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發布,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要求教師在當下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滲透新思想和新理念,構建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指導體系。而在改革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學科融合教學的視角,積極探索項目化學習模式的建構和應用,在特色項目實踐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從而使學生能積極參與綜合實踐,培養實踐操作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一、項目化學習支持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多學科教學的優勢
一是有助于實現跨學科整合。在現實生活中,問題和挑戰往往是跨學科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而項目化學習能引導學生在真實、具體的項目或主題下,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整合起來探索解決方案,進而形成對問題的全面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二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在設計項目化學習模式并引導學生參與項目探究的過程中,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鼓勵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且還能在項目化學習指導中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來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對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項目化教學而言,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學科知識,發展一系列非認知技能,還要求學生能在綜合性項目與實踐中,不斷鍛煉和提升綜合能力,引領學生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項目化學習支持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多學科教學的實踐措施
(一)創設生活問題情境,確定項目主題思想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美化社區我參與》教學中,教師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從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引發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探究興趣,從而確定項目化學習的主題思想,帶領學生針對項目內容和課程內容進行實踐探究學習。
在具體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主題思想,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支持,為學生播放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社區環境問題,如綠化不足、亂扔垃圾、墻面涂鴉等,形成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適當地提出情境探究問題,如提出觀察性的問題:“同學們,在觀察社區環境中,你們都發現了哪些比較明顯的問題?能具體描述一下嗎?”從而引導學生回顧觀察結果,提出社區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隨后教師結合學生的感受繼續提出問題:“這些問題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你們認為這些問題對社區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教師鼓勵學生從個人感受出發,思考社區問題對居民生活質量和環境美觀度的影響,增強他們對改善社區環境的意識。
在學生對情境問題形成初步認識后,教師還可以提出關聯性的引導問題,如:“我們學過的哪些學科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社區問題?對于亂扔垃圾現象,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讓學生能從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解析項目主題思想,設計項目學習目標
在《美化社區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根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教學目標要求,可以將項目化學習目標細化為以下幾個部分:
價值體認。1.通過參與美化社區的活動,學生能夠體認到社區環境的美化對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性,認識到個人行動對社區環境的積極影響。2.在活動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認識到集體行動在解決社區問題中的價值。
責任擔當。1.通過參與項目,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在美化社區中的責任,愿意主動承擔任務,為改善社區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2.學生能夠在項目中展現領導力,組織和協調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任務,體現出責任擔當。
問題解決。1.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社區環境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2.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和問題,及時調整策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創意物化。1.學生能夠發揮創意,為社區環境美化設計出獨特且實用的方案,如創意墻繪、環保垃圾箱等。2.學生能夠將創意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制作、安裝等物化過程,將美化方案變為現實。
(三)融合多學科元素,規劃項目學習任務
圍繞“美化社區我參與”的項目活動主題思想,教師從跨學科整合的角度,融合多學科元素設計綜合實踐探究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對項目子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并整合多學科課程內容和主要學習元素,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使學生在綜合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感悟。在具體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從項目探究視角(如下表所示),融合科學、數學、語文、美術、勞動、道德與法治等多學科內容,鼓勵學生完成項目探究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基于多學科課程知識的整合應用,思考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深化思想認識,提高綜合素質。
(四)整合項目活動成果,推進項目主題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完成項目探究任務的情況,支持學生主動探索和分析任務,并交流任務成果和體驗,全面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在《美化社區我參與》項目化學習實踐中,學生基于“社區綠化植物選擇與規劃”任務的完成情況,結合本小組的項目成果參與討論探究活動。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展示項目規劃方案,深化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有效促進學生綜合探究能力的高效化培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活動中,教師探索項目化學習模式的設計和應用,構建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指導體系,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探究的興趣,促使學生在綜合實踐中學習課程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全面加強對項目化教學的重視,從多角度探索項目化綜合學習體系的構建,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深度探究,使學生在系統學習中不斷提高學習成效。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田園實踐家:鄉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行動研究”的階段成果之一。課題批準文號:XC/2022/01)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