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在于教師。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項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本文從“思維要新”的角度,結合實際談一下對于思政課教師素養的理解。
“思維要新”是教師講好思政課的內在要求。首先,思政課所處的時代不斷變化,要求教師思維要新。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這要求思政課教師學會把握時代脈搏,以敏銳的眼光觀察世界,引導學生感悟時代新變化。其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要求教師思維要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不斷深化,黨的創新理論不斷發展。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在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上與時俱進,改變過去陳舊的觀念、教法等。最后,思政課的教學對象不斷變化,要求教師思維要新。思政課要根據不同時代學生的接受特點和接受方式來開展教學,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思維,把握學生成長的特性。
“思維要新”要求教師善于運用創新思維和辯證思維。一方面,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改革創新。以高中思政課為例,筆者認為,教師需要著力在以下兩方面進行創新:一是有機整合各方面的課程內容,實現教材內容向課堂教學的轉化;二是改革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接受特點和知識背景、對接學生的需要開展教學。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是學生認識社會的重要思維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講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講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辯證關系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國際國內的形勢,既要看到問題,也要看到成就。
“思維要新”從根本上說,要落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上。引導學生對現實社會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目標。這要求思政課教師用好戰略思維和歷史思維,從大歷史觀的角度,引導學生從戰略層面上看問題,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方向,從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奮斗和新時代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堅定前進的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實事求是地用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和歷史思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