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是能力的核心,也是議論文寫作的核心。只有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發現事物的特別之處,以形成個性化見解。議論文的寫作實際上就是思維品質的培養過程,在教學中需要結合生活實際,以提升學生寫作熱情;需要借助有效策略,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需要借助虛實結合,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面向學生,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以及自主質疑探究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夠促進思維的縱深拓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思維品質
一篇優秀的議論文,首先需要作者站在一定高度思考,能夠發現問題的特別之處,以此形成個性化見解。但是,在批改高中生作文的過程中,筆者常常發現學生習慣于人云亦云,或者流于形式地套用他人的表達。筆者將針對學生的習作,談一談議論文寫作實踐中如何實現有效的思維品質培養。
什么是思維品質?簡單地說就是思維能力的特點,同時也包括思維表現。思維在活動時,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典型特征以及個性化差異,因此形成了思維品質,其中既包括思維的邏輯性、廣闊性,也包括其獨立性、靈活性,還有深刻性以及批判性等等[1]。針對思維品質的理解,可以立足于質、量兩個層面。就定義層面來看,議論文的寫作實際上就是思維品質的培養過程,在實踐中對寫作形成具備理性特點的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夠展現學生對世間萬物的判斷力、思考力以及批判力。所以,如果學生能夠在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具備思維品質,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寫下對問題的理解,便能夠寫成一篇不錯的議論文。
很多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常常手足無措,甚至產生畏懼心理,而這種心理的出現必然會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良性發展。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地消除這種不良心理,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還應當鏈接其生活實際,找到現實生活中學生更為熟悉的各種事物,引導他們從中發現議論文的寫作素材。
例如,一位教師以“文化與傳統”為題設計課堂寫作探究活動。“文化與傳統”是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的內容,教師提問:“我們剛剛度過的是哪一個傳統節日呢?這個傳統節日又擁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針對教師的提問,學生們踴躍回答。教師再進一步提問引導:“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當前的生活中充斥的都是快餐文化,傳統文化仿佛和我們距離越來越遠,很多學生不知道傳統節日因何而來,也不知道這些節日習俗。”學生紛紛回答:“是的,現在有很多人經常使用電腦打字,已經不能寫出優美的方塊字了。”教師又問:“那么你們有沒有對此展開過反思呢?對于當下的中國而言,傳統文化是否還具有現實意義呢?”教師一系列的問題充分鏈接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可以消減學生畏懼議論文寫作的心理,也能夠激發其強烈的探討熱情。
在議論文寫作中,說理特別強調要從辯證的視角分析問題,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有效滲透辯證思維的培養。簡單地說,就是在提出問題之后,要引導學生立足于正反兩個視角展開對比分析,以實現求同存異。
以寫作《點贊》為例。展開辯證分析的不同視角就是:其一不點贊會怎樣,其二,盲目點贊并不等同于反對點贊。以下是一位學生的習作片段:所謂物極必反,當點贊者的行為并非出于內心真正的肯定,其負面情緒會在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爆發,如同世界末日的到來。當然我們也并不是反對“點贊”。例如央視所展現的排雷兵的生活,雖然這些生活和場景人們并不熟悉、不了解,但是只要看到的人們都會由衷地為其點贊,而這種“點贊”發自內心,更關注于“贊”,而并不是“點”的行為。
學生圍繞“發自內心的點贊”以及“反對點贊”兩種不同的觀點展開辨析,不僅清晰地表明了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贊”,而不能只關注“點”這種行為,行文有條不紊,充滿邏輯??梢?,實際論證過程中,辯證思維的引入能夠使論證的過程更充分、更完整。
就審題方面而言,也需要關注辯證思維的有效訓練。
以江蘇卷考題“‘青春朽’與‘青春不朽’”為例。對于學生來說,首先需要清晰把握材料中所隱含的矛盾對立統一,同時也需要在論證的過程中說明二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梢曰谡嬲归_論證,將“青春不朽”作為反面佐證;也可以基于反面展開論證,解注“青春朽”來強化論證。不管選擇哪種方式,只要是基于辯證式的分析,就能夠深入觸及中心觀點,也能夠自然得出具有邏輯性的合理結論。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所寫的內容究竟為“實”還是為“虛”,如果可以準確把握虛實之間的關系,自然也有助于拓寬寫作視野[2]。
以江蘇高考語文試題《車》為例。通過審題可以了解,這是需要實寫的內容,文章的表達不可能脫離“車”。當然,如果學生所寫下的內容只是“小時候爸爸的自行車”等內容,自然不能形成較高的思維品質,也不能夠成為佳作。所以,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針對“車”這一主題展開深度思考,由“實”到“虛”完善構思??梢詮墓糯鸟R車寫起,直至現代的轎車,這樣就可以借助這一發展歷程呈現鮮明的主題或論點“以時代的變化引發生活理念的改變”等。
如果是需要虛寫的話題,同樣要選擇合理的化“虛”為“實”的寫作方式。例如《標桿》,具體寫作過程中需要了解:什么是標桿?其具有怎樣的作用?其所呈現的是一種文化符號還是為了彰顯與眾不同的價值觀念?進而學生便能夠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針對問題的內涵展開深度挖掘,形成個性化見解。
總之,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對思維品質的培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不僅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以及自主質疑探究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夠促進思維的縱深拓展,才能促使學生掌握議論文寫作技巧,從而有效提高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最終達成提升議論文寫作水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尹甜甜.運用說理思維提升語文思維品質:以高考議論文寫作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17(06):43-44.
[2]周燕萍.議論文寫作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北京教育,1996(05):36.
作者簡介: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