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巧妙地設計和利用情境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運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剛剛跨入校門的六七歲兒童,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針對這一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融入情境之中。例如,進行“持輕物擲遠”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利用運動場周邊的自然環境,設計以“智斗大灰狼”為主線的情境活動。在課堂開始階段,引導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學習主教材時,將擲準轉化為投擲紙飛機,并融入偵察大灰狼的故事情節,使課堂教學變得活潑生動;最后,以舞蹈形式進行慶祝,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課程,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運用情境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低年級兒童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但他們對新奇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隊形練習中,當需要將梯形隊調整為半圓形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小燕子飛過去,或者通過螞蟻搬家的游戲走過去,抑或分隊開車,如開拖拉機、趕馬車、推小車等,到達指定地點。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任務、增加興趣,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運用情境教學,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愉悅的心理體驗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適宜的情境,努力促成師生情感交融的境界。例如,在“大魚網”游戲中,教師可以創設以下情境:將場地稱為“大海”,學生的書包作為“礁石”,太陽傘作為“荷葉”,墊子作為“小魚的家”,而教師是“漁夫”,學生是自由自在的“小魚”。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運用一些策略躲避“漁夫”的抓捕,營救被抓住的“小魚”。教師佐以相應的表情和動作,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進行活動,從而在游戲中升華師生情感,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運用情境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理解、分析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利用情境為學生創造思想教育的樂園尤為重要。例如,在走、跑交替練習中,教師可以設計“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情境,讓學生在模仿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穿越鐵索橋的過程中,學習紅軍遵守紀律、頑強不屈的精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教師應從實際的教學目的出發,巧妙設置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空間,讓學生在情境中玩、在情境中學,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培養體育技能和堅韌的精神。