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一直是各大高校持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問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和持續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物業管理服務的內容也在不斷轉型擴展,行業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文章以湖南開放大學現代物業管理專業為例,旨在從行業發展新趨勢出發,結合目前企業的市場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現狀,挖掘學校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路徑,以改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并為其他高校現代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現代物業管理;數智化;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28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1.012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Skill based Talent Cultivation in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ization
HUANG Xinyun, TIAN Shaochong
(Hunan Ope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osit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hat meet market demand has always been a key issue of continuous attention and research for major universities.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continuous investment 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ervices is constantly transforming and expanding, and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comprehensive talent quality is also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article takes the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major of Hunan Op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iming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schools based on the new trend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market demand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schools, and propose optimization path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ultivat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hat meet market needs,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other universities.
Keywords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digit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隨著中國快速的城鎮化進程和持續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物業管理行業在過去四十多年里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這一行業的變革不僅是規模的擴張,還是服務內容和模式的深刻變革。從最初的基本維修、養護和管理,逐漸轉變為包括智慧物業、社區服務、環境改善等多元化、數智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提供。在這樣的背景下,物業管理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市場不僅需要能夠處理日常維護和管理任務的技術人員,還需要高素質、復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他們不僅要懂得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還需要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1" 物業管理行業發展歷程
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幾個時期。最初,物業管理作為房企主營業務的附屬主要集中在基礎的維修、養護和管理服務上,服務范圍和內容相對有限。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物業管理逐漸獨立并擴展到更多領域,包括安全管理、環境美化、城市更新、社區服務等。進入21世紀后,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物業管理行業開始迎來數智化轉型,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不斷拓展“物業+”多元物業增值服務,融合物管+商管,實現智慧物業管理。
2" 市場需求分析
依據對本省鴻運物業集團、湖南建工七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湖南保利天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中建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知名物業管理公司的網絡調研及招聘需求分析,市場對專業人才崗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物業項目經理、物業客服主管、物業工程主管、物業行政主管、物業拓展主管、物業財務主管/專員等,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崗位需求,比如財務信息化、數字化運營、社區增值業務崗、團購運營崗及智能化系統集中工程師。
3" 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3.1" 專業社會認知度低
從行業發展進程來看,物業管理目前仍屬于勞動密集型、低端微利行業,一線從業人員大多年齡偏大、學歷較低,尤其是部分操作層人員(保潔、安保)多為閑置在家的老年人,這部分人員的工資水平也較低,這也就造就了人們對物業管理行業的偏見,認為物業管理就是“小區安保”“保潔”“業主管家”等類型的工作,從業門檻低、專業性不強、社會地位低還缺乏發展前景。由于缺乏正確的專業社會價值認知和發展前景認知,目前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物業管理專業設置比例不高,導致了物業管理專業普遍存在招生困難、生源減少的現象,每年全國物業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數量稀少,不足千人,而行業年人才需求規模可達十萬人,造就了市場需求與專業人才之間的巨大落差。
3.2" 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不匹配
此次調查了25個開設物業管理專業的知名高校人才培養方向,結果顯示,現有高校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主要仍集中在傳統的物業管理崗位,如物業工程管理、物業客服管理、物業行政管理、物業拓展等方向。在本次調查所涉及的高校中,新鄉學院是唯一一個開設了智能化物業管理方向的高校,浙江樹人學院是唯一一個與房地產企業合開行業學院——智能物業學院的學校,這兩所學校近三年培養的物業管理專業學生均在30人左右。開設物業管理專業的院校中,60%的學校近三年畢業生人數在50人以下①,由于專業人數較少,部分高校的物業管理專業被邊緣化,甚至不再招生,導致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行業發展相比存在相對滯后,導致人才供給出現結構性失衡。
3.3" 課程體系設置與行業發展不匹配
從此次調查的25個院校物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來看,現有高校物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基本采用“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職業能力拓展課)”模式。專業核心課程基本圍繞傳統物業管理需求展開,除卻新鄉學院和浙江樹人學院在專業核心課模塊加入了智慧化物業管理方向的課程外,其他高校該方向的課程均設置在專修選修課模塊,且開設智慧物業管理方向課程的學校僅12家,不到50%。開設“物業服務+”社區服務、經營和商業物業管理方向課程的學校僅9家,占比僅36%,且均為拓展模塊的課程,非必修課程。湖南開放大學現代物業管理專業開設的跟智慧物業相關的課程僅為物業信息管理,一門課程囊括了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物業信息系統功能與應用的介紹,且信息系統介紹偏樓宇智能化方向,比較籠統單一,難以適應行業發展的多元化和數智化需求。
4" 優化路徑與策略建議
4.1" 提升專業社會認知度
物業管理行業面臨著社會認知度低、形象老化以及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行業人才培養,也限制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搖籃,應緊扣政策規劃和行業發展趨勢,從提升行業社會價值、發展前景、加強宣傳教育培訓、明確職業發展路徑及推動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出發,逐步改變公眾對物業管理行業的認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拓寬對物業管理行業的就業認知,不僅局限于安保、保潔等基礎服務,還包括智慧物業、社區規劃管理、智慧城市治理等領域。提升行業的社會價值和發展前景,進而增強專業的吸引力,緩解招生困難和專業人才短缺的現狀。
4.2" 搭建“學校+企業+行業”合作平臺,建立聯動育人機制
4.2.1" 專業建設與行業需求對接
高校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格的制訂,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精準對接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形成“動態調整、實施優化、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思路。立足本市、面向全省,圍繞“三高四新”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動態調整專業結構、專業內涵,推動行業、教育、人才、產業、創新的有機銜接,有效服務于行業的發展。
4.2.2" 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按需培養”人才培養體系
物業管理專業融合了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跨學科屬性強,同時物業管理專業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物業設備設施維護、環境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人機協同、應急處理等各種復雜問題的處理都需要實踐,需要企業的深度參與。目前學校與湖南保利天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朝暉路遠物業公司、湖南克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慈利縣金慈街道鳳凰村村民委員會等地方企業、政府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基本能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學院還借鑒地產開發中“跨行業戰略聯盟”的模式,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實行“套餐+訂單”式人才培養。“訂單”可以針對性地滿足企業特定的需求目標,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能快速選定所需的課程體系,避免學校人才培養的盲目性。而“套餐”可以在結合企業需求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套綜合性的培訓方案,學生可以依據自身興趣自主選擇,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4.3" 課程體系重構,搭建“3+3+4”課程體系
基于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圍繞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果、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及行業發展趨勢,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全面評估和優化,搭建“3+3+4”課程體系,即“三元三段四模塊”課程體系。三元即“學校+企業+行業”,三段為“理論學習階段+模擬實訓階段+綜合實踐階段”,四模塊為“公共基礎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素質拓展模塊”,結合“物業服務+”的行業發展趨勢和“套餐制”人才培養模式,對專心核心模塊課程體系進行分模塊搭建,分設住宅物業模塊、商業物業模塊、園區物業模塊、社區服務運營模塊、智慧物業等模塊,分模塊設計不同的專業核心體系,并在素質拓展模塊增加智能化物業管理、大數據分析、綠色建筑標準、數智化運營、市場拓展等相關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同步。
5" 結論與展望
物業管理作為建筑業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之一,關乎人民福祉,是落實國家高質量發展要求、“雙碳”目標、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落腳點,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隨著物業管理規模的逐漸增加、服務邊界的不斷延伸,物業管理行業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對物業管理服務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數智化的需求對物業管理行業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格的制訂,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精準對接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形成“動態調整、實施優化、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思路。同時高校教師也需不斷對接行業前沿新技術、新規范,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深化產教融合,不斷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拓展課程資源,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創新,培養符合市場需要、時代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能型人才。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開放大學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培養研究”(XJK23CGD062)。
注釋
① 數據來源是各院校畢業生生源信息統計及就業質量報告、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畢業生統計。
參考文獻
[1] 葛政涵,柴亞娟.“三力合一”物管行業邁入發展新階段[N].南方日報,2023-10-20(B03).
[2] 高明偉.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市場,2021(35):180-182.
[3] 孟偉偉.基于“校企協同、融合對接”的物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就業與保障,2021(13):110-111.
[4] 馬智利,黃心云,馬敏達.養老地產跨行業戰略聯盟開發運營模式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4(5):102-105.
[5] 楊文凱,陳曉雙.應用型物業管理人才培養的“三維”課程體系構建[J].城市開發,2022(11):124-126.
[6] 任書平.物業管理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物業管理,2023(4):107-108.
[7] 本刊編輯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智慧物業與設備設施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J].工程建設標準化,2023(12):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