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的重大戰略決策。紅巖精神作為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重要一脈,已經成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的特色資源、優質資源。新征程上要強化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自覺性和能動性,持續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引向縱深。
一、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價值指向
1.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要抓緊抓牢思政課這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以更大力度彰顯思政課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將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有利于引導廣大青少年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早日成為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
2. 推動紅巖精神宣傳教育高地建設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2]思政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的“第一課程”,要把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作為推動紅巖精神宣傳教育高地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3. 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即“3·18”重要講話)五年來,思政課建設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但也面臨不少挑戰。如何運用好包括紅巖精神在內的紅色文化這一稀缺“紅色教材”,不斷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思政課煥發新生機新活力,是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
二、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原則指向
1. 導向性原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神圣職責,是各級各類學校的根本辦學遵循。思政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第一課”,將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必須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堅持在思政課建設中守牢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在思政課建設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一主題不動搖,在思政課堂上唱響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主旋律。
2. 系統性原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是一個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應加強頂層設計,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協調負責、家庭學校社會同心共建的工作格局,畫好思政課建設最大“同心圓”;要充分發揮工作機構、教學活動、工作隊伍、教學設施、教育環境、校園精神等各要素作用,在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教育教學中發揮出整體最優作用。
3. 發展性原則。堅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相統一,促使思政課教學內容、載體、途徑和方法都鮮明地突出時代特征、社會特點、教學需要。要著眼時代發展變化新趨勢,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思路,推動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由量變的沉淀積累轉化為質變的轉型升級。
三、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路向
1. 努力構建彰顯“紅巖味”的思政課教學資源體系。紅巖精神孕育、凝結于風雨如磐的全民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國統區締造的紅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傳承和光大。“增強資源開發意識,建立紅色資源教學觀”,[3]構建以人、事、物、魂“四位一體”的紅巖精神思政課教學資源體系,是增強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實效的基礎條件。要深度挖掘、整理和提煉,真正構建體現紅巖精神品位的系列化、菜單化思政課教學資源體系,把紅巖精神這一“精神稀土”切實轉化為思政課育人資源。
2. 著力推進彰顯“紅巖味”的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中分層次、分階段、分類別開展紅巖精神教育是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生動呈現。在教學理念上,遵循思政課教學規律以及學生成長規律,因時而變、順勢而通、據情而新,依托紅巖精神推動思政課內容敘事方式變革;在教學方法上,綜合采取講授式、案例式、情景式、探究式、活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創設科學、開放、創新的紅色教學場域;在教學動能上,以數字技術驅動數字教育改革,靈活運用紅巖精神數字化資源,打造智慧課堂、翻轉課堂、云課堂、微課堂等新課堂形態,切實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
3. 聚力加強彰顯“紅巖味”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開展紅巖精神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關鍵在教師。只有培養一大批用紅巖精神凝魂聚氣、向紅巖先輩看齊學習的思政課教師,才能通過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課堂培養新時代的“紅巖傳人”。邁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要著力打造“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用紅巖精神鍛造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隊伍。依托紅巖精神,持續增強思政課教師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提升教師在思政課中融入紅巖精神的教學本領和教學藝術。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
[2] 習近平.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11.
[3] 徐振偉. 紅色資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22(06):28.
(責任編輯:牛雪璐)
基金項目 重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新時代高校紅巖精神‘四融四地四化’育人模式研究”(課題編號:K23YG2110399)。
作者簡介 左健康(1979—),男,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重慶市高校智慧黨建與廉潔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重慶理工大學廉潔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