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作為獨特的教育載體,為小學語文生命教育教學提供了素材支撐。本文探討繪本融入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的策略,以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與素養。
【關鍵詞】繪本閱讀 生命教育 口語交際 習作教學
開展生命教育能幫助小學生樹立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意識,但生命教育的內容往往較為抽象。繪本以獨特的圖文結合方式,將抽象的生命教育理念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生命奧秘的大門。筆者認為,合理運用繪本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學生能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運用繪本資源,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生命教育內涵,提升學生生命素養;將生命教育搬上講臺,將繪本閱讀融入課堂,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生命教育意識,能助力學生感悟生命的深邃,喚醒學生對生命的思考。
一、走進繪本,照亮生命之光
生命教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并尊重生命的價值,理解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可能與挑戰。繪本故事不僅僅是紙上的圖像和文字,更是心靈的橋梁。學生閱讀生命教育主題繪本,能跨越單純文字的界限,觸摸到生命的豐富內涵,喚起對生活的熱愛。從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多樣性,從個體的成長到人際的關愛,繪本中豐富的主題和細膩的情感描繪,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開放的思考空間,讓他們在想象與創造中感悟生命的奇妙與偉大。
如二年級下冊的《小毛蟲》講述了盡管會歷經重重磨難與挑戰,但小毛蟲一直堅信自己能化繭成蝶的故事。為了啟迪學生體會小毛蟲堅定不移的信念及珍視自我的獨特價值,筆者通過視頻播放將經典繪本《田鼠阿佛》分享給學生:眼看著冬天不遠了,小田鼠們開始采集玉米、堅果、小麥和禾稈。從早到晚,它們全都在忙著干活——只有一個例外,就是阿佛。學生看到這時,斷定它是一只懶惰的小田鼠。筆者繼續播放:阿佛說自己在采集陽光、顏色、詞語。有學生說,這是一只特別愛幻想的阿佛。有的說,說不定阿佛有特殊的魔力……筆者:“當寒冷的冬天到來時,小田鼠們幾乎啃光了所有的糧食,阿佛出現了,它給大家帶來溫暖的陽光、五彩繽紛的顏色以及像詩人般的詞語?!睂W生立刻給阿佛送上掌聲,有的夸阿佛是最棒的詩人,有的說阿佛善于和大家分享快樂,有的說阿佛是一只充滿正能量的小田鼠……繪本故事猶如一粒種子,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深處悄然生根。這粒種子,承載著勇敢做自己、堅持自我的信念,不僅啟迪了學生的心靈,更點亮了他們成長道路上開展自我探索的明燈。
二、文本啟迪,探尋生命之旅
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將生命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文字中領略生命的多樣性和獨特性;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閱讀和理解中,逐步形成對生命的認知和感悟,培養他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積極向上的態度;要注意將課文的豐富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結合,助力他們在課文的學習中深化對生命的認知。
如四年級上冊的《盤古開天地》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經典之作,筆者在課上將盤古開天地所表達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生命的意義結合起來,給學生出示繪本《石獅子》和《獾的禮物》,引導學生思考:“盤古揮動巨斧開天辟地,他的身軀化為巍峨的山巒,血液匯聚成廣闊的海洋……在這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的一生又當如何度過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主旨來閱讀這兩本繪本,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何在,是如同鴻毛般輕盈地消逝,還是如泰山般沉重地離去?”學生閱讀并思考后,回答出:“善良的石獅子以其實踐行動,繪就了一生的輝煌,讓人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與真諦。對于石獅子而言,那瞬間的“復活”已成為永恒,蘊含著生命教育的深刻內涵?!倍鴮τ凇垛档亩Y物》,學生說:“生命的意義,在于給予,而不是索取。獾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將自己一顆充滿智慧和愛的心,留給它的朋友們。這顆心,成為它們共同的精神支柱,讓它們在困境中找到前進的力量。我們無法像獾那樣留下如此珍貴的禮物,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傳遞生命的正能量?!蓖ㄟ^課文的學習及拓展繪本的閱讀,學生體會到人們對生命的尊敬和熱愛,體會到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他人、對社會的貢獻。
三、口語交際,傳遞生命之愛
生命教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讓學生明白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惜每一天,努力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命主題繪本,在口語交際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抒發對生命意義的感悟,讓學生通過口語表達對生命、對親情的熱愛。
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父母之愛”的內容后,筆者為學生出示威廉·史塔克經典作品《驢小弟變石頭》,讓他們閱讀繪本,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討論從故事中能感受到哪些深刻的觸動。學生一:“驢小弟在父母深沉的愛中回歸自我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父母不僅以物質之愛滋養我們的成長,更以精神之光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給予我們無盡的鼓勵與堅定的支持?!睂W生二:“驢小弟爸爸媽媽給予的愛,如同陽光般溫暖,照亮了驢小弟前行的道路;又似雨露般滋潤,滋養了他內心的堅韌與勇氣。”學生三:“驢小弟爸爸媽媽的愛,讓我更加思念為了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常年在海上工作的爸爸,此刻回憶起那些與爸爸相處的日子,我仿佛還能感受到他那溫暖的懷抱和鼓勵的目光。”在口語交際的活動中,學生以客觀與理性的視角去審視父母之愛,不僅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實踐,更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通過口語交際的教學及繪本的閱讀,學生對父母的情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學會了感恩與尊重,為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石。
四、習作升華,書寫生命之韻
教師可嘗試引導學生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角色形象及豐富的情感體驗融入到寫作實踐中。教師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教育意義的生命主題繪本,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對之進行深入閱讀和情感體驗,從而在寫作中感知生命,培養生命意識。
四年級上冊的“習作:寫觀察日記”要求學生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過程、記錄當時的想法和心情,筆者先根據教學要求,提前借助繪本《蚯蚓的日記》引導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熟悉日記書寫格式,為學生搭建日記書寫支架;再引導學生關注繪本的文字細節,發現繪本中的文字表達特點,教學寫日記要學會運用重點詞語來記錄自己生活中精彩、有趣、感動的畫面和瞬間。在具體的習作教學中,筆者讓全班學生試著孵化雞蛋,體驗當“一日雞媽媽”的過程,一學生在“護蛋日記”中寫道:當“一日雞媽媽”非常不容易,為了守護好“蛋寶寶”,同學們各顯神通。有的用泡沫紙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裹住雞蛋;有的將谷粒倒入一次性塑料杯中,再挖出一個小坑,將雞蛋放入杯中,再用紙巾緊緊包裹住;還有的貼心地將雞蛋放進“小書包”,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沒想到平平無奇的雞蛋,此刻卻成為了同學們爭相捧在手心的珍寶。一下課,淘氣的男生不停地擺弄手中的雞蛋,不一會兒,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傳出一陣陣哀嚎聲,干凈的地板頓時面目全非,蛋腥味瞬間在教室里彌漫開,還有的“蛋寶寶”在下課期間不翼而飛……在護蛋之旅中,每一刻都充滿挑戰與溫情,學生領悟到身上肩負的責任,在心中悄然種下了敬畏生命的種子。
綜上,將生命教育繪本閱讀融入語文課堂,學生在探索生命的過程中,逐步學會認識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也讓他們學會在未來的生活中以積極、健康、向上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杏濱小學 責任編輯:王振輝)
[1]劉清彥. 閱讀里的生命教育:從繪本里預見美麗人生[M]. 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6.
[2]劉慧. 讓生命回到教育的主場[J]. 人民教育,2020(07):28-31.
[3]張秀麗. 讓生命教育走進小學繪本閱讀[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1(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