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提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多元策略,這些策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還能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能力,為語文教學的高效、全面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策略探索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往往注重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當前語文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探索多元渠道、參與合作探討、強化實踐應用等方面入手,探討提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學習資源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無論是傳統的書籍資料、還是現代的網絡資源,甚至是生活中的實踐經驗與社會現象,都可以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寶貴來源[1]。
以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的教學為例。教師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自主搜集關于濟南冬天的圖片、視頻及詳盡的文字介紹,感受濟南冬日獨有的魅力。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多彩,教師還精心挑選了一系列與文學、地理緊密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和權威網站,這些平臺為他們提供了最新的學習資訊和深入淺出的文章解讀。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通過這些渠道繼續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還勇于創新,嘗試將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融合。引導學生結合地理知識分析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如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季風對降水的作用等;結合美術知識欣賞課文中的景物描寫,并嘗試進行繪畫創作。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學會了如何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探索多元渠道以豐富學習資源,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資源進行學習時,他們便能夠在更廣闊的領域中汲取養分與靈感,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界與思維空間,這一過程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其在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享智慧與經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觀點與見解,學生在合作中激發了思維潛能與創造力,還能夠學會傾聽與尊重他人的意見,領悟協作與共贏的重要性。
以七年級上冊《寓言四則》的教學為例。教師讓每個學習小組選擇探究一篇寓言故事,學生集思廣益,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如,在閱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時,學生圍繞“自大與謙遜”的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有的從赫爾墨斯的行為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有的則從雕像者的回答中領悟到了真正的價值所在。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教師鼓勵學生將寓言故事改編成劇本并進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學生紛紛響應,利用課余時間精心準備,從角色分配、劇本編寫到道具制作,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創意與熱情。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將寓言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如,在《蚊子和獅子》的表演中,學生通過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將蚊子的狂妄自大與獅子的威武霸氣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巧妙地揭示了“驕兵必敗”的深刻寓意。小組表演結束后,教師請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點評和提問。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有的從表演技巧上給予肯定和鼓勵,有的則從寓言故事的寓意上進行深入剖析和探討。教師則適時引導全班學生進行智慧共享和總結歸納,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參與合作探討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啟發,還能夠在共享智慧火花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與綜合能力。這種基于合作與共享的學習方式,將為學生學習與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2]。在語文學習中,強化實踐應用環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以七年級上冊《古詩四首》的教學為例。教師要求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默寫練習,將這四首古詩爛熟于心。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了一系列詩意解析活動。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深入挖掘每首古詩的背景故事、作者情感及藝術手法。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如何運用批判性思維去解讀文本。教師還鼓勵學生進行古詩創作活動,模仿古詩的格律和韻腳,創作出自己的小詩或小詞。這一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在創作中找到了表達的樂趣,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古詩藝術魅力的認識。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古詩的情感和意境,教師組織了古詩朗誦與表演活動,有的學生深情款款地朗誦《天凈沙·秋思》,將游子思鄉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有的學生則通過肢體語言將《觀滄海》中曹操的豪情壯志展現得栩栩如生。為了提升表演質量,教師還邀請了家長和校內外專家作為評委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和指導。專家的反饋不僅幫助學生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更成為激發他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強化實踐應用環節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當學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嘗試與探索時,他們便能夠在挑戰與機遇中不斷成長與進步。這種基于實踐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舞臺,讓他們在實踐中挖掘自己的潛能。
綜上所述,提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從情感激發、知識管理、思維訓練、資源拓展、社會互動及實踐應用等多個維度綜合施策[3]。通過實施這些策略,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興趣,還能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能力。因此,教育者應積極探索并實施這些策略,以期在語文教學中實現更加高效、全面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月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求知導刊,2021(50):32-34.
[2]牛樹寶.淺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讀天下(綜合),2020(2):74-75.
[3]梅曉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3):45.
作者簡介: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江安實驗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