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旨在探析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路徑與方法。首先強調了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時代的歷史地位和育人價值,特別是對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重要意義。其次提出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注重實踐育人以及創新宣傳方式等四大路徑,以引導大學生深刻領悟并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研究認為,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相關路徑與方法,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將更好地在新時代征程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中醫藥院校;價值體現;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D642;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5)03-0137-04
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更是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奮發向前的強大動力。當前,中醫藥事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作為未來中醫藥事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傳承意識、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將直接影響中醫藥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探討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有助于提升其綜合素質,更能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一、偉大建黨精神在中醫藥院校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一)偉大建黨精神對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
偉大建黨精神對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開拓的創新意識和嚴明的組織紀律,這些精神特質正是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
通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中醫藥院校可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他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同時,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奉獻精神、創新意識和組織紀律,也能激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中醫藥事業,勇于探索創新,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行業規范。
因此,中醫藥院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將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重要課程內容,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讓大學生深刻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
(二)偉大建黨精神對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推動作用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偉大建黨精神以其獨特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一,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堅定理想信念激發了中醫藥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與熱愛。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所在,堅定了他們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的信心和決心。這種文化自信與熱愛,是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不竭動力。
第二,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創新意識為中醫藥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中醫藥文化要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就必須堅持創新。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激勵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不斷挖掘中醫藥文化的深層內涵和現代價值,為中醫藥文化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奉獻精神,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普及奠定了社會基礎。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普及需要廣大中醫藥人的共同努力。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感召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將中醫藥文化的精髓傳播給更多的人,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普及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偉大建黨精神對中醫藥院校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影響
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對提升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職業素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精神強調的堅定信念、為民奉獻、開拓創新以及嚴明紀律等核心要素,與中醫藥人才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不謀而合。
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堅定信念有助于培養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復雜多變的醫療環境中,堅定的信念是中醫藥人才堅守職業道德、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支撐;為民奉獻的精神內核,激勵著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將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踐行醫者仁心的職業操守;開拓創新的精神鼓勵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勇于探索未知領域,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貢獻新的力量;嚴明紀律的精神要求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嚴格遵守行業規范,恪守職業道德,確保醫療行為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二、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現狀分析
(一)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認知現狀
目前,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普遍對偉大建黨精神有一定的了解,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然而,部分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內涵和時代價值認識不夠深入,僅停留在表面的概念理解上。此外,由于中醫藥學科的專業性較強,部分學生可能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系統學習和深入領悟。
(二)中醫藥院校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為了提升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認知和弘揚力度,許多中醫藥院校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實踐與探索。例如,通過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組織主題黨日活動、舉辦紅色文化講座等,加強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宣傳和教育。同時,一些院校還結合中醫藥專業的特點,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中。
(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盡管中醫藥院校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首先,部分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認同感不強,缺乏主動學習和實踐的動力。[1]其次,一些院校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過程中重形式輕內容,導致活動效果不佳。此外,中醫藥類課程專業性較強,學生面對專業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壓力,可能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路徑探析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更是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結合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現狀,有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將其融入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刻領悟偉大建黨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醫藥院校大學生領悟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途徑。中醫藥院校通過系統、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大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和育人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在教育內容上,應將偉大建黨精神與中醫藥院校的專業教育相結合,提煉中醫藥文化中蘊含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等與偉大建黨精神相契合的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教育方法上,應注重創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案例教學、情景模擬、主題研討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便捷的學習資源。
此外,還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2]只有教師自身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刻領悟并自覺踐行偉大建黨精神。
(二)融入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培育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擔當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根基和靈魂。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過程中,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應當將這一精神融入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通過培育文化自信與擔當,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第一,要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中與偉大建黨精神相契合的元素。中醫藥文化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陰陽平衡”的辯證思維以及“仁心仁術”的醫德醫風,這些都與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堅定信念、為民奉獻、開拓創新等精神特質有著內在的聯系。通過這些契合點,大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同時增強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第二,要創新中醫藥文化的傳承方式。在傳統師徒傳承、經典誦讀等基礎上,可以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技術、虛擬現實等,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中醫藥文化傳承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大學生可以更加便捷地學習中醫藥知識,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傳承和創新中醫藥文化的熱情。
第三,要將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融入大學生的實踐活動中。鼓勵大學生參與中醫藥科研項目、臨床實踐以及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傳承與創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參加實踐活動,大學生還可以將所學的中醫藥知識應用于實際,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四,要加強中醫藥院校與社會的聯動。中醫藥院校應積極與地方政府、企業、社區等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通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也可以促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實踐育人,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踐行偉大建黨精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培育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途徑。中醫藥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注重實踐育人,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3]
首先,中醫藥院校應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實踐教學的比重,確保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同時,實踐教學的內容應與理論教學互為補充,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專業技能。
其次,中醫藥院校應積極搭建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場所。這些實踐平臺包括校內的實驗室、實訓中心,也包括校外的實習基地、合作企業等。通過在這些平臺上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中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增強對專業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再次,中醫藥院校還應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還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4]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然后,在實踐育人的過程中,中醫藥院校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新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體現。中醫藥院校應通過開設創新課程、舉辦創新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5]
最后,中醫藥院校應建立科學的實踐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通過評價可以發現學生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同時,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可以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四)創新宣傳方式,營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濃厚氛圍
創新宣傳方式對于中醫藥院校營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濃厚氛圍至關重要,可以為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打造一個深入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優質環境,讓偉大建黨精神真正入腦入心。
第一,中醫藥院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線上宣傳平臺。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學習資料、活動信息、典型事跡等,形成全方位的宣傳格局。同時,可以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以及邀請專家學者、優秀校友等進行在線講座或互動交流,增強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線下宣傳不可忽視。中醫藥院校可以在校園內設置宣傳欄、懸掛橫幅標語,定期舉辦主題展覽、文藝演出等活動,讓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感受到偉大建黨精神的存在。此外,還可以結合中醫藥專業的特點,組織師生開展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農村等志愿服務活動,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其中,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領悟和踐行這一精神。
第三,中醫藥院校應注重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評選表彰在學習、踐行偉大建黨精神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大學生,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等活動,讓廣大學生從身邊人的故事中感受偉大建黨精神。同時,邀請校外英模人物、道德模范等進校園開展宣講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認知。
第四,中醫藥院校還應加強與家庭、社會聯動。通過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同營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良好氛圍。例如,可以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同時感受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
四、結語
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于激勵新時代青年奮發向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藥院校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方面的工作仍需不斷加強和創新,要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將偉大建黨精神與中醫藥專業教育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讓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更好地在新時代征程上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沁,劉俊岐,史曉瓊. 建黨百年視域下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知信行的調査:以浙江中醫藥大學為例[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22,30(12):39-41.
[2] 李仕駿. 大學生對于偉大建黨精神的“知信行”情況的調査研究[J]. 大學,2023(22):124-127.
[3] 華苗青. 大學生社會實踐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22(43):181-184.
[4] 梅麗,倪培強. 偉大建黨精神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與實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6):67-70.
[5] 李玲,奉祁薇,夏新斌. 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現實與對策探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6):53-54.
(薦稿人:劉燕,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牛雪璐)
基金項目:江西中醫藥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專項課題“新時代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強化偉大建黨精神研究”(課題編號:2022SZ09)。
作者簡介:劉海(1977—),男,碩士,江西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音樂美育;王小金(1994—),男,碩士,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楊玉婷(1984—),女,碩士,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