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致露營概念在2020年后日益受到消費者和資本市場關注,越來越多相關概念的服務與產品品類涌現,其中露營燈品類是具有很大挖掘潛力的產品品類。為了更好地針對露營燈品類進行創新設計,本文通過口頭訪談、體驗等形式對精致露營場景、消費人群與市場調研做定性分析,發現傳統露營燈形式在精致露營場景的重社交屬性中難以更為深層次的參與。并根據結果進行創新露營燈設計實踐,設計出“分為炬、合為篝”的創新型露營氛圍燈。
關鍵詞:露營燈;精致露營;用戶體驗;戶外燈具;燈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4)21-0108-04
引言
根據《2022 淘寶天貓露營行業趨勢白皮書》調研顯示,自2020年開始,主打輕奢裝備和設施的“精致露營”乘勢流行于各網絡社交平臺。而精致露營有著重視采購精致裝備、社交體驗和社交媒體傳播等相較于傳統露營形式的新型特點。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知道目錄(2019 年本)》中,鼓勵旅游裝備設備以及各類戶外用品開發與營銷服務,在市場和政策的多重作用下,精致露營相關的產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在精致露營場景消費類目中除了對帳篷、戶外椅、火爐等產品提出了新的需求,露營燈因其對精致氛圍塑造的重要效果而成為露營裝備中新的增長品類。本文通過對線上市場的露營燈產品進行分析,結合精致露營場景產生的新需求,制訂在精致露營場景下露營燈的設計策略并進行設計實踐。
一、精致露營場景
(一)精致露營現象的發展
露營(camping)是人類古老的生存模式之一,英文的camp取自拉丁語campus,在劍橋詞典中將Camping 解釋為“在室外區域停留和睡眠一個或多個日夜的行為,通常是在帳篷內”,現代意義的西方露營活動源于美國在1860 年為青少年組織的一場為適應自然環境而發起的大型露營活動。經過長期發展,20 世紀70 年代后,露營活動已成為西方普通大眾中最為 流行的戶外活動之一,泛指“人們離開常住地,自帶簡易生活設備到野外進行生活的一系列活動”而現代意義上的露營活動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2008 年“國際露營節”和“中國首屆露營旅游論壇”的相繼舉行,標志著露營旅游開始在中國初現端倪。
在《2022 淘寶天貓露營行業趨勢白皮書》中將2020 年稱為野餐露營元年,國內露營人才達3.6 億次。2022 年,露營持續火熱: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7 萬家露營相關企業,僅前三季度就新增2.3 萬余家;攜程露營旅游訂單同比增長超30 倍,人均露營消費為1027 元,同比增長超10%。
而國內提及的“精致露營”與常規意義上的露營(Camping)不同,在歐美通常使用在2016 年被收入牛津詞典的Glamping 進行指代,該詞是Glamorous 和Camping 合成而成的詞語,意味“有風格的、特別的露營”,傳入國內后在內涵進行本土化的基礎上翻譯為“精致露營”,更加強調其消費特性與表征性。
(二)精致露營場景的成因
露營的新業態——精致露營的成因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總結為
1. 青年真實的社交需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成長的青年對網絡“虛擬在場”社交產生了倦怠,期待著回歸現實的社交空間,精致露營以較少的準備代價,為每位參與者提供了社交場域的參與感和互動感,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具身在場獲得了舒適的社交體驗。
2. 青年群體對重復生活的抵抗儀式,青年群體在忙碌和重復的都市生活中產生的倦怠需要定期以儀式性的活動進行疏解,而為了遠離“鋼筋水泥叢林”的都市而對綠水青山的自然和田園生活充滿向往,以往的抵抗儀式是長途旅行,但隨著2020 年疫情遠行受到限制后,在城郊營地與朋友間為想象的“精致”空間圖景進行合作布置,在消費和分工中打造隔斷城市喧囂和日常生活煩惱的抵抗空間。
3. 精致化符號消費和社交媒介的推動,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中認為,消費社會時代將通過消費向他人傳遞信息,并通過消費行為解讀背后附加的符號象征,從而成為個人社會身份及地位的表征。“精致露營”的符號消費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的放大作用下形成了青年圈層文化自我區隔的工具和自我認可的構建方式。通過線下場景合作搭建體驗和線上媒介傳播的結合,在“精致露營”場景中年輕人通過裝備消費與展示、營地搭建等具身體驗和在社交媒體上通過圖片、視頻、文字進行展示,完成了對塑造自我形象的需要。
二、精致露營場景相較于傳統意義露營的新特點
(一)更年輕化的消費人群
根據行業研究報告《2022 露營品質研究報告》《2022 淘寶天貓露營行業趨勢白皮書》和期刊《國內露營旅游行為研究———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城市為例》綜合分析,在精致露營場景的消費人群中,21-45 歲之間的人群為主要消費人群,約占總數的87%,其中分為追趕潮流的90 后、00 后年輕游客和帶著孩子進行體驗與教育的80 后親子游為主體消費者;在消費人群中女性為主要決策者,占比約為64%;多數的消費者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等一線城市。消費人群大多是結伴而行,其中朋友和親子關系出行占到了60%以上。
(二)線下具身體驗和線上媒介的緊密結合。
露營這一生活方式的興起是人類對短暫逃離都市生活,對自然風光向往的自然行為,在開始是較為小眾的活動,而精致露營則是通過社交媒體在內容上的引導與傳播形成的更為大眾所接受的新業態形式,精致露營成為了網絡媒介中精致意向在現實空間中的具體再現形式。
從媒介傳播邏輯上為:①青年群體在社交媒體的交流中共同凝聚群體向往的“精致”意義的具體形象與方式,如在小紅書中“精致”的露營方式需要包括了鮮花、天頂帳篷和綻放笑容的人群。②露營裝備廠商和營地對精細化的具體的“精致”形象進行針對性設計、生產與營銷。③消費群體通過對作為“物”的精致裝備與環境進行現實中的消費并產生具身體驗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媒介中“精致”意義的行為認同,消費行為由此成為了自我對此“精致”概念的認同的外顯標志、④最后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傳圖片、視頻和文案等形式向群體傳達喜悅等正向情緒時,再次強化了“精致”的具體意向,最終使得“精致露營”行為在現實與虛擬、具身體驗與媒介傳播的多次轉化中形成閉環。
由此,精致露營場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線下具身體驗和線上媒介傳播的緊密結合,不同于傳統的露營活動,網絡空間的介于貫穿于精致露營場景的始終。
如以“露營”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看出露營在社交媒體平臺的受關注度:小紅書“# 一起去露營”的話題瀏覽量達 1.7 億,抖音話題“# 露營”的播放量達 237.1 億次。2023 年 4 月,抖音獨播上線一檔親子戶外綜藝——《跟著爸爸去露營》,除了“明星 + 萌娃”的基礎搭配,還融合了最近熱門的“親子露營”話題。龐大的流量推薦,促成了大眾對露營中精致意向的集體認知形成。
(三)“高顏值”露營裝備的消費成為精致露營的一環
對高顏值旅行裝備的消費是過程的重要一環,不同于傳統露營觀念中露營裝備的消費是為露營活動過程提供服務的觀點,在對高顏值旅行裝備的選購和消費時,精致露營的過程便已經進行。在消費者形成露營計劃并開始選購露營裝備時,精致露營的體驗便以開始。從在如小紅書、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搜索露營攻略時,對“高顏值”裝備的推介和氛圍照片就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消費者對精致露營的想象,并在共同的精致意向推動下進行消費。這一消費行為的首要動因是基于精致感的“必要”,而非露營活動完備的“必要”,在精致意向的共同搭建中,精致露營的“精致”感受的首要來源便是精致的裝備。如在小紅書平臺進行搜索露營,主要分為3 類:1. 露營分享帖,在照片中展示自拍或露營裝備搭建的氛圍圖。2. 露營好物推薦,對高顏值露營裝備進行了分享。3. 露營營地推薦,對露營場地進行推薦和分享計劃。這些帖子中相當部分都帶有推廣性質,例如在網絡文章“我在小紅書上曬露營,半年賺千萬”中描述小紅書平臺的30W粉絲博主,一篇圖文商單報價在3 萬/ 一篇。
(四)較低的準入門檻
相較于傳統露營為了感受自然而進行的“苦行僧”式體驗,需要對財力、體力、行動力、時間規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進行考驗,精致露營以消費導向的露營形式對準入門檻要求更低。1. 在露營地點的選擇上通常選擇可以通過公共交通或者汽車能直達的城郊甚至是城中的公園,區別于傳統露營為了遠離人煙需要徒步的過程。2. 精致露營通常會選擇在露營營地,露營營地能提供水源、場地、安全等各方面的服務,這使得精致露營相比于傳統露營減少了許多考慮因素,從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儀式感和社交上。3. 更重視注重舒適性,傳統露營重點在于對自然的探索和個人在這一過程中處理各種問題成長,精致露營更強調度假、舒適的屬性。
(五)社交功能凸顯
在精致露營中比起“人- 自然”的聯結,“人- 人“的社交功能更加凸顯。精致露營通過與家庭成員、朋友等共同完成活動,互相建立了感情的聯系,如共同選取裝備、共同搭建帳篷、分工進行烹飪等,并共同地對同一精致意向產生互相認同,甚至在特定場景中露營活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社交活動的手段。
三、露營燈市場分析
(一)用戶畫像,如圖1
在廣州珠江新城露營地對8 組露營者關于露營裝備和露營燈相關話題進行口頭訪談和交流,基于以上的訪談和分析,總結出3 種用戶畫像,分別為
1. 在職員工團建或和朋友出游,周末或工作日的晚上在離公司進的地方休息和放松,因為不想在室內待太久。露營的必需品是天幕帳篷、椅子和桌子,可以個休憩的地方,同時準備許多桌游和娛樂節目,對露營燈的喜好是能夠掛在帳篷上的燈帶,因為一般的小燈光線不足,不夠多人使用,一人一盞小燈擺一起很占地方。
2. 家庭出行,兩個家庭一起出行一共7 個人,其中有3 個小孩子,對露營裝備的要求是天幕帳篷、椅子和桌子之類的,能提供空間的地方,同時要準備很多戶外娛樂的玩具,和注重和小孩共同動手,如玩飛盤、親子一起搭帳篷、煮熱水和做飯等,裝備多樣。對露營燈的看法是必要的,因為會待到很晚,如果沒有燈夜晚不方便,喜歡燈帶和串起來的長燈珠,但燈帶收納又比較麻煩,小的露營燈亮度不夠,而且一個光源不夠用,每人買一個在家里又占地方,所以在需要的特定時候使用手機攝像頭來解決。
3. 在校大學生出游,女生,平常或周末找個時間能夠出來,會在小紅書看很多的攻略,然后買物美價廉同時非常出片的裝備,如餐布,竹籃子。因為沒有車,討厭很重的東西,所以不買帳篷和桌子。喜歡在下午太陽快落山后,帶著餐布席地而坐,并擺上自己準備的三明治之類的,坐著聊天拍照,對露營燈的看法是肯定要的,不然晚上拍攝和視線很不方便,而且人數少,準備個小露營燈擺在自己面前也很有氛圍,對露營燈的要求是必須很好看。
同時,關于裝備痛點共同提及的點是希望大件的裝備能夠營地提供,否則搬運較為困難和麻煩。
(二)現有線上平臺露營燈產品市場分析
通過得京東、淘寶、小紅書平臺進行關鍵詞搜索,對較為受市場歡迎的露營燈產品和品牌進行整合,并對風格和形式進行定性描述并結合其賣點介紹對網絡市場露營燈產品進行分析和總結,如圖2。
現有露營燈產品總結:
市場現有露營燈產品視覺效果精致,能滿足大部分的露營場景需求。風格造型上大致分為3 種,1. 是煤油燈造型和仿煤油燈造型,以精致和露營氛圍為賣店。2. 小巧的圓柱形,該類產品有許多部件能應對多種場景、同時本體小巧、可隨身攜帶。3. 較大型的露營氛圍燈,形態多樣、造型豐富,該類產品較少。
但在使用場景中多為個人場景設計,犧牲一定的光照范圍而更加注重輕便和易于攜帶的產品屬性。在產品定義介紹上也偏向于傳統露營的場景,強調防塵防雨、高續航和個人照明。
文章認為,針對多人共同參與的、精致露營場景的露營燈產品設計較為缺乏,為個人場景設計的露營燈在注重社交環節的精致露營場景中缺乏更深層次的參與。
四、基于精致露營場景的創新露營燈設計實踐
(一)設計要點梳理
基于上文中對精致露營場景下的新特點、用戶需求和現有露營燈產品在該場景中的痛點進行設計要點梳理,如圖3。
根據上圖總結:該創新露營燈需要具備4 個重要設計點:1. 具備創新的燈具形式和功能。2. 能夠成為多人場景中使用的燈具,并營造多人場景的氛圍。3. 能夠在使用時成為用戶之間的情感的紐帶,具有多人的交互性。4. 具備精致的產品外觀,如圖4。
(二)“分為炬、合為篝”——多功能營地篝火燈設計方案
基于以上的設計要點進行原創設計,通過“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聯想針對篝火這一露營標志元素進行仿生設計,產生符合氣氛和設計要點的氛圍燈產品。
1. 產品造型設計和CMF:以全新的設計角度介入營地氛圍燈,根據“多人共用”和“在使用過程中使得使用者產生情感聯系”這兩個設計要點,通過將“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向與燈具設計相連產生,“炬”產品在眾人協同下通過磁吸能夠相互支撐從而行程篝火,這樣的交互過程使得在搭建過程中人們自然的將代表自己的“炬”和大家團結在一起,產生了情感的聯系。
在CMF 方面,色彩選擇較為和諧的米白色和灰色,因為篝火在印象中是溫馨但危險的象征,所以使用柔和、無攻擊性的意向的顏色能淡化產品過于仿真帶來的問題。材質通過塑料、鋁材和硅膠墊組合設計,通過亞光塑料和帶有金屬光澤的鋁材結合,產生視覺重點。在產品分段節奏上采用,中- 短- 長的形式組成,音響孔和磁鐵部位為功能富集和視覺集中區域,使用鋁制材質進行區隔。
2. 功能點設計
(1)空間氛圍功能:篝火和帳篷是露營中具代表性的標志,但精致露營因為地點通常位于公園和城市近郊,因消防問題,較少的營地有準備篝火,而夜晚圍在篝火周圍的的氛圍空間的缺位也導致了露營的體驗需要圍繞著桌子進行。而通過篝火形式的氛圍燈,以更低的門檻和更安全的方式將圍坐在一起談心的溫馨氛圍重新以代替的方式帶回精致露營的場景之中,如圖5、6。
(2)隱喻羈絆的情感聯系功能:“炬”燈作為一人一把的燈在個人手上只能發揮部分的功能,當和他人的合在一起,通過磁吸相互倚靠地搭在一起,便“堆炬為篝”,隱喻了團結、同心等美好的情感寓意。每根“炬”都具有小型藍牙音響功能,當與其他“炬”拼接時藍牙會同時控制,當合成“篝火”時能產生如合唱般的效果,且拼接越多聲音越響亮渾厚。正如大家聚在一起時氛圍會越來越熱烈。同時也能作為朋友、親人間約定露營活動的羈絆與信物,因為“炬”只有將對方都拉上才能完整地重新搭成“篝火”。
(3)多場景照明:傳統的露營燈是一整盞,在大家分散需要光源的場景時難以很好地兼顧所有人的需求。“篝火燈”針對篝火本身“分為炬、合為篝”的特性進行仿生設計,每一根光源都可以輕松取下后單獨發光成為便攜的“火炬燈”,以應對各種夜晚環境可能應對的情況。也可以通過磁鐵吸附在帳篷的鐵架上,成為帳篷天幕的氛圍光或汽車頂、桌椅等地方。
3. 消費人群
(1)結伴的精致露營人群:如親子家庭、朋友等會經常相聚的固定的人群,為他們帶來更特別和方便的精致露營體驗,不論是露營探索時像舉著火把一樣使用炬燈的場景,或是在營地里圍著篝火談心的場景都能帶來加深情感交流的體驗。
(2)露營營地的搭建者:精致露營場景下消費者對便攜輕松的露營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露營營地除了要提供場地、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外,準備更齊全,更能帶來差異化露營體驗的營地建設更能收獲消費者的青睞,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更好地發展,“篝火燈”特別的造型和交互方式,在線上的拍攝宣傳效果和線下的實際體驗都能為營地增加差異化的競爭力。
4. 產品結構設計與手板制作
(1)草模初步驗證,如圖7:通過在類似大小的塑料管粘上磁鐵模擬搭建場景,經過多次模擬,磁鐵相互吸附時具備一定的穩定程度,在強風、輕微搖晃時都較為穩固的保持著形態,且搭建過程順利,一人便可完成所有步驟。并確定產品角度與磁鐵安裝的合適位置。
(2)結構設計,如圖8、9:經過結構編排,為了保持最終尺寸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合理握持大小,將音響功能下移作為獨立模塊,同時做防水處理。并使產品配重均勻。整體由4 個模塊組成,從上到下分別為充電和電池模塊、控制模塊、燈光模塊與音響模塊,通過按壓開關控制LED 燈珠實現燈光效果。
(3)手板打印,如圖10、11:通過3D打印將等比例手板制作完成,并在重復的驗證和使用中觀察到產品在拼接穩定性、發光效果、視覺感受等方面能夠達到設計的預期效果,驗證產品的可落地性,并確保產品在多人使用場景中能產生不同于現有露營燈的溫馨氛圍效果。
結語
本文通過針對精致露營這一具體場景的調研與分析,挖掘在這一場景中現有露營燈無法滿足的需求與痛點,在精致露營場景中社交屬性、消費屬性和線上與線下貫通的特點都對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針對性地完成了創新型露營氛圍燈的設計實踐,并完成結構設計和手板打印的驗證,確保產品的切實可行。在空間氛圍、情感聯系、多場景照明方面以較為新穎的形式、交互體驗為精致露營場景下露營燈的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參考文獻
[1]《2022 淘寶天貓露營行業趨勢白皮書》[EB/OL],2022.8.24,https://xdyanbao.com/doc/if7fps093e
[2]《2022 露營品質研究報告》[EB/OL],2022.8.11,https://www.xdyanbao.com/doc/o6lkavj37u?bd_vid=8406758712860091488
[3]《2021Z 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EB/OL],2022.7.21,https://www.xdyanbao.com/doc/mmgae5xrj6?bd_vid=9007793301081881974
[4]孫志鵬.青年“精致露營”現象的流行表征、時代成因與多維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2023(09):102-106.
[5]岳璐,郭飛揚.從“荒野求生”到“遠方的詩”:社交媒體平臺露營記憶的重塑、展演與話語爭奪[J].傳媒觀察,2023(11):89-97.
[6]劉慧娟,曹超軼.國內露營旅游行為研究——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城市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3(06):34-39.
黃鈺璽,張婉玉,周春燕. 基于情感化理念的燈具設計研究——以人寵共用燈具為例[J]. 設計,2023,36(04):58-60.
[7]劉沈虹. 情境體驗視角下的精致露營系列小家電設計[D].江南大學,2024.
[8]楊宇冬.基于精致露營體驗下的戶外服裝創新設計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23.
[9]徐鈺松,趙可恒.基于用戶消費特征的Z世代小家電產品情感化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23,36(17):85-87.
[10]程德興,羅飛寧.精致露營現象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3,42(01):82-90.
[11]王蘭,黃黎清,衡子婷.基于用戶體驗的中藥煎煮機設計研究[J].設計,2023,36(16):110-113.
[12]楊文彪,曹鳴.以露營體驗為導向的帳篷設計研究[J].設計,2018(11):48-49.
[13]孫志鵬,徐錦秀.帳篷里的遠方:青年“精致露營”現象興起的文化透視[J].中國青年研究,2023(06):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