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西安市鄠邑區設施蔬菜根結線蟲的調查,闡明了該地區設施蔬菜根結線蟲發生情況,科學分析了根結線蟲發生危害情況及發病原因,提出了防控策略,為以后的綜合防治提供借鑒。
關鍵詞" "設施蔬菜;根結線蟲;調查分析;防控策略
為全面掌握設施蔬菜根結線蟲在西安市鄠邑區的發生情況及規律,積極探索合理、科學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引導設施蔬菜栽培區種植戶轉變生產管理方式,保障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蔬菜產品質量安全,鄠邑區農技中心深入村組,入戶進棚,現場調查診斷,與農民交談等,對當地設施蔬菜根結線蟲發生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共調查11個街辦38個村136個大棚,現將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 "設施蔬菜生產現狀
鄠邑區設施蔬菜的種植模式有兩種:一是大棚西瓜—秋延菜,主要分布在大棚西瓜產區;二是全年種植菜,主要分布在玉蟬、大王、渭豐、澇店等街辦。全區設施蔬菜面積超過1.5萬畝,其中大棚西瓜—秋延菜1.3萬畝,大棚菜0.3萬畝,大棚栽培作物以西瓜、番茄、架豆、黃瓜、茄子為主,另外有一部分栽培苦瓜、辣椒、芹菜等。以“同興”西瓜為品牌的大棚西瓜發展格局已在全區形成,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途徑。
2" "根結線蟲危害情況
從2008年開始,鄠邑區大棚西瓜最早栽培區同興村秋延蔬菜中零星發現根結線蟲危害癥狀,當時沒有引起重視,也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2009年后同興村發病面積、發生程度逐漸加重。2010年開始,鄠邑區大棚西瓜產區不同程度發現根結線蟲,已對整個產業造成威脅。鄠邑區當年發生根結線蟲病危害一般減產6%左右,第2年減產11%~16%,第3年減產25%~35%,4年以上減產55%以上,甚至絕收。
2017—2019年,全區調查136個大棚,發現根結線蟲的大棚110個,發病率80.9%;設施蔬菜根結線蟲平均病株率43.5%,病情指數31.6;發病最重的4級占18.2%,3級占22.2%,2級占19%,1級占40.3%。調查發現,大棚作物以黃瓜發病最重,病株率84.6%,病情指數45.1,番茄病株率61.6%,病情指數39,架豆病株率36.5%,病情指數16.3,其他調查作物普遍偏輕,在花椰菜上未見到。
從2011年開始,鄠邑區農技中心就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收效甚微。2017年7月,聯合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在西八什村進行了壟鑫、碳酸氫銨、福氣多等3種藥劑處理土壤防治根結線蟲試驗,所選用藥劑對根結線蟲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壟鑫、碳酸氫銨防效較好,但3種藥劑費用較高,福氣多1 000元/畝,碳酸氫銨1 400元/畝,壟鑫2 200元/畝,農民不容易接受。
全區根結線蟲發生區主要集中在原先的大棚西瓜產區和以三旗為主的設施蔬菜產區,根據調查結果,新區重于老區,祖庵的雙南、雙北,澇店的保興、保安、永安等村根結線蟲平均發病率78.8%,病情指數57.9;蔣村同興、東寨、西八什,蒼游的野口,澇店的小坳河等村根結線蟲平均發病率38.5%,病情指數18.7。發生作物有西瓜、番茄、黃瓜、架豆、茄子、苦瓜等,辣椒、芹菜等未見到,露地蔬菜未見到根結線蟲。
3" "傳播途徑
根據調查及參考其他文獻資料,鄠邑區設施蔬菜根結線蟲屬南方根結線蟲,是一種植物寄生線蟲,在鄠邑區能夠越冬,次年條件適宜繼續發育侵入寄主。主要通過帶病種苗、種子、澆水、勞動工具及人為因素傳播。
4" "發病原因分析
1)鄠邑區根結線蟲最早見于2008年,當時在同興村有個別棚發現根結線蟲。經調查,自2000年同興發展大棚西瓜以來,所有瓜苗都是自育,未見到根結線蟲。隨著鄠邑區大棚西瓜面積的不斷增加,瓜苗不能滿足需求,就從外地大量購買,此后,根結線蟲逐年加重,因此鄠邑區根結線蟲病源最初可能來自外購的西瓜苗。
2)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區內苗木調運傳播根結線蟲,加之防治水平參差不齊,造成鄠邑區根結線蟲發生區域不斷擴大。
3)同一地塊同一種作物同一品種,有的棚發病重,有的棚發病輕,有的老棚發病輕于新棚,可能由于有的起步早,技術相對成熟,有的種植戶使用了抗根結線蟲藥劑,大大降低了根結線蟲的危害程度。
4)同一作物不同品種間發病輕重表現不明顯。調查發現,大面積栽培的番茄、架豆、黃瓜3種作物不同品種根結線蟲發生危害無明顯差別。
5" "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由于根結線蟲在鄠邑區發現較晚,農民未充分認識到其危害性,在防治上單憑幾種抗根結線蟲藥劑進行簡單防治,使用的藥劑主要是福氣多、克線丹,種類比較單一。在每茬作物栽培前施用藥劑,保證當茬作物能夠正常生長即可,未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導致根結線蟲不能得到有效防治。
6" "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對設施蔬菜根結線蟲的研究滯后。雖然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試驗,但鄠邑區設施蔬菜根結線蟲發病規律、危害程度、防治時間、防控策略遠遠跟不上生產的發展,導致一些集成技術無法推廣。
2)技術培訓遠遠跟不上。設施蔬菜種植戶對根結線蟲的危害認識不到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種植戶對設施蔬菜根結線蟲發病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掌握不夠,對農民的培訓少,缺乏專業性、系統性。
3)經費缺乏。由于經費嚴重缺乏,不能對根結線蟲開展有效檢測和適時防控,使根結線蟲危害不斷加劇。
7" "防控建議
7.1" "加強技術培訓" "加大培訓力度,讓農民充分認識根結線蟲的危害,了解危害發生的基本規律,掌握綜合防治措施,解決防控難題。
7.2" "集中育苗" "建立集中育苗基地,提供健康種苗,減少傳播機會,嚴格控制線蟲發生區向外供售種苗。
7.3" "積極推廣綜合防治技術,控制根結線蟲發生" 選擇抗病品種;改傳統大水漫灌為滴灌;作物收獲后,及時清理殘枝爛根,集中燒毀,防止根結線蟲在土壤中累積;高溫季節利用空茬,大水漫灌撒施碳酸氫銨高溫悶棚。
7.4" "選擇科學有效的化學防治手段,提高防治效果" 重點推廣福氣多土壤處理技術,在技術先進地區,推廣碳酸氫銨、壟鑫土壤處理技術。
7.5"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支持開展試驗示范、培訓等工作" "根結線蟲防治成本較高(有效防治需1 000~2 200元/畝),建議政府投入一定的資金,給予根結線蟲重發區資金補助,支持開展試驗、示范等,帶動根結線蟲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