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強雪偉,陜西師范大學計劃財務處,管理學碩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財務與預算管理。
摘要:2023年,財政部發布《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明確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做出集中表達。不同行業的經濟活動,應用的會計準則也不同,在踐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方面,也因單位性質、經濟行為和工作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和實施路徑。高校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財務人員面對的工作對象主要為高校的教師和學生,會計業務也與一般企事業單位不同。從高校財務人員的角度出發,立足于高校特殊的組織架構,研究高校財務人員踐行《規范》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財務人員;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三堅三守”
中圖分類號:G647.5
一、引言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而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治和德治必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時代的發展和財政體制改革進程的推進,對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時代,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至關重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人員不可逾越的基本底線。
財政部發布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清晰地表達了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這是在國家層面第一次制定全國性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核心內容為“三堅三守”,包括堅持誠信、守法奉公,堅持準則、守責敬業,堅持學習、守正創新。該規范的發布對于保障會計行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加快了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最終將推動經濟社會的整體高質量發展[1]。高校的工作環境特殊,財務工作業務量大、資金數額大,因此,財務工作人員應當重視學習規范,理解規范的深刻內涵,將學習貫徹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作為常態,不斷自我反思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主動踐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涵
規范概括了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從自我約束、敬業履職和職業發展三個方面,提出了“三堅三守”的職業道德規范。規范的內容由淺入深,先提出基本要求,再強調核心要求,最后到發展要求,逐層遞進。
1.“堅守”是堅持誠信、守法奉公。這是對會計人員的最基本要求,強調會計人員應秉持誠實守信的職業理念,以誠信為立身之本、立業之基,嚴格要求自己。會計人員主動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要求處理會計事務,在工作中做到如實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堅決做到不隱瞞事實、不弄虛作假,樹立良好職業形象,維護會計行業聲譽,對于會計人員,誠信是必須嚴格遵守的第一職業準則。
2.“堅守”是堅持準則、守責敬業。這條規范強調的是對會計人員從業的核心要求,規定會計人員在從業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會計準則,依法依規辦事。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會計準則規定了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應遵循的原則,規定了具體業務的處理方式,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會計準則,決不能違法違規辦事,堅決抵制一切有違國家財經紀律和破壞經濟秩序的行為。會計人員愛崗敬業、勤勉盡責、忠于職守,對會計事業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和敬業心,保持對自身工作崗位的敬重。
3.“堅守”是堅持學習、守正創新。此條規范是對會計人員未來職業發展提出的要求,強調會計人員堅持學習、銳意進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日新月異,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但學習會計專業知識、提升業務能力,還要學習法律知識,只有在充分掌握法律、業務和財務知識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做到業財融合,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堅守正道、敢于創新、嚴守底線、不斷探索、與時俱進,通過提升自我職業素養進一步推動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三、 踐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意義
(一) 有助于高校會計人才隊伍培養
《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會計人員培養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要求會計人員素質要全面提升,人才隊伍結構要持續優化,培養造就高水平會計人才隊伍[2]。高校財務人員在高校業務運行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正常的運行,不能缺少財務人員的支持。要建立一個高質量的高校,需要配備各類一流的人才,當然也包括一流的會計人員隊伍。因此,高校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秀的會計人員隊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會計人員隊伍培養的重要內容。堅持學習與踐行規范,提升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有助于高校會計人才隊伍培養,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師生,也能為我國的財政工作管理,以及國家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貢獻力量。
(二) 有助于提升高校會計信息質量
高校財務人員負責學校的財務管理,包括收集、記錄和報告財務信息,高校日常管理中多項決策的制定都需要有財務信息作為參考,因此會計信息質量尤為重要。財務人員在會計業務辦理和財務數據分析等工作中,能否堅守會計職業道德,堅持誠信的理念、堅持遵守會計準則規范,會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人員如果喪失了職業道德,會計信息質量會下滑,甚至出現虛假會計信息,若依據質量不達標的會計信息作出管理決策,很可能會使高校的發展嚴重偏離軌道,大大制約高校的高質量發展。因此,高校財務人員踐行規范,有助于提升高校會計信息質量,從而為管理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促進高校實現雙一流建設發展目標。
(三) 有助于提高高校財務管理能力
高校的內部結構不同于一般的企事業單位,其治理體系和組織架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行政管理部門、教學單位、科研機構以外,部分高校還有附屬學校、后勤集團、校醫院、基金會、校辦產業等機構,這些部門在會計核算時依據的會計準則和高校本部存在一定的差異。2019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政府會計制度》,高校也在適用范圍內。因此,高校的會計核算應遵循《政府會計制度》,按照“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的要求,同時做好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套賬務的平行登記。而像校辦產業、校醫院等部門,在年度財務決算中,按照規定進行高校財務報表合并。如何規范這些部門的會計核算方式,以便能更好地與高校本部銜接是財務人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高校財務人員面對的業務單位和師生眾多,除了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學習如何更好地處理工作中與其他部門的矛盾,學會與人溝通,做好優質的財務服務工作。堅持學習會計準則,熟悉各類相關會計準則規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以適應高校復雜的會計工作。高校財務人員應嚴格踐行規范,提高工作水平和業務處理能力,進而提高高校整體的財務管理能力。
(四) 有助于優化高校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步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需要依靠現代化的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強調,要提高學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學校治理結構。在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財務部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財務人員嚴格踐行規范要求,做到“三堅三守”,堅持誠實守信,樹牢財經紀律意識,依法依規辦事;嚴格遵守會計準則,掌握會計專業知識,盡職盡責地處理財務業務;不斷加強學習,總結工作經驗,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財務預算的準確性,確保資金收支的規范性,保證財務分析的全面性。財務部門不斷完善內控管理制度,發揮財務監督作用;從多方面提高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而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提高高校內部財務管理能力,為高校重要決策提供依據,促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發展。
四、 踐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路徑
(一) 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
高校財務人員日常工作面對的是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具有“雙重”的身份,既是專業的會計人員,同時也兼具老師的身份。2018年,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對高校教師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3]。該準則主要的實施對象是高校教師,高校財務人員工作面向廣大師生,也屬于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兩者雖然有不同的側重,但也有相呼應之處。比如《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提到的“自覺愛國守法”“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與規范中的“堅持誠信、守法奉公”,都要求工作人員要誠信、守法、自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高校教師劃定了職業底線,規范為財務人員劃定了職業底線。高校財務人員要將二者結合起來,增強底線思維,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踐行好規范的要求。
(二) 把控好財務審核與監督的尺度
高校財務人員的服務對象是廣大師生,財務服務工作主要內容有學生學宿費收取、教師科研經費報銷、各部門運行費用報銷、學校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進度監督、預算績效評價等。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國家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強,科研經費也不斷增長。為了減輕科研人員的壓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放管服”的規定,在“放管服”政策落實的過程中,既要做好“放”和“服”,同時也要重視“管”,不能顧此失彼。高校的科研項目較多,對應的管理政策也很多,不同來源的科研經費往往有不同的管理辦法,財務人員認真學習各類經費管理要求,做好財務服務工作,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和相關管理辦法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化報銷手續和報銷流程,為科研人員減負,讓高校科研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當中。同時,財務人員也要通過堅持學習,增強財務判斷能力,監督科研經費的報銷行為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做到堅持誠信、堅持準則、堅持學習,實現財務服務有底線、財務監督有溫度。
(三) 適應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各高校普遍面對的現狀是本科生、研究生人數均不斷增長,教學活動和科研項目也日益增加,給財務人員帶來了更多的挑戰與壓力。首先,面對日益增加的工作壓力,堅持誠信、守法奉公,堅持準則、守則敬業,依法依規地處理好常規的業務;同時,還要堅持學習、守正創新,妥善地處理各項新業務。其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要依靠充足穩定的財力支持,高校財務風險問題日益受到各界關注,高校財務人員應樹立科學的風險意識,持續進行學習與研究,建立健全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切實發揮財務監督職能,以維護高校的財務穩定與財務安全[4]。最后,在“勤儉辦一切事業”總基調的背景下,高校財務人員切實落實“精打細算”理念,在預算編制中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推動建立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優化財務資源配置,切實提高高校資源的使用效益。總之,踐行規范,適應高校教育事業的整體需求。
(四) 與會計行業改革與發展相匹配
會計行業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行業,財會人員每年都要接受繼續教育,以適應經濟發展和會計法規的不斷變化。高校擁有高層次人才密集、學術氛圍濃厚的環境,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數據資源,為高校財務人員的研究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高校財務人員踐行“堅持學習、守正創新”的職業道德規范,立足當下會計行業發展的新格局,借助高校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積極學習各類會計知識,踴躍參與各類財會類科研項目研究,緊緊把握會計行業發展前沿政策和局勢,通過研究提出有效舉措,積極為財會行業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完善提出合理建議和參考,促進會計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五、 結語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提出“三堅三守”的要求,對會計從業人員自律、他律與互律三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規范,也為會計從業人員指明了進步的方向。踐行規范要對其內容進行深刻理解,并結合自身所在工作崗位進行思考[5]。作為高校財務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思想站位,不僅僅考慮財務工作本身,還要將本職工作結合到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局中。推動高校內部的業財融合,切實發揮會計工作在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輔助作用,促進高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通知[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23-01-1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2/01/content_5739504.htm.
[2]會計司.扎實推進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系列解讀之八[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22-03-15.https://kjs.mof.gov.cn/zhengcejiedu/202203/t20220310_3794174.htm.
[3]教育部.關于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811/t20181115_354921.html,2018-11-16.
[4]張懦,李瑞銀,張巧華. 對高校財務人員踐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思考[J].會計師,2023(22):112-114.
[5]何雪峰,楊月涵,喻涵湘.新時代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自律、他律與互律[J].財務與會計,2023(9):82-83.
[6]許艷軍.踐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途徑[J].財務與會計,2023(22):83-84.
責任編輯:田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