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完成系列任務的過程中去積累語言、閱讀和交流。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文字,通過表達運用語言,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關鍵詞】 朗讀 任務情境 表達 實踐活動
板塊一: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師:你們去圖書館看過書嗎?圖書館里面的書怎么樣?
生:多種多樣,非常有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座特殊的圖書館,咱們去看一看。(播放視頻)一面墻就是一座圖書館,只需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便可聆聽圖書內容。如果掃碼聽到的是咱們班自己錄制的有聲圖書,那該多神奇呀!想不想來試一試?
生:想!
師:我感受到了你們的期待,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錄制有聲書。正好,有聲圖書館的館長打電話來了,咱們來接通電話。(多媒體模擬情境,連線館長。)
館長:同學們好,我是有聲圖書館的館長,本館有聲圖書還缺少介紹海底世界的板塊內容,想請大家錄制有聲圖書參加海選。
師:這下我們真的有錄制機會了,趕緊來商量一下,怎樣才能錄制有聲圖書呢?
生:要帶著感情去讀生動。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不能拖音。讀正確、讀流利。
師:沒錯,錄制有聲圖書要做到讀正確、讀流利、讀生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去探尋海底世界的奧秘,然后借《海底世界》這篇課文來試著完成一次有聲圖書的錄制。如果能上架到有聲圖書館,那就太棒了。
板塊二:探尋海底世界,進入錄制之旅
活動1:設計有聲圖書封面
師:同學們,平時拿到一本書,你們首先會看到它的什么?
生:封面。
師:下面我們就來完成第一個活動,設計有聲圖書的封面。我們是借《海底世界》這篇課文錄制有聲圖書,那我們的書名就可以叫作——
生:(齊答)海底世界。
師:書名有了,作者呢?翻開書找一找。
生:石友。
師:這可是位有名的大作家。我們先借文中的插圖作為封面的背景圖,這樣,有聲圖書封面最基本的信息我們已經完成了。
活動2:編寫有聲圖書目錄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書姿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投入。(出示重點詞語,指生讀。)去掉拼音,誰來挑戰(zhàn)?(再指生讀,學生齊讀。)“寧”和“官”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寫好生字,老師有三條錦囊——一看筆畫,二看結構,三看細節(jié)。寫好這兩個字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呀?
生:“寧”的那一筆橫在橫中線上起筆。
生:“官”字多橫之間要等距。
生:這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點都在豎中線。
師:真了不起,你們發(fā)現了它們的共同點。請同學們先看老師范寫,再自己練寫。
(學生練寫后投影展示,其他同學對照評價表打星并評價。)
師:“你可知道,大海的深處是怎樣的?”課文中哪一句話可以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呢?
生:課文的最后一段——“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師:你真會動腦筋,一下就找到了文中的關鍵句,文章開頭是個什么句子?
生:疑問句。
師:那咱們要讀出疑問的語氣。(生齊讀)讀到開頭這個問句,你有什么感受?
生:對大海深處很好奇。
師:是呀,它激發(fā)了我們的好奇心。開頭問,結尾答,這叫作——
生:首尾呼應。
師:一問一答真有趣,男女生合作讀一讀。(男女生合作讀)從結尾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海底世界的哪兩個特點?
生: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師板書)
師:那課文是怎么具體寫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6自然段,畫出每一自然段的關鍵句。
生:第2自然段的關鍵句是“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生:“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不是的?!边@一段是介紹海底有聲音。
生:“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苯榻B的是動物。
生:“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边@一段是寫植物。
生:“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儲量很少的稀有金屬?!边@是在介紹海底的礦產。
師:(相機板貼)現在借助板書,一起來回答,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
生:寧靜、聲音、動物、植物、礦產。
師:同學們很會概括關鍵詞,就用你們概括的關鍵詞來編寫我們這本有聲圖書的目錄吧。再加上開頭和結尾,目錄頁就清晰完整了。
活動3:插入有聲圖書內容
師:目錄編寫好了,聽眾對里面的內容更感興趣,下面我們就來完成第三個任務,插入有聲圖書的內容。請同學們選擇第2、第3自然段中你喜歡的一個段落,自由朗讀,找出能體現海底寧靜或聲音的句子。思考一下,這段內容是怎么把海底的寧靜或聲音介紹清楚的。
生:我喜歡聲音。(朗讀第3自然段)作者把海底的聲音比喻成我們熟悉的聲音,用了擬聲詞。
生:這段還用了排比句,介紹了海底的各種聲音。
師:“嗡嗡、啾啾、汪汪”這些聲音可真有趣,海底只有這些聲音嗎?
生:不是。因為后面有省略號,說明有很多聲音沒說完。
師:你關注到了標點符號,真厲害。我們也用這種句式來介紹海底的聲音,誰先來?
生:有的像青蛙一樣呱呱。
生: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
生:有的像狼一樣嗷嗷。
師:同學們生活中一定留心觀察過各種動物,很會表達,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聲音。海底的聲音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很陌生的,作者把這些陌生的聲音轉換為我們熟悉的聲音,這是第一個表達奧秘,叫作“化陌生為熟悉”。這么有趣的聲音可得用朗讀來吸引我們的聽眾。誰來試試?
(指名讀,再齊讀。)
師:讀得真是津津有味,我越來越期待咱們班的有聲圖書作品了。這里有一個詞語形容聲音小到只有用水中聽音器放大才能聽到——
生:竊竊私語,就是小聲地說話,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師:像這樣把要表達的內容說得好玩一點,有趣一點,就更能夠吸引讀者了。同學們就像一群海底動物,給大家 10 秒鐘的時間,跟你的同桌竊竊私語吧。
(同桌間模仿竊竊私語)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聲音篇,先是找句子讀流利,再說一說體會,最后帶著體會再來讀生動。知道了作者是怎么把聲音介紹清楚的,接下來我們用這種方法繼續(xù)學習寧靜篇。選擇寧靜篇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回答了。
生: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一動一靜,形成了對比。
師:海面和海底差異很大,咱們可得讀出這種差異。
生: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學生重讀“幾十”)
師:你抓住了具體數字,這些數字很重要。
生: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師:你抓住了關鍵詞。“黑暗”是看不見,它跟“寧靜”有什么關系呢?我舉一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一天當中,咱們金寨縣在什么時間段讓你感覺最寧靜呀?
生:夜晚的時候。
師:是呀,聯系生活實際,環(huán)境越黑給人的感受越寧靜。用全黑這種視覺感受來寫寧靜這種聽覺感受,這也是一種修辭手法,叫作通感。讓我們乘坐潛水艇去一探究竟。當我們來到海面以下五十米的時候,光線怎么樣?
生:有點暗,但還有一點光線。
師:繼續(xù)下潛,來到海面以下二百米。
生:光線越來越暗。
師:最后一站,海面以下五百米。
生:全黑。
師:從海面到海底,我們會發(fā)現風浪越來越小,海水越來越寧靜。作者通過列舉具體數字,將寧靜介紹得很清楚。這是第二個表達奧秘,叫作“列數字表準確”。寧靜篇里還有哪一句話寫出了海底的寧靜?
生:“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雖然光線很暗,但是還有許多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師:是呀,白天能看到星星嗎?
生:不能,只有夜晚才能看到。
師: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把深海魚比喻成閃爍的星星。
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還發(fā)現了作者表達的奧秘,借助修辭能夠讓我們的表達更加生動,更加吸引聽眾,這就叫作“借修辭表生動”。誰來試試讀生動?(指名讀)第2自然段告訴我們海底是寧靜的,第3自然段卻說有聲音,是否矛盾呢?
生:不矛盾,海底聲音小,并不是沒有。
師:你讀懂了課文。海底的聲音很小,它不會破壞海底的寧靜。海底世界靜中有聲,暗中有光,這正向我們說明了海底世界的哪個特點?
生:景色奇異。
師:剛才我們讀正確、讀流利,也嘗試讀生動。下面我們就要正式錄制有聲圖書了,哪位同學有信心上臺展示?(生朗讀)這位同學讀出了他的理解。誰來評價一下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
生:我給他打5顆星,因為他朗讀得很生動,語句也很流利。
師:看來你很認可他的朗讀,下面我們來聽聽錄制效果。(播放錄制作品)
板塊三:布置作業(yè), 小結延伸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設計好了封面,編寫好了目錄,有聲圖書的錄制也完成了一部分,同學們的表現很棒。有聲圖書的錄制還在繼續(xù),回去以后把你的作品發(fā)至班級群,大家一起來當評委。同學們還可以用今天學習的方法提前練讀第4~6 自然段,為下節(jié)課的錄制做準備。
《海底世界》是三年級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在這節(jié)課上,我以錄制有聲圖書作為一個大情境,將錄制任務貫穿在這節(jié)課的語文實踐活動中。
1.真實。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貼合學生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本文是一篇少兒科普類文本,錄制有聲圖書的方式比寫海洋館的文字介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體現的是一種準確、清楚的表達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說,他們經常練習說寫。所以,我選擇了“錄制有聲圖書”的真實情境。
2.融合。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該跟任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貫穿始終。在板塊一中,介紹有聲圖書,激發(fā)學生錄制興趣,學生提煉錄制要求,明確錄制內容。在板塊二中,首先設計有聲圖書的封面,學生關注課題和作者,了解有聲圖書封面的基本信息。接著,編寫有聲圖書目錄,通過提煉關鍵詞句,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知道課文是從五個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順勢完成編寫目錄的活動,融活動于教學,緊扣教學重點。在板塊三中,插入有聲圖書內容,層層遞進,學生逐步感受課文是從多個方面把寧靜和聲音寫清楚的,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錄制有聲圖書。現場播放既能展示錄制成果,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化陌生為熟悉、列數字表準確、借修辭表生動”這三個表達奧秘的習得置于任務情境中,避免了枯燥的、乏味的知識點講解,讓學生得以在任務的驅動下自然而然地理解與運用。
3.運用。任務情境,本質上是創(chuàng)設讓語言實踐真實發(fā)生的一個階梯,在還原真實生活場景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教學不再是在孤立地教方法和技巧,而是讓學生邊發(fā)現、邊學習、邊運用。※
(本文是作者在“《七彩語文》杯”第六屆五省區(qū)小學語文教育聯盟優(yōu)課交流評選活動中的執(zhí)教課例)
(作者單位: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建平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