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文化旅游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撐,對于我國經濟轉型和升級有著重要作用。而民間傳統體育產業作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有著極強的文化性與時代性,對當代游客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有助于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討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市場發展,先對文化旅游產業和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概念及其聯系進行闡述,然后再探索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的意義以及目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挑戰和不足,最后再結合發展現狀和先進的產業建設理論,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有效的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市場發展策略,以期為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旅游" 民族傳統體育" 市場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1-055-3-TBB
引言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的旅游重點轉移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方面,這就為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本文從文化旅游視域下探索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市場發展策略,闡述市場開發建設的科學合理性。
1、核心概念
1.1、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產業是一種結合當地特有的人文資源所開發出的、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它主要借助多元豐富的人文資源和差異化的地理環境來激發人們的旅游需求,并讓人們在旅游過程中產生超越性的文化感受,讓其感受與傳統旅游形式所不能帶來的審美體驗和文化體驗。從上述描述中可以明確看出,文化旅游與傳統旅游的核心區別在于其能為人們帶來獨具特色的人文體驗,讓人們在旅游中還能了解新的文化知識,有效拓展人們的文化視野。
1.2、民族傳統體育
民間傳統體育不僅是體育文化的重要內容,更是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有著較強的民族特點,并且與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間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其中包含的武術套路、兵器兵法等內容,這些都是經過千年時間沉淀遺留下的精華。并且,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我國各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其自身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科學內涵。
1.3、兩者間的聯系
從民族傳統體育的藝術性、專業性和文化性的角度來看,它能在潛移默化中為人們帶來多姿多彩的體育文化熏陶,在無形中幫助人們塑造堅韌的意志,以一種流動的、傳承式的方式闡述傳統文化,讓人們能夠隨著時代的不斷演變依舊能夠堅持自身的文化認同感。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開發本地特色人文資源,使其帶有明顯區別于其他地區的文化特色,為本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進一步吸引更多人前來旅游,拉動旅游經濟的發展。
2、文化旅游背景下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意義
2.1、有助于傳統文化的挖掘
隨著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對不同地區特殊的風俗習慣和地理差異產生較大的興趣,這也進一步帶動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并且,如今人們生活在高樓大廈的城市當中,每天看著同質化嚴重的文娛節目與鋼筋水泥灌注的樓房,很容易產生向往自然的意向,在進行旅游選擇時更傾向于探索世界、親近自然、探索特殊的風俗文化等。這就為區域民族體育文化的開發和建設帶來無限可能,并使之在建設過程中大力發掘當地的傳統文化,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延續。
2.2、塑造民族地區城市形象
旅游產業能為文化傳播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良好的旅游產業可以有效提升本地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一定的弘揚和保護作用。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不僅有著豐富的名勝古跡和自然風景,還有這多元化的人文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無一不在向旅客展示著當地的文化特色,有助于加強旅客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基礎認知,還能在社會上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真正將高質量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中。
2.3、帶動民族地區旅游經濟增長
民族地區也需要對當地的文化資源和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進行充分運用,并大力開發旅游產業和文化體育產業,真正做到文化旅游助力城市發展,通過建設文化旅游城市來推動本地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增長。在文化旅游和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帶動下,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可以注入新的活力,并以旅游產業為基石開發周邊產業,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起到良好的經濟增長、人民增收的效果。同時,還能對本地特色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保護,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3、民族傳統體育市場建設面臨的挑戰和不足
3.1、區域旅游競爭壓力大
近幾年來,旅游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全國各個城市都在旅游產業建設中投放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全力以赴地打造出獨具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這在喚醒城市發展動力的同時,還能為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但是,我國民族文化類別繁多,各地區的文化資源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這就為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困難和壓力。
3.2、基礎設施薄弱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一項綜合性的產業,但由于其規模較小、受眾不廣,其自身的軟硬件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這就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帶來挑戰。在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時,不僅需要注重吃、穿、住、行、娛等方面,還需要關注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消費和精神需求,提高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但是,目前我國各地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依舊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有些地區的旅游產業發達,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但有些地方并沒有形成旅游產業支柱,其基礎設施建設沒能滿足游客的實際需求。
3.3、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定位模糊
相關人員必須明確自身的目標客戶。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喜愛偏好,在打造特色文化產業時,不能只依靠資本和市場的選擇,必須重視旅客的項目體驗建設,確保旅客擁有良好的項目體驗,這樣才能為文化旅游產業確定明確的目標和定位,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提供幫助。一些城市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時,只會單一地推出傳統文化繼承人作為文化產業的標牌,并沒有對文化資源進行徹底挖掘,也沒能將其與旅游相關產業進行巧妙結合,這些片面開發文化資源的行為只會讓本地的文化品牌定位變得更加模糊,也會阻礙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
3.4、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識和開發不足
近幾年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創意文化產品逐漸增多。但是,由于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不少地區在經營民族傳統體育產業時依舊按照文化事業的傳統經營思想去管理,更習慣于爭取撥款資金支持,卻沒有對文化傳承、形勢發展、經營管理和市場競爭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只是片面地開發文化資源,沒能將其與其他產業進行聯動建設。這樣不僅無法發揮出特色文化產業的經濟帶動作用,甚至還會將特色文化資源置身于“無法前進也無法后退”的不利地位,沒能發揮出開發傳統文化、保護傳統文化的作用。此外,還有一些地區沒能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形成正確的認識,打著“民族體育文化”的噱頭,卻沒有做過保護文化產業的實事,沒能將民族體育與旅游產業進行有效聯合,使得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
3.5、缺乏專業人才和文化旅游隊伍
在進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產業開發與建設時,必須重視人才的培育和運用,從人才的文化積累、創意思維、動手操作能力、抗風險能力等方面對其展開培育訓練,將其培養成為綜合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民間傳統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的創新融合與發展提供人才助力。但是,目前,在我國文化旅游行業中并沒有完全符合上述標準的人才,甚至一些旅游企業管理者都沒有對傳統民族體育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他們自身的文化背景與專業能力都不符合要求。這為民族傳統體育企業的經營增加了風險。
4、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市場發展策略
4.1、明確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市場定位
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事業會在本地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有助于提升地區經濟水平,并且還能為本地的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工作提供助力,這些都能體現民族體育產業的市場定位。但是,如今民間傳統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逐漸模糊其與文化旅游產業之間的界限,可以實現兩者間的跨文化對話。但想要獲得較好的發展效果,就必須明確民間傳統體育的市場定位,這樣就能將其對應的潛在顧客進行區分,有助于民間傳統體育產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提升民間傳統體育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所以,為了進一步明確民族體育產業的市場定位,必須對其制定明確的產業運營策略,并加大對民族體育文化與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建設。民族傳統體育又能為區域差異化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不僅可以創造區域獨特的營銷價值,還能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提升產業經營效果。此外,還必須重視當地相關部門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對民族傳統體育產業進行高效定位。同時還需要將民族傳統體育產業融入到文化旅游產品定位當中,這樣就能增加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性與特殊性,在各地由點及面地開展文化項目建設。
4.2、突出地域特色和鄉土風情
隨著我國文化強國戰略的落實與執行,人們對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活動的參與意愿逐漸增強。在旅游中,文化動機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所以,各地區都需要在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開發過程中重視本地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這樣才能建立特色文化產業,為本地的旅游產業打造特色品牌,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并提升本地的品牌形象。此外,旅游產業的發達還能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本地居民的收入,并且還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經營產業,降低鄉村人口流失率,并且還能為旅客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質量。
4.3、健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機制
我國地域遼闊,人員分布不均勻,造成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這些都會為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建設帶來阻礙。因此,在對某地的文化旅游產業進行發展建設時,必須提高對本地文化資源的了解,同時還需要注重對目標客戶群體的研究,為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文化產品服務,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而且,在進行文化旅游產業的推廣時,必須讓目標客戶意識到本地旅游產品的特殊性,加強對創意文化產品的建設與支持,這樣能不斷擴大本地的市場份額,同時,還需要對民族體育文化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結合特色文化符號打造特色民居、特色美食等相關產業,使其在滿足不同旅客的文化需求的同時,真正引導文化產業的建設走上一條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為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4.4、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民族傳統體育的創新性
在建設特色民族傳統體育產業時,也可以對現代發達的科學技術進行靈活應用,充分發揮創新思維,運用現代科技在文化產業宣傳階段充分展現自身的文化優勢和特色,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讓文化旅游和科學技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促進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而且,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文化旅游產業也能與民間傳統體育產業進行高效融合,以滿足旅客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做好民族文化體育賽事的宣傳,提升當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知名度,這也能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優勢。并且,還可以與新媒體平臺形成合作關系,在平臺上發布體育項目、文化旅游相關的視頻和圖文介紹來擴大旅游產業的知名度,讓傳統體育項目和民族文化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5、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需要加強對交通設施的建設支持。結合本區域的地形優勢和特點建設獨具特色的公路和鐵路設施,不僅可以增加對旅客的吸引力,還可以提升當地的交通流暢度和運載力,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打好基礎。還需要結合現代互聯網技術建設線上服務平臺,為旅客提供實時交通信息、住房信息等,為旅客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其次,需要對本地的民族體育項目進行開發和建設,通過充足的資金保障和訓練設置保障,擴大本地民族體育產業的體量,增加其影響力,并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提供重要物質基礎,同時還能有效推動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更加順利,提升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宣傳有效性。此外,還可以邀請專業人員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講解,并將其錄制成視頻投放到新媒體平臺上,讓更多的人增加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容、比賽規則和文化內涵的了解,充分激發旅客的興趣。最后,還需要為旅客的衣食住行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滿足旅客的基本需求。可以開設當地特色美食餐廳、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房屋等,為旅客提供獨具特色的文化體驗,打造高品質的文化旅游品牌。
4.6、運用市場化手段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產業
目前,我國大多數產業都朝著商業化和市場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過度的商業化和市場化卻會加劇產業的分崩離析。如今,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由原本的自產自銷逐漸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積極與世界文化相融合,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但是,相關部門必須對市場化的發展進行深化管理,運用好市場化發展這把雙刃劍,引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首先,可以借助市場化來增加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類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和消費需求。其次,還需要加大對一些不受關注、瀕臨滅絕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文化保護力度。結合社會轉型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對這些文化遺產進行創新性的發展,保持其活力,做好民間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工作。
5、結束語
綜上,在文化旅游視域下發展民間傳統體育產業,必須認清兩者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制定出更加高效的產業發展策略。同時還需要認清目前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不足,這樣才能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有效的發展策略,在解決產業發展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推動民間傳統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并不斷推動民間傳統體育產業與文化產業額融合發展,增強民間傳統體育產業的生命力與創新力,為我國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繼承和發揚事業提供強大的支持力。
參考文獻:
[1]匡麗萍,陳勇豪.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體育風尚,2023(09).
[2]劉亮亮.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市場建設研究[J].旅游與攝影,2023(08).
[3]潘建,楊蕊,陳辛迪.“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廣西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03).
[4]吳偉.廣西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策略[J].旅游縱覽,2022(08).
[5]余少東,榮逸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視域下怒族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策略[J].體育視野,2021(21).
[6]譚小春.黔東南民族傳統節慶體育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內江科技,202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