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到來,簡單明了的微寫作文字備受青睞。在此背景下,微寫作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成為語文學科的重要寫作方式,促進單位時間內獲得寫作教學效益最大化。文章探尋了微寫作教學的內涵、價值和策略,以期讓微寫作在語文教學中落地生根,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寫作;寫作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能根據需要,用書面語言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因此,語文寫作教學目標應當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語文寫作教學活動應當具有生活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表達、能表達、會表達。然而,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將單元習作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往往在單元教學即將結束時組織寫作教學。他們習慣布置統一的題目引導學生表達,或用范文引導學生模仿。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實施微寫作教學。
一、微寫作教學的內涵
微寫作是一種語言精練、內容完整、形式自由、情感真摯、篇幅簡短的寫作模式。微寫作教學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寫作需求,借助微寫作這種寫作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驅動學生進行書面表達,幫助學生發展寫作能力的新型教學形式。
二、微寫作教學的價值
1. 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如果教師引導過多,學生會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難以體現自身的學習主體性。微寫作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形式,重在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促使學生樂寫、能寫、會寫。微寫作教學由課內微寫作和課外微寫作構成,都需要學生有強烈的自覺參與性。在自覺參與微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體性,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分析、解決不同情境中的寫作問題,獲取寫作素材、方法,汲取寫作經驗,增強寫作欲望。這樣,學生會更愿意參與微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學。
2. 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
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在此階段,他們需要積累大量的知識。以微寫作主題為例,微寫作主題具有生活性,在確定微寫作主題后,學生能夠走進現實生活,留心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現象,在形象思維的作用下發現事物、現象的特征及背后的道理,并就此建構清晰的邏輯結構,選用恰當的方法、技巧組織語言,獲得信息載體——微作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形象思維始終發揮著作用,通過不斷地實踐來提高思維發展水平。
3. 促進學生寫真話、表真情
微寫作源于現實生活的需要,表達現實生活的需求。在微寫作教學中,教師呈現的真實情境和生活問題能將學生帶入現實生活中。相較于語文課堂教學,現實生活是一個更為廣闊且自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學生可以自主體驗各種各樣的活動,形成獨特的認知,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強烈的表達欲望,繼而自覺投身于微寫作學習活動。學生能夠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使用恰當的結構、方式和方法闡述自己的真實經歷,表達自己真實的認知和情感,逐漸學會寫真話、表真情。
4. 幫助學生形成多元的思想
展示是微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個體差異的影響,不同的學生往往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微寫作展示恰好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遷移思維、認知和經驗積累,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見聞和感受,輸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學生暢所欲言,形成多元的思想,逐步形成之前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微寫作教學的策略
1. 突破教材桎梏,獲取豐富的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活水”指向學校內的各學科教學和現實生活。簡言之,教師要引導學生突破語文教材的桎梏,從其他學科和現實生活中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
(1)從其他學科中獲取微寫作素材。
語文學科是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聯系。在語文學科中,既能發現數學、科學、歷史、地理等學科的元素,又能從這些學科中發現語文學科的元素。各個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能為學生的微寫作提供助力。
例如,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我們奇妙的世界》這篇課文中描寫了天空顏色的變化——“開始,天空呈粉紅色,慢慢地變成了蔚藍色”。學生在閱讀時很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天空會有不同的顏色?”實際上,這一自然現象背后蘊含著深刻的科學道理:天空顏色的變化是由于太陽光在大氣層中的散射所引起的。學生借助科學知識來學習,不僅能解決疑問,理解課文內容,還能開闊視野,獲取微寫作素材,并自覺將其落于筆下。
(2)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微寫作素材。
現實生活是微寫作教學的“沃土”,可以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獲取豐富的微寫作素材。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和物,這些人和物各有特點,值得學生觀察、描述。在不斷觀察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累觀察經驗,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發現,獲取豐富的微寫作素材。
例如,統編版教材五年級下冊《摔跤》這篇課文記述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學生可以通過反復閱讀課文內容探尋作者描寫人物特點的方法,汲取經驗,繼而主動調動自己的微寫作素材庫,選取恰當的素材,借鑒作者的寫作方法,自主進行微寫作。這樣,學生在鍛煉微寫作能力的同時,能夠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豐富了微寫作素材。
2. 由課內到課外,組織多樣化活動
微寫作教學活動是學生進行微寫作的依托,也是學生發展寫作能力的必由之路。與傳統寫作教學相比,微寫作教學形式多樣且簡單、易操作。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隨堂式微寫作活動和拓展式微寫作活動。
(1)課內:組織隨堂式微寫作活動。
① 仿寫。
仿寫是學生模仿范文進行寫作的活動,是學生獨立寫作的起點。小學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圍繞具體的人文主題編排了文質兼美的名家名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范文。因此,在組織隨堂式微寫作活動時,教師可以以教材中的課文為著眼點,選取適宜的語句、段落來引導學生仿寫。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時,作者連用四個“時而”(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溪流的特征。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解析這一語句,既可以了解溪流的特征,又可以了解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排比和擬人),汲取寫作經驗。這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仿寫,使用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天空中的云朵,凸顯出其變化萬端的特點。
② 擴寫。
擴寫是在保證原文意思不變的前提下,拓展、充實原文中較為簡略的內容,使原文內容更加具體、主旨更加突出的一種寫作訓練方式。有效的擴寫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原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提高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橋》這篇課文時,作者用簡練的語句描寫了老漢的一“揪”(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和一“推”(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老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將兒子從隊伍中揪出來,把生存機會讓給老百姓,同時作為一位父親,將兒子從爬上胸膛的洪水中推上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兒子。這展現出老漢大公無私、為人民服務的美好品質,也體現出老漢對兒子無盡的關愛。在將兒子從隊伍中揪出來時,老漢想到了什么?在將兒子推上木橋時,老漢又想到了什么?這是值得學生細細品味的。教師可以組織擴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老漢當時的心理活動,使其深刻品味課文內容,體悟老漢身上美好精神品質的同時,鍛煉想象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③ 改寫。
改寫是以原文內容為基礎,通過改變原文的結構、人稱、文體等進行想象、再加工的寫作訓練方式。有效的改寫既可以使學生了解自身的閱讀情況,又可以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鍛煉寫作能力,激發寫作興趣。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時,作者緊抓初春的景色特點,使用白描手法先后描寫了“竹”“桃花”“春江水”“鴨”“蔞蒿”“蘆芽”“河豚”等景物,營造出了春意濃郁、生機勃勃的氛圍,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初春的喜愛。通過閱讀這首詩,學生可以在理解詩句內容的同時體會到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閱讀情況和語用習慣,精心組織改寫活動,鼓勵他們將該詩改寫成白話文,借此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加深對詩句內容的理解,同時鍛煉語言運用能力。
(2)課外:組織拓展式微寫作活動。
學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發布自己的生活感悟、個人動態、學習心得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鍛煉寫作能力,并對微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不斷體驗隨堂式微寫作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獲取微寫作方法、積累微寫作經驗。拓展式微寫作活動是學生在課后借助微博、微信等進行微寫作的活動,契合學生的學情。學生在體驗拓展式微寫作活動時可以走進真實生活,遷移隨堂式微寫作認知,做到學用結合,使微寫作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漸提高微寫作能力。
例如,部分教師會要求學生寫日記,但是傳統的寫日記方式單一、枯燥,難以使學生產生興趣。針對此情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寫電子日記這一拓展式微寫作活動。日記內容不限,既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發現,又可以是自己的讀書筆記,還可以是自己學習時遇到的困惑,不限字數。這樣的電子日記具有開放性、自由性,容易激發學生的微寫作興趣。在書寫電子日記時,學生會以自身的真實經歷為依據,認真組織語言,潛移默化地鍛煉微寫作能力。教師則可以在了解學生微寫作情況的基礎上,耐心地給予他們微寫作指導,確保每名學生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發展。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指導,助力學生積極體驗生活。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微寫作教學,有助于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促使學生學會寫真話、表真情,幫助學生形成多元的思想等。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微寫作教學觀念,以日常教學為依托,以語文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其他學科、現實生活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微寫作素材;依據閱讀課堂教學情況,圍繞關鍵內容組織仿寫、擴寫、改寫等隨堂式微寫作活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借助多種媒介組織拓展式微寫作活動,讓學生獲得微寫作機會,掌握微寫作技巧,積累微寫作經驗,激發微寫作興趣,發展微寫作能力,切實體現微寫作教學的價值,推動語文教學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徐慧. 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J]. 試題與研究,2023(5):149-151.
[2]梁景興. 微寫作 "大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寫作的運用[J]. 小學生(上旬刊),2022(10):85-87.
[3]崔彩虹. 立足教科書課文資源的小學語文高學段微寫作教學研究[D]. 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22.
[4]傅晴. “微寫作”活動落實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方法探析[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2):23-24.
[5]熊妍. 分析微寫作訓練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 當代家庭教育,2021(30):137-138.
[6]姚英杰. “小微”處見“大世界”: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初探[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