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觀察多西他賽(DOC)聯合順鉑(DDP)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對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武威市人民醫院治療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培美曲塞(PEM)聯合DDP,觀察組患者靜脈滴注DOC聯合DDP。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腫瘤標志物水平、癌癥病人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LQ-C30)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QLQ-C30各維度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更高(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DOC聯合DDP治療NSCLC的效果較好,能改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多西他賽;順鉑;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腫瘤標志物;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3.000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03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一類肺惡性腫瘤性疾病,主要包括鱗狀細胞癌、腺癌等,其癥狀與病灶位置及其轉移情況有關。在顯微鏡下,其特征表現為核異形性、細胞體積較大及胞漿豐富[1]。在肺癌的分類中,NSCLC約占所有肺癌的85%,其中,70%~80%患者在確診時已處于疾病的中晚期階段[2]?;熓桥R床治療中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之一,臨床化療方案由多種藥物組成,目的是增強治療效果并降低耐藥性的發生風險[3]。培美曲塞(PEM)通過破壞細胞內葉酸依賴性的正常代謝過程,抑制細胞復制,進而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然而,其治療效果可能受限于腫瘤特定基因表達的影響,且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耐藥性等問題。多西他賽(DOC)能夠通過干擾微管蛋白聚合與解聚的動態平衡,抑制細胞分裂過程,進而導致腫瘤細胞凋亡[4]。順鉑(DDP)則通過與DNA分子產生交聯作用,抑制其復制與轉錄過程,發揮抗腫瘤效應[5]?;诖耍狙芯恐荚谟^察DOC聯合DDP治療中晚期NSCLC患者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武威市人民醫院治療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1~70歲,平均年齡(50.33±10.21)歲;男性24例,女性16例;臨床分期[6]:Ⅲ期23例,Ⅳ期17例;腫瘤類型:鱗癌27例,腺癌13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0.21±10.52)歲;男性23例,女性17例;臨床分期:Ⅲ期24例,Ⅳ期16例;腫瘤類型:鱗癌28例,腺癌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可比。本研究經武威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NSCLC的臨床診斷[7];⑵臨床分期為Ⅲ~Ⅳ期;⑶預計生存期≥3個月。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⑵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無法配合研究者;⑶合并心、腎等嚴重臟器疾病者;⑷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培美曲塞(PEM)[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051,規格:100 mg(按C20H21N5O6計)]聯合注射用順鉑(凍干型)(DDP)(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461,規格:20 mg/支)治療,取PEM 500 mg/m2(最大劑量為800 mg/m2)與生理鹽水100 mL混勻后靜脈滴注10~30 min,于每個化療周期的第1天用藥;DDP 25 mg/m2(最大劑量為120 mg/m2)靜脈注射,于每個化療周期的第1~3天用藥。觀察組患者接受多西他賽注射液(DOC)(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543,規格:0.5 mL∶20 mg)聯合DDP治療,取DOC 75 mg/m2(最大劑量為120 mg/m2)與生理鹽水250 mL混勻后靜脈滴注1 h,于每個化療周期的第1~3天用藥;DDP用法用量同對照組。21 d為1個化療周期,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化療周期。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病灶完全消失,目標結節縮小至正常大小為完全緩解(CR);病灶直徑總和縮小gt;30%為部分緩解(PR);病灶直徑總和縮小20%~30%或增大20%以上為疾病進展(PD);靶病灶直徑總和減少程度未達到PR,增加程度未達到PD為疾病穩定(SD)[8]。總有效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⑵比較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靜脈血5 mL,采用離心機離心5 min(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半徑為15 cm),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42220337,型號:CL-2600i)檢測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724、CA199水平。⑶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采用癌癥病人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LQ-C30)[9]評估,共5個維度,總分各為10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⑷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脫發、消化道反應、腹瀉和肝腎損傷。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各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QLQ-C30各維度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NSCLC的發生因素較多,包括個體的特征、年齡、遺傳背景、免疫狀態、營養狀況、吸煙、職業暴露和環境污染等因素[10]?;熓悄壳爸委烴SCLC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使用藥物殺滅腫瘤細胞或減緩腫瘤細胞的生長[11]。然而,化療通常具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因此,臨床實踐中通常采取聯合用藥等策略。DOC是一種半合成的化合物,其抗腫瘤作用機理在于抑制微管的解聚作用,并促進微管聚合,進而阻斷腫瘤細胞的分裂過程。在臨床治療NSCLC中,DOC與其他抗微管解聚藥物(如DDP等)的聯合療法逐漸普遍。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提示DOC聯合DDP的療效較好。分析原因為,DOC屬于紫杉類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促進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和增殖,減緩其生長速度[12]。而DDP是一種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能夠通過形成DNA鏈間和鏈內交聯,破壞腫瘤細胞的DNA復制和轉錄,導致細胞凋亡。兩者聯合使用,可以作用于腫瘤細胞的不同生長周期和信號通路,增強抗腫瘤效果,提高治療效率[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DOC聯合DDP能夠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這可能與DOC對腫瘤細胞周期的阻滯作用及DDP對腫瘤細胞DNA的損傷作用有關。有研究顯示,DOC能夠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導致細胞凋亡[14]。而DDP作為一種細胞毒性藥物,能夠與DNA形成交聯,干擾其復制和轉錄,最終引起細胞凋亡。當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時,可增強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果。此外,DOC聯合DDP還能夠調節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減少腫瘤的營養供應,進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QLQ-C30各維度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更高,提示觀察組方案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原因為,觀察組治療方案通過有效控制腫瘤生長,減輕患者的癥狀,如咳嗽、呼吸困難和胸痛等,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無差異,提示聯合使用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為,DOC及DDP能夠產生協同作用,通過不同機制發揮治療作用,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DOC聯合DDP治療NSCLC的效果較好,能改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良好。
參考文獻
萬暢,龐靜丹,吳正升,等.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免疫微環境、臨床病理特征分析[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3, 39(11): 1316-1321.
段建春,胡潔,李國輝,等.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持續用藥規范化白皮書[J].臨床腫瘤學雜志, 2024, 29(4): 280-287.
梁彥,李玥,鄭貴雄,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療效與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P-糖蛋白、p53及CT灌注成像參數的相關性[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24, 41(5): 1068-1073.
季秋蓉,楊曉琴,湯金燕.多西他賽或培美曲塞聯合鉑類對EGFR-TKI耐藥的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外周血PD-1表達水平及淋巴細胞亞群影響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24, 26(2): 176-179.
蘇文. 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鱗狀細胞NSCLC的效果觀察[J]. 藥品評價, 2019, 16(24): 15-16.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學組. 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多學科診療專家共識(2019版)[J].中華腫瘤雜志, 2019, 41(12): 881-890.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J].中華腫瘤雜志, 2018, 40(12): 935-964.
王書航,王潔. 2018年V3版NCCN非小細胞肺癌指南更新要點解讀[J].華西醫學, 2018, 33(4): 388-392.
胡彩平,林毅,李秋萍. SF-36量表與QLQ-C30量表在老年癌癥病人生活質量評估中的應用及其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 2015, 29(24): 2968-2972.
張艱,劉苗艷,李京耕.非小細胞肺癌罕見靶點與藥物治療[J].國際呼吸雜志, 2024, 44(7): 764-772.
楊俊,唐培,張富宏.順鉑聯合吉西他濱或多西他賽治療中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20, 27(11): 1329-1331.
鐘家將,張東偉,藍冰,等.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對低劑量CT灌注成像參數的影響[J].中國CT和MRI雜志, 2023, 21(1): 72-73, 179.
楊曉樽,李強.度伐利尤單抗聯合順鉑和多西他賽新輔助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評估[J].世界臨床藥物, 2024, 45(5): 514-520.
張光照,杜佳輝,袁五營.培美曲塞與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對比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1, 18(3):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