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青島高新職業學校以人的發展為根本,聚焦數據治理,強化數字服務,突出場景應用,創建“點、條、塊”三維融通、“教、學、管”三線貫通的數字化改革新范式,積極構建數據精準化、服務精細化、管理精密化的現代化學校治理新格局。具體舉措如下——
頂層設計:確保數字治理“五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先后設立數字化校園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一把手”抓數字校園建設。二是認識到位。將數字化建設納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行政會議、干部培訓等內容,不斷提升教師信息化數字素養和數字化工作能力。三是制度到位。明確相關組織機構的職能職責,不斷提高工作決策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完善升級章程和制度,出臺《學校信息化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制度。四是協同到位。健全數字化建設工作運行機制,建立黨政齊抓共管、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學校各教研室積極參與的聯動協作工作機制。五是保障到位。經費保障到位,將數字技術充分融入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內部治理的各領域、各環節、各要素。
需求驅動:推進數字治理“四個落實”
一是制度編制落實。聚焦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校園業務場景,編制接訴即辦清單、教職工滿意度清單等。二是場景應用落實。上線智慧平臺,開設資產采購、訪客審批等服務場景,打通校務服務“最后一公里”。三是教學數字化更新落實。出臺專業教學數字化升級改造方案,推動專業課程的數字化改造,調整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重構模塊化課程體系,創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四是智慧教學場景改造落實。創設虛實結合的教育教學環境,完成教室和實訓室的智慧化改造,爭創國家信息化標桿校,努力為學校師生提供虛擬實踐教學環境。
機制推動:健全“五個機制”保障體系
一是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數字化改革工作小組,下設數字化工作推進實施小組,形成專班統領、分頭實施、整體推進的合力機制。二是健全運營管理機制,出臺《數字化校園管理辦法》,形成每月例會、每周碰頭、責任到人的溝通機制,確保數據治理的高效性、管理的規范性。三是落實兩級聯動機制,學校職能部門與教研室按照“專班化運作+項目化實施”的方式建立兩級工作模式,全?!耙槐P棋”協同推進數字化改革工作。四是健全目標責任機制,建立了“目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閉環式工作責任體系,將數字化治理改革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五是健全數字素養提升機制,面向全校不同對象,通過專家講座、應用技能和信息素養培訓等形式,科學構建分層分類培訓體系,不斷提升干部、師生的信息化意識、素養和能力。
質量評價:構建“三維一體”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一是系統維度,關注教學質量評價“評什么”。包括學校、專業(群)、課程、教師和學生五個核心層面的基本教學質量評價,以及根據實際情況動態組織的實踐教學、產教融合、思政課程等方面的專項教學質量評價。二是邏輯維度,關注教學質量評價“怎樣評”。包括從構建規劃、體系設計、評價實施、分析應用再到構建規劃的閉環全過程。三是認知維度,關注教學質量評價“最好怎樣評”。結合學校現有管理體系、標準體系等,借助過程數據和結果數據等資源,由教師、學生、家長、企業人員等多元利益方和評價主客體全員參與。
平臺聯動:打造“四個平臺”服務體系
一是打造科研數字化平臺,融合實現體驗展示功能、教學科研功能、社會服務功能,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二是打造智慧產教融合平臺,開展人才集群式培養,校企合作,共建五個產業學院,推動“四鏈”融合。三是打造智慧思政平臺,構建集學習預警、心理預警、行為預警等預警信息的數據共享,建立學生安全教育“防火墻”、分析判斷“預警臺”、AI輔助“智慧腦”、反饋分析“穩定器”功能模塊。四是打造校園安全管理平臺,集預警研判、接警處置、留檔追溯等功能于一體,將全校的能耗監測、車輛管理、考勤管理納入安全管理平臺,實現對校園各類突發事件的實時智能監控,織密校園安全“一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