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ICU標準化護理流程在重癥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ICU收治的126側重癥腦出血患者,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為對照組(63例,采用常規護理流程),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為觀察組(63例,實施1CU標準化護理流程),對比兩組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血壓、NIHSS評分、炎癥因子水平、并發癥發生率、機械通氣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lt;0.05)。結論:在對重癥腦出血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采用ICU標準化護理流程效果更佳,可顯著維持血壓平穩,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快速康復,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ICU標準化護理流程,重癥腦出血,應用價值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8.056
0引言
腦出血是原發性因素導致的腦實質部位血管破裂,進而出現的腦血管疾病,多見于高血壓、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顱內腫瘤破裂、腦血管淀粉樣變等疾病。重癥腦出血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應由受過專門訓練、掌握重癥醫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專職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本研究分析了ICU標準化護理流程在重癥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ICU收治的126例重癥腦出血患者,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的63例患者為對照組,男38例,女25例,平均年齡67.83±4.58歲,平均GCS評分(10.42±1.68)分,出血部位:基底節26例,丘腦18例,腦干11例,小腦8例;2023.1-2023.12月期間的63例患者為觀察組,男36例,女27例,平均年齡68.16±4.71歲,平均GCS評分(10.65±1.76)分,出血部位:基底節24例,丘腦17例,腦干13例,小腦9例。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gt;0.05)。本研究已通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影像學檢查可以準確探查到出血部位,對血腫進行測量后確診為重癥腦出血;(2)家屬同意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1)顱腦外傷導致的腦出血;(2)非首次確診腦出血;(3)凝血功能障礙或抗凝藥物服用史;(4)惡性腫瘤;(5)認知功能障礙;(6)無法正常溝通交流;(7)免疫功能障礙。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流程,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開展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根據恢復進度進行康復鍛煉,正確采取預防并發癥的措施。
觀察組實施ICU標準化護理流程,方法如下:
(1)制定ICU標準化護理流程。收集重癥腦出血相關資料,通過分析既往病例、查閱文獻、科室研討等方式明確護理要點,再結合臨床經驗制定ICU標準化護理流程。針對護理流程每一個環節進行演示,反復驗證護理措施的可操作性,確保符合重癥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需求。
(2)實施護理干預。1)綜合評估。患者人院后快速完成資料收集,根據所實施的治療方案進行護理風險評估,按照評估由低到高對護理措施進行調整。2)病情監測。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要注意格拉斯哥評分和瞳孔變化,出現一側瞳孔突然散大或者是兩側的瞳孔對光反射變得遲鈍,極有可能是發生了腦疝,需要及時搶救。血壓急劇上升,呼吸和脈搏變得很慢,并有劇烈頭痛和昏迷等現象,很可能是顱內壓增高所致,需要及時地進行相應處理。3)體位管理。急性期患者必須絕對臥床,不能有任何活動,大小便都要在床上進行,而且要減少與患者的交談。臥床期間床頭需要常規抬高15-30度,保證腳和小腿呈90度,且腳尖向上,胳膊要半彎曲,手里可以握著一卷布或其他東西。4)呼吸道護理。腦出血患者常常會合并呼吸功能不全,一定需要加強翻身、叩背、霧化、咳痰等處理,以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風險。5)引流管護理。腦出血患者通常會留置頭部引流管、尿管、胃管等,發現引流管異常要通知醫生,盡快并采取相應的處理。6)功能鍛煉。臥床期間四肢可以小幅度的運動,但是運動的次數不能過頻,要避免過度的搬動或者是抬高頭部。進入穩定期后每天進行3-4次功能鍛煉,訓練患者吃飯、穿衣、洗漱、如廁等,應根據身體恢復進度逐漸增加強度,期間要防止跌倒。7)合理飲食。重癥腦出血患者急性期可以考慮靜脈營養補充或胃管進食,待病情穩定后再考慮經口飲食,最好以清淡、低脂食物為主,要適量地攝入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鮮的蔬果。
1.3觀察指標
本研究需觀察兩組的血壓、神經功能缺損、炎癥因子水平、并發癥發生率、機械通氣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在神經功能缺損嚴重程度的評價上,使用NIHSS評分進行評價,總分為0-42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納入SPSS 21.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x±s)為計量方式,予以t檢驗,[n(%)]為計數方式,予以X2檢驗。Plt;0.05,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血壓、NIHSS評分對比
觀察組血壓、NIHS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lt;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觀察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lt;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lt;0.05),詳細數據見表3。
2.4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lt;0.05),詳細數據見表4。
3討論
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昏迷、癱瘓、語言障礙、認知功能下降以及癲癇發作等后果,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引起死亡。腦部血管破裂就會損傷腦組織,接著出現肢體活動受限的癥狀,甚至還會伴有偏癱。腦出血發生在左側大腦半球,影響到左側的語言中樞會引起失語,影響到額葉、基底節區、丘腦等部位,就會出現飲水嗆咳、理解力障礙、認知功能下降。
重癥腦出血應以挽救生命為治療原則,及時采取合理的搶救措施并入住ICU,后續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治療,應完善相關評估并加強護理。ICU標準化護理流程是針對重癥腦出血患者制定的護理策略,所有的護理措施都是建立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確保護理措施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重度臃出血患者在急性期要絕對臥床休息,一定要控制好血壓,注意保持情緒平穩,避免情緒的激動、煩躁,才能更好地維持生命體征平穩。腦出血不同階段應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ICU標準化護理流程會充分考慮患者的情況,做好意識狀態監測,還會強調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定期進行格拉斯哥評分評估。重度腦出血患者臥床時間相對較長,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并發癥發生風險會明顯上升,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通過加強翻身、叩背、霧化、咳痰等處理,降低肺部感染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嚴重腦出血患者多伴發昏迷,一般需要留置胃管,在留置胃管注食過程中要避免誤吸、反流,同時要監測好患者的大便情況,以便于及時采取護胃處理,
綜上所述,在對重癥膿出血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采用ICU標準化護理流程效果更佳,可顯著維持血壓平穩,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快速康復,有較高應用價值。
作者簡介
趙潔,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神經外科重癥。
韓萍,通信作者,碩士研究生,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神經外科重癥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