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擬就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進行探討,以期初步了解這種教學方法對寫作能力培養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大單元教學 學生寫作能力 影響
小學是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大單元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通過知識與應用的系統整合,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效途徑。因此,探討大單元教學對寫作能力的影響,不僅有助于認識這種教學方法的效能,還可以為進一步優化語文寫作教學提供理論支撐。
一、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特征
(一)教學內容的整合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在教學內容整合方面體現了顯著的特色。該教學采用跨學科的策略,將教學資源融會貫通,旨在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確保系統的語文學習。在實施過程中,教學內容超越了傳統教科書,依據中心主題,整合多學科知識。這種內容整合方式不僅豐富了教學材料,也為學生開拓了知識領域。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學內容的整合顯著提高了學習效果,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中,師生角色的轉變是其核心特征之一。此教學倡導教師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協助者,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師的職責包括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學習活動,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以及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給予適時的指導和反饋。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角色由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積極探索者。他們被鼓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信息搜集、分析和創造性思考。通過師生角色的轉變,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更為平等、互動的學習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在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中,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是其顯著特點之一。傳統的評價體系往往以筆試成績為主,但在大單元教學中,評價方式更為全面和靈活,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考量他們的思維過程、學習態度和創造性表現。具體而言,評價體系包括但不限于書面測試,它涵蓋了課堂參與、小組合作、項目研究、口頭報告等多種形式,可以全方位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例如,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個人或團隊項目的完成情況,以及對特定主題的深入理解和表達能力,均被納入評估范圍。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在不同方面發揮所長。該評價體系還倡導形成性評價,即在學習過程中持續地進行評價,而非僅在學習階段結束時進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能夠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供依據。
二、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
(一)激發寫作興趣
大單元教學中的寫作教學關注情趣引發和參與體驗,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通過設置富有想象力的創作主題,帶領學生進入虛擬情境,讓學生的思維主動運轉,產生豐富想象。學生也可自主選擇喜愛的話題,發揮創作主體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互評互賞。此外,教師還可設置團隊寫作、文學改編、話題爭鳴等任務,營造競技互動氛圍。這些寫作教學設計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實踐者,激發其內在寫作動力。
(二)豐富語言知識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還體現在豐富語言知識方面。該教學通過設計語言知識模塊,引導學生學習詞匯、語法、語用等方面的語言知識,拓寬學生的語言視野。在詞匯方面,大單元教學融入了詞語釋義、詞義延伸、詞語搭配等詞匯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詞語內涵,掌握詞匯的規范運用。在語法方面,大單元教學安排語法點解析,示范語法結構的靈活應用,使學生在語境中體會語法規則,內化語法知識。在語用方面,大單元教學提供交際情景,訓練學生的語體風格和語用選擇能力。通過這種知識與應用的有機統一,學生可以建立系統語言知識體系,奠定語言運用的基礎。這有利于學生在表達想法時,準確地選擇詞匯,恰當地運用語法結構,合乎交際場合地使用語言,從而提高寫作的規范性和適切性。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拓展語言表達范圍方面,體現了其獨特的教學價值。該方法通過跨學科內容的整合,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語言學習材料,從而增進了學生在語言運用上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學生在探究多元主題的過程中,接觸和分析各類文本,豐富了他們的詞匯量,提升了理解與表達復雜概念的能力。例如,在研究環保主題時,學生通過學習相關專業術語并進行描述、討論,提高了描述性與議論性寫作的水平。學生被鼓勵運用寫作、演講等多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因此,通過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多元的表達機會,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是在語言表達的廣度與深度上。
(三)培養流暢表達能力
大單元教學注重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從被動聽說進入主動表達的境界。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文本主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多表達見解。學生在討論中因觀點交鋒而激發的靈感,可推動思維走向更高維度。教師還設置情境對話和角色扮演等活動,模擬真實語境交流,讓學生直觀體會語用環境與對象的重要性,并注意轉換語體,掌握不同場合的語言運用之道。這些交互式表達訓練,使學生敢于開口,從而養成自信流暢的語言表達習慣。而這種自信流暢的語言表達習慣,是學生自信流暢地寫作的基礎。
(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大單元教學強調文本閱讀訓練,引導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脈絡,了解文章的邏輯框架以及引導讀者閱讀的線索標記,如各類過渡詞及副詞的邏輯指示功能等。在具體解讀文章時,教師可多設計猜測性問題,讓學生預判情節發展,進行假設推理,這可培養學生的邏輯預見能力。之后,還需引導學生判斷前后文的邏輯關聯與假設是否成立,讓學生理清文本邏輯,摒棄與主線不符部分。這強化了學生判斷與辨析的能力。大量的引導性提問與討論,也使學生習得概括、排序、比較、評析等基礎邏輯方法。大單元寫作教學也強調邏輯性,訓練學生理清寫作的內容結構、合理安排寫作的先后順序,在原本較為感性的語文學習中融入必要的理性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大單元教學創設良好的寫作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語言知識的內化運用,通過語境化訓練使學生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技能,并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這種知識學習與應用訓練相結合的教學環境中,語言知識得以豐富,寫作技能得以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縣東嶺中心小學)
——————
參考文獻:
[1]伍曉鈺. “大單元”視域下統編本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探索[D]. 廣西師范大學,2023.
[2]劉永琦. “大單元教學觀”視域下的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研究[D]. 合肥師范學院,2022.
[3]楊碧潔.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第二學段習作單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