓、模擬實操培訓、實戰應用培訓相結合的人才訓練培養模式。
建立消防救援隊伍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晉升模式,加強消防救援中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系統性的頂層設計論證工作,將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納入消防救援隊伍人才發展建設規則,明確職業發展規劃、激勵獎勵辦法、保障晉升崗位及配套待遇等,解決人才成長后的后顧之憂,保障隊伍穩定,避免優秀人員流失。
(三)完善裝備建設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人駕駛航空器技術日新月異,無人駕駛航空器配套的任務載荷種類也日益全面。因此,提升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建設,應從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各災害事故特性、各類應用場景上歸納細化,將不同種類的無人駕駛航空器與任務載荷匯總整理,按需配備、周期更替、優化采購權限,提升各級消防救援隊伍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性能,健全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種類,適應消防救援隊伍“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使命需求。
首先,針對各級消防救援隊伍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方案。例如,對于高層建筑火災,可以配備具備高清攝像頭和熱成像功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以便快速定位火源并制定救援方案。而對于森林火災,則需要具備長航時、大載重能力的無人駕駛航空器,以執行物資投送、火場監控等任務。
其次,針對各類災害事故的特性,選擇合適的任務載荷。例如,地震救援中,可以利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搭載生命探測儀,以便快速尋找被困人員。而在洪澇災害救援中,則可以利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進行災區巡查,為救援隊伍提供實時情報。
最后,針對各類應用場景,制定合理的采購和更新計劃。因此,相關人員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定期更新無人駕駛航空器裝備,同時優化采購權限,確保各級消防救援隊伍能夠及時獲得所需的裝備。
(四)建立多元化師資隊伍
針對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培訓全要素、多類型、貼合實戰的任務需求,構建基礎型、行業型、社會型、應用型、創新型“五位一體”的多元化師資隊伍,基礎型教員依托各類培訓機構進行選拔,主要承擔執照考試的相關培訓任務;行業型教員依托訓練總隊及消防院校中從事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專業教員,主要承擔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在職培訓、場景應用、模擬實操、實戰應用等方向培訓任務;社會型教員依托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廠商、代理服務商、社會其他從事無人駕駛航空器經驗豐富的企業,主要承擔不同種類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演示、維修保養、故障處置等方向的培訓任務;應用型教員依托各級消防救援隊伍中從事無人駕駛航空器經驗豐富的指戰員,主要承擔消防救援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各類災害事故現場處置中的實戰應用案例交流培訓任務;創新型教員依托公安、應急、航測、高校、企業及其他從事無人駕駛航空器經驗豐富的社會團體等機構部門,主要承擔新裝備、新技術、新應用等講解培訓任務。師資隊伍在完成常規的教學任務之外,還應當結合參訓學員的實際情況與掌握能力,合理調整教學內容與訓練計劃,確保高質量完成教學工作。
(五)加強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實戰化應用訓練
加強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實戰化應用訓練是提高消防救援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實戰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各類災害事故現場最大程度發揮效能的關鍵因素。
首先,要結合消防救援隊伍常見的8類災害事故場景,構建專業化的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戰化應用場地,通過實景實地模擬事故災害處置現場,加強消防救援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的實際應用能力。
其次,要梳理總結一批實用、管用、易推廣、能落地的無人駕駛航空器技戰法應用,讓各級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學有所積、練有所依,全面提升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的業務能力水平。
最后,要積極開展“高水平”走出去“高質量”引進來的雙向交流模式,閉關鎖國不可取,閉門造車不可行?,F階段,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隊伍應積極與其他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機構、部門、高校、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及其他團體開展交流學習,積極參加與無人駕駛航空器相關的比賽。同時,需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應將最新的前沿科學技術與裝備應用作為技術儲備,結合消防救援隊伍的實際需求,將科學技術轉化為消防救援隊伍的新效能,全面提升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實戰化應用能力。
五、結束語
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管理與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全面考慮和規劃。本文從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管理與隊伍建設的現狀與問題出發,結合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的實際情況,針對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管理與隊伍建設提出相關建議。通過實施這五個方面的改進措施,能夠為提升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管理與隊伍建設能力提供有益的參考。基于此,全面提升消防救援無人駕駛航空器應用管理與隊伍的整體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消防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單位:胡赫 王健宇 伊春市消防救援支隊
參考文獻
[1]滕波.無人機在消防救援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減災,2020,(11):18-20.
[2]李懷義.消防無人機操作員培訓體系構建探索[J].今日消防,2023,8(07):4-7.
[3]陳思帆.消防救援隊伍無人機飛手培養模式探討[J].數字通信世界,2021,(03):121-12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