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體育“金課”的建設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在當前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體育“金課”的建設不能脫離創新創業這一核心主題。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內涵包括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三個維度,其中高階性主要體現在體育素養的培育上,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上,挑戰度主要體現在體育課程難度與強度的合理設置上。在創新創業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金課”的建設需要從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模式創新、師資隊伍培育、教學條件與環境優化、教學管理與質量評價等路徑著手,全方位提升體育“金課”的建設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內涵建設;路徑
一、引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力量。高職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搖籃,責任重大。當前高職院校體育“金課”建設面臨課程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傳統、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制約了其在創新創業方面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內涵建設路徑,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等,為體育“金課”建設提供新思路,助力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內涵
(一)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概念
創新創業體育“金課”是指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理念和方法,通過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優質體育課程。該課程旨在打破傳統體育教學的束縛,將創新創業元素融入體育教學之中,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能在創新創業方面得到鍛煉和提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和創新創業實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升。
(二)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特點
1.創新創業精神培養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等。通過體育活動的實踐和創新,學生可以學會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體育課程中的團隊合作、競爭對抗等環節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領導力,為未來的創新創業打下基礎。
2.體育與創新創業融合
將體育與創新創業緊密結合,通過體育活動的創新設計和實施,將創新創業理念和方法融入體育教學之中。例如:設置體育創業項目,讓學生在體育領域開展創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商業思維和市場敏銳度。同時,體育課程中的比賽、競技等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敢于冒險、勇于挑戰的精神。
3.實踐性強
注重實踐教學,通過讓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策劃和實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實踐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實踐中的反饋和調整,學生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創新創業計劃,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4.評價體系科學
采用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不僅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和技能水平,還注重評價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個方面,過程性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團隊協作、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表現,終結性評價則主要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和創新創業成果。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可以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創新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將體育與創新創業相結合,通過體育課程中的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在體育課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到團隊合作、項目管理、市場推廣等創新創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從而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體育課程中的挑戰性和不確定性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冒險精神,為未來的創新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2.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通過體育課程中的身體鍛煉和心理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運動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協調性;心理訓練可以幫助學生調節情緒、緩解壓力、增強自信心和抗壓能力。這些身心健康素質的提升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堅實的身體和心理基礎。
3.推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
是推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傳統的體育課程往往注重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培養,而創新創業體育“金課”則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通過引入創新創業元素,可以豐富體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提高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和參與度。同時,也可以促進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推動學校體育課程的全面改革和發展。
4.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建設還可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通過體育課程中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學生可以了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趨勢,發現潛在的商業機會和創新點。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此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志愿服務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單一,缺乏創新元素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仍以傳統技能傳授和體能訓練為主,缺乏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對多元化、創新性學習的需求。體育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脫節,限制了學生在此方面的發展,也未能充分發揮體育課程在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傳統,創新性不足
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偏向教師講解和示范,學生被動接受和模仿,缺乏創新和互動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也削弱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師資力量薄弱,缺乏經驗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師資力量不足,且教師多專注于體育技能教學,缺乏創新創業經驗,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師資力量的薄弱也限制了學生在此方面的實踐機會和資源。
(四)評價體系不完善
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缺乏針對創新創業能力的標準和指標,主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忽視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能力和表現,無法準確反映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也無法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內涵建設路徑
(一)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課程體系,首要任務是明確課程目標。這些目標需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同時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精髓,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課程目標可細化為: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激發創新思維,強化問題解決能力;加強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理解創新創業的基本理論及實踐方法;培育創新創業精神與實踐能力。
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課程內容需進行優化,涵蓋體育基礎知識、技能、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等多個維度。可引入戶外運動、極限運動等富含創新創業元素的體育項目,激發學生的冒險精神與創新意識。結合創業案例分析、商業計劃書撰寫等內容,培育學生的創業思維與實踐能力。此外,增設團隊協作與溝通環節,如:團隊拓展訓練、模擬企業運營等,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
課程形式的創新同樣關鍵。傳統體育課程偏重體能與技能訓練,而創新創業體育“金課”則需采用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新型形式。設計挑戰性體育創新創業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方案,培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同時,利用在線教學平臺、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程資源與學習體驗。
(二)設計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
引入創業體育項目,如:戶外運動俱樂部、體育健身中心等,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了解創業過程與技巧,培養創新思維與團隊協作能力。同時,結合地方產業特色,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課程,如:體育賽事策劃、體育營銷等,幫助學生把握體育產業發展趨勢,為未來創業提供參考。
校企合作是課程內容創新的重要途徑。與體育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體育課程,將市場需求引入教學,使學生更貼近市場。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與就業渠道,促進創新創業發展。校企合作需注重利益平衡與資源共享,確保合作順利進行。
(三)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
項目式教學法是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有效教學方法。設計體育相關創新創業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體育知識與創新創業技能,提高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及團隊協作能力。
翻轉課堂模式強調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進行互動討論與實踐操作。引入此模式,讓學生課前通過視頻、在線課程等資源學習體育知識與創新創業理論,課堂進行實踐操作與案例分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課堂互動性。
虛擬仿真技術可模擬真實環境與場景,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利用此技術創建體育創新創業場景,如:體育場館設計、體育賽事直播等,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實踐操作與創新探索,提高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降低實際操作風險與成本。
(四)加強師資隊伍培育
引進具有豐富創新創業經驗和體育專業背景的優秀人才,充實師資隊伍,為學生提供寶貴創業經驗與指導,引入更多創新元素與實踐案例。引進人才需注重創新創業能力與體育專業素養的綜合評估。
開展師資培訓與交流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培訓包括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育專業知識、教學方法與技巧等。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舉辦講座與交流,為教師提供更多創新創業資源與信息。培訓與交流活動可促進教師知識共享與經驗交流,提高師資隊伍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
鼓勵教師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提高自身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教師可參與體育賽事策劃、體育品牌營銷等實踐活動,或與企業合作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實踐鍛煉可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與行業動態,為教學提供貼近實際的案例與素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和引導。
(五)優化教學條件與環境
完善體育設施與器材,加大投入力度,滿足創新創業體育“金課”教學需求。購置先進體育器材與設備,如:虛擬現實設備、智能穿戴設備等,豐富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改造升級體育場館,提高舒適度與安全性,為學習與訓練提供更好環境。
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建立在線教學平臺或虛擬實驗室等信息化教學環境,提供便捷學習方式與資源。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收集分析學生學習數據,為教師提供精準教學反饋與指導。信息化建設可打破時空限制,為學習提供靈活高效支持。
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舉辦創新創業大賽、講座、沙龍等活動,提供展示交流平臺。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分享創業經驗與成功案例,激發學生創業激情與信心。
(六)完善教學管理與質量評價
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對創新創業體育“金課”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管理與監督。制定詳細教學計劃與方案,明確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要素。建立教學檔案與學生學習檔案,跟蹤記錄學生學習情況。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可確保教學質量與效果。
建立科學的質量評價體系,對教學質量進行客觀評估與反饋。制定明確教學質量標準與評價指標,包括學習成果、教師教學表現、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等。采用問卷調查、學生評價、同行評審等多種評價方式,全面評估教學質量。科學的質量評價體系可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改進教學質量提供有力支持。
加強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工作,不斷完善創新創業體育“金課”教學內容與方法。根據學生反饋與需求調整教學計劃與方案,優化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借鑒國內外先進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與實踐經驗,不斷改進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持續改進工作可適應市場需求與學生需求變化,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與體育素養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
五、結語
通過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設計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培育、優化教學條件與環境以及完善教學管理與質量評價等路徑的推進,可以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時,需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和動力,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體育素養的高素質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在未來的發展中,高職院校應該繼續加強創新創業體育“金課”的建設和探索,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推動體育事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峰.基于產教融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金課\"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20(1):50-52.
[2]張軍,任團偉.高校創新創業金課與傳統課程的對比研究[J].文學教育,2020(24):2.
[3]周淑芳,李曉燕,金濤.\"五結合五融合\"理念下創新創業\"金課\"體系建設研究——以智能制造專業群為例[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教育,2021(12):3.
[4]邱冠文.\"基于信息素養培育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研究.\"勞動保障世界3(2019).
[5]張亞峰.\"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金課\"建設研究.\"高教學刊4(2021):4.
[6]張軍,and任團偉.\"\"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金課群構建舉措研究.\"藝術科技33.3(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